恐怖漫画大师伊藤润二:不同世代需要不同的恐惧

他使用智能电话,使用 twitter,推崇原创的恐怖故事,还自嘲自己老了。
恐怖漫画大师伊藤润二。
风物

大部分时间,伊藤润二都正襟危坐。他有时会扶着眼镜框,从镜片下方看手上的几张传媒访问草稿,寻找问题的由来。坐在他左前方,可以看见他穿着微微修身的外套,蓝白格子衬衣,深灰色的裤子和黑色的胶底运动鞋。房间里的灯光不太让人可以分辨衣服的质地,但那服装像是一种宣言,或模板。是大家反覆又反覆在心中描绘过的伊藤润二。去年伊藤润二恐怖展率先在台湾着陆,采访了他的台湾媒体几乎个个惊呼:原来恐怖大师是这样子!

可是伊藤润二根本没想过要让谁吃惊,那就是他最相信的装扮和防卫。在暗暗的光线里,他不动声色,像是浸没其中。在他的面前,茶几上并排摆着历年来的作品集。身后的梳化椅背,摆着放大的几张作品内页,透视点像是遥远的黑洞,并排阵列。

他的右前方坐着翻译陈先生,房间里除了我和摄影师,还有台湾来的设计师,香港的宣传同事,和台湾出版社的同事。毫无疑问,伊藤润二的表情,是这间屋子里最少的。此外,他也试着要把问题的答覆变得和表情一样少。每一个字都均匀地吐出口,情绪起伏微小。

立体的恐惧是他的目标?

此前的各种报导,已经粗略描绘了他斯文的举止和内敛的谈吐。据闻筹办展览的台湾策展方bigsmart数次前往日本邀请和提案,才终于得他首肯,走出日本举办《伊藤润二恐怖美学体验大展》。如此看来,这故事应该不假。早前筹办方的诚意邀请,及后来台湾行的大获好评,让伊藤润二愿意走出画室,与传媒和粉丝见面,每天受到很多刺激,算是走出了安全区,“比起闷在屋子里画画,这是一件很好的事。”

早前筹办方的诚意邀请,及后来台湾行的大获好评,让伊藤润二愿意走出画室,与传媒和粉丝见面,每天受到很多刺激,算是走出了安全区,“比起闷在屋子里画画,这是一件很好的事。”

在日本的几次个展经验,伊藤润二曾经以为展览之于漫画家,多数也就是从原稿出发,陈列展示。不过这次的展览则超出了他原本的预计,用许多立体的方式呈现了他过往创作的经典题材和形象。他放手让台湾的团队进行设计,享受“恐惧”从平面到立体的过程。新的展览加入AR元素,还呈现他的工作室和绘画的创作环境。在展览的制作层面,大师也有自己的感受:“那些人头气球应该真的可以动才对。”这因此成了香港站的重要目标之一。伊藤润二希望自己画过的人头气球,漂浮在元创方的展馆内,下面有绳子牵引,变成真的可以动的气球。

八十年代中期以《富江》获奖扬名,正式加入漫划界之前,伊藤润二是一位齿模师。这如今已经不是秘密。不过,另一与此关系紧密的事实是,他对立体的迷恋和喜爱。他的作品改编成电影,游戏,如今跨到展览的形式,其实内心深处,他还期望以立体的方式,或者从立体的角度来进行创作。无奈工作接踵而至,如今正在着手改编名著《人间失格》,恐怕立体的伊藤润二作品,仍要读者苦候。

在新世代怎么吓人?

敏感的读者发现,伊藤润二的画作在近年来往往有所改变,试图做一些不同的东西。2009年他推出作品《伊藤润二之猫日记》,如今又正画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这不是大家所熟悉的伊藤润二题材,读者也很难预知一位恐怖漫画名作者涉猎这些内容。在日本漫画辉煌的八九十年代,漫画家在业内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往往可以决定自己画作的主题和内容,“我要画什么”在那时更加重要。在漫画最好卖的年代,名作者画什么似乎都可以大受欢迎。

2000年之后,日本的漫画市场不断在缩小,漫画杂志都苦心经营。这其中编辑的位置变得更加重要。从完全自主的年代,慢慢发展到如今:编辑在交流中时不时提议,交给作者更多的企划案。《猫日记》和《人间失格》这两部作品,也都源于编辑提出的建议。伊藤润二也希望让读者见到自己的更多创作可能,一些企划类的题目,只要能让他在紧张和恐怖氛围上多加发挥,他都会考虑。

大量读者从纸本阅读转移到了掌上,他们开始使用各种平板和手机阅读漫画。这习惯颇为挑战漫画创作的技法,尤其挑战着恐怖漫画的创作。

又或者与他合作的编辑跳槽去到另一家杂志社,也会根据新东家的路向,为伊藤润二提议不一样的创作思路。他始终以开放的心态面对这些提议,唯一的考量是:这些题材和方向能不能与自己的创作特质结合。“比如我之前认识一位编辑跳槽去了少女漫画杂志,他问我要不要画少女恐怖题材。那样的话就不行了。”恐怖大师微笑着回答。关于这个话题,他似乎很有感触,不断补充着自己的答案。

除了编辑和出版方的变化之外,读者同样在改变。大量读者从纸本阅读转移到了掌上,他们开始使用各种平板和手机阅读漫画。这习惯颇为挑战漫画创作的技法,尤其挑战着恐怖漫画的创作。

纸本印刷,从右翻至左的漫画,每翻页时就是发展剧情,制造悬念的最佳时机。恐怖漫画往往把震撼的剧情和视觉放在偶数页,伊藤润二也不例外。他大多数让人不寒而栗,不忍卒睹的画面,都放在偶数页上。读者一翻过去,即可感受到难以言明的冲击。

电子版漫画靠滑动翻页,偶数页的设计变得不一样了。一页一页不停滑动的呈现方式看似更自由,实际为伊藤润二的创作带来了挑战和思考,影响了他的绘画和故事的戏剧性安排。伊藤润二对新科技不抗拒,甚至好奇,但并没有透露出某种兴奋和向往。面对书本和电子阅读,他停顿再三,说自己还是比较喜欢纸本的漫画,尽管很多限制,却还是最顺手也最直接。

双一系列。

新科技恐怖吗?

所以,伊藤润二肯定不是科技狂迷,不是那种一听到某些智能手机就两眼放光的科技粉丝。展出方通过 twitter 连络到他本人,他害羞地承认自己的确花了不少时间浏览网上的内容。读者们可能会以为伊藤润二是一位沉迷社交网络的漫画家。可他并非一开始就主动申请帐户,变成深度用家。其中有些小转折。

他会阅读粉丝的留言,会因为读者的欣赏而开心,也会认真看他们提出的意见。这些意见他真的放在心上,留待下次创作时以作者角度审视,吸取教训。

一开始使用 twitter 的是伊藤润二的妻子石黒亚矢子。石黒亚矢子本身也是日本著名的妖怪画师。她常常在平台上公布自己的展览和活动信息,偶尔也和自己的粉丝互动。某一天,石黒亚矢子顺手也发布了丈夫的个展信息。没想到伊藤老师的粉丝顺势而来,不仅响应了这次活动,也开始频频向石黒亚矢子探听伊藤润二的消息。转达了数次之后,石黒亚矢子开始向丈夫诉苦:“你也快点去申请一个 twitter 吧!”

2013年,伊藤润二终于用上了 twitter。他在上面不时公布自己的活动消息,作品出版近况,还会转载粉丝们的 cosplay 照片。进入社交网路的世界之后,他也确实投入了更多时间。去年他曾向台媒坦承自己早上画画之前会忍不住打开 twitter,如今再说起这个他还是很不好意思,脸上的微笑好像是被人发现了什么坏习惯:“这个⋯⋯有点难说啊。”

打开了画室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同时也不得不接收很多声音。伊藤润二对此心境十分放松,他会阅读粉丝的留言,会因为读者的欣赏而开心,也会认真看他们提出的意见。这些意见他真的放在心上,留待下次创作时以作者角度审视,吸取教训。他当然也看得到那些并不太友善的回覆,这位容易“不安”的大师淡然地说:“恶意的留言很难避免,可是也不用放在心上,随他们去吧。”他可以很轻易不受网路语言的影响。

伊藤润二由出道作《富江》以后,不断创造出《鱼》,《漩涡》,《人头气球》,和双一系列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伊藤润二由出道作《富江》以后,不断创造出《鱼》,《漩涡》,《人头气球》,和双一系列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恐惧漫画的未来时?

画出《富江》出道以来,伊藤润二不断创造出《鱼》,《漩涡》,《人头气球》,和双一系列等脍炙人口的作品,那些奇异古怪的形象令人毛骨悚然。人们细数之下会发现,获封九十年代最重要恐怖画家的伊藤润二,很少延习日本传统怪谈和鬼故事之中的形象。现有公开的大量访问中,他讲过自己吸取的养分和灵感来源:曾经的欧美B级科幻片,楳图一雄和古贺新一的漫画,筒井康隆的小说。

在他的眼里,成长在不同年代的人,从小都会吸收不同的养分。每一个世代,都有那个世代对恐惧独到的感受和理解。

“是觉得日本传统的形象不可怕了吗?”

“也不是不可怕啦。”伊藤润二一边想一边说。他提及被反覆改编,号称日本三大怪谈之一的“四谷怪谈”。那是日本人耳熟能详的传统幽灵故事,即便反覆看过,伊藤润二坦承内容依然可以吓到人。但面对创作时,他希望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表达属于他的人物和故事。

在他的眼里,成长在不同年代的人,从小都会吸收不同的养分。每一个世代,都有那个世代对恐惧独到的感受和理解。

“那有想过创造关于科技的恐怖吗?”

伊藤润二呵呵呵地谦虚了起来:“我已经是一个老人啦,新科技我虽然使用,但未必熟悉。这些内容就让新人去创造好了。”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