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骄阳下,穿着超短裙的少女举着Black Lives Matter (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标语,轻盈欢快地在高高低低的喷泉间弹跳舞动,脸上找不到一丝苦大仇深的表情。一身黑衣、戴圆顶高帽的魔术师撑开折叠桌,准备Make American Magical Again (让美国再魔幻起来)。几个戴墨镜的游人坐在咖啡馆户外长椅上晒太阳,啜饮冰可乐。
仅五米开外,却是另一番剑拔弩张。穿着“Hillary for Prison(希拉里进监狱)”T恤的特朗普支持者在胸前张开一面大号美国国旗,与几个反特朗普民众展开高分贝的街头辩论,两方在嘶吼之余,都不忘举起手机作脸书直播。
会场内,一连四天的共和党党代会正热火朝天,场外600米开外的克利夫兰公众广场(Cleveland Public Square)亦唇枪舌战、毫不逊色。各路人马齐聚,观点甚至更多元极端,装扮则更出位。
装备各式摄影器材的几十名记者早已占据有利位置准备捕捉画面,里里外外围了三圈。共和党党代会共发出了15000张记者证,这还未包括无需入场证的场外记者。
这四天,这个面积不大的公众广场就此摇身一变,成为各种论点交锋的修罗场,正式宣告美国大选白热化阶段的到来。
那些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时刻,公众广场从不曾缺席。
这个六英亩大的地方,一直是克利夫兰的心脏地带和交通枢纽。1865年,前总统林肯遇刺后,将他的遗体送回伊利诺伊州的火车途经克利夫兰,林肯的棺木曾经在公众广场停放一天,供市民排队瞻仰悼念。广场南端的军人与水手纪念碑,是全美最大的内战纪念碑,自1894年美国独立日起矗立至今。一战时的征兵大会、越战时的反战集会,乃至克利夫兰每年的圣诞庆祝活动,都选在公众广场举行。
这几日,这个小型舆论场又热闹了起来。被划为示威游行重点区域的公众广场从早到晚人流如织。当地警方向58个规模不一的团体发放了123份游行许可,他们大多在公众广场短兵相接。
有时,广场同时有好几拨论战上演,特朗普VS希拉里,黑人的命也是命VS警察的命也是命,基督教福音教义VS性少数权益,反非法移民与穆斯林VS种族与宗教融合……它彰显着美国社会的民主价值,却也反映出舆论的极端分化。
“我们要自由市场,不要大政府,让社会主义见鬼去吧!”一群穿着光鲜的白人青年刚抵达广场,马上就扯起横幅标语,高声喊出诉求。穿着鲜红连衣裙、一头金发的女大学生Christian个子不高,但十分抢眼,她放声喊:“大政府剥夺美国人的自由!偷走我们的税金!”
“自由?那为什么你们不支持自由的国际贸易?”一名原本只在广场上安静围观的卷发青年,忍不住小跑上前质问。
他的友人伸手想将他拽出来,他却回头抛下一句,“没事,这就是民主。”
在人群外围,几十名荷枪实弹的警察驻守观察,广场边上还有骑着高头大马的骑警戒备,骑自行车的巡逻队也不时经过。这次会议安保由5500名执法人员负责,除了特勤人员和俄亥俄州本地警察外,还有从多个外州调来的警力。根据记者目测,党代会期间,每当有抗议示威在街头上演,在场的警察人数几乎是示威者的三倍。本月内国内多起警察与民众流血冲突事件,让本就安保严密的党代会更添紧张气氛。
当持有大型枪械的人出现,大家的精神会更为紧绷。俄亥俄州是美国为数不多的公开持枪州,只要合法持有相关证件,持枪人就无需作任何隐藏、公开展示枪械,大摇大摆走在大街上。在公众广场,几乎每天都有几个背着来福枪的人展示宪法第二修正案保障的拥枪权。
“我们可以不同意对方观点,但保有尊重,不要诉诸暴力。”刚从论战前线退下来的Christian对我说,几分钟前与她对峙的卷发男生,始终没有动她一根汗毛,也没有言语冒犯她。 “我们可以保有不同意见,但不分化。”
然而,现实执行远比她说的难。
在恐怖主义盛行、美国人口种族和宗教组成更趋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社交媒体的普及化等多股社会变革力量角力之下,美国社会的意识形态更趋多极化,无论是政党、警民抑或民众间,都越发难觅对话基础。
党代会第三天下午,一群全身黑衣的左翼“革命共产主义党”示威者在会议场馆入口前焚烧美国国旗,有一名示威者还企图自焚。“烧掉那块破布!”他们高喊。美国最高法院曾裁定,焚烧国旗是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受到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
火势被迅速赶到的警察扑灭,两名警察被袭击受轻伤,18名示威者被逮捕。“美国从来就不伟大”、“警察吃屎”,在外围声援的示威者变本加厉喊道。人群中有人报以“那就滚出美国”、“警察的命也是命”。这时,一个右翼宗教团体正好游行到该处,他们举着写有“耶稣对你们这群罪人动怒了”的标语,加入了大混战。警方紧急增援警力包围了现场、控制局面,约一个小时后才解封。
来自德州的Timothy 对我说,公众广场对他来说,是个充满敌意的场域。他在广场地板上展开了五、六张条幅,上面印有十几名死者的遗照、姓名和死因。“他们都是被非法异族杀害的,这是我为他们搭建的临时纪念馆。” Timothy坚持用illegal alien而非illegal immigrant来形容非法入境美国定居的外国人。
条幅中的死者多丧生在醉驾的车轮之下,不像近年非裔被白人警察枪杀案那样受到舆论关注,通常只有当地小报会报导。死者家属的悲愤渐渐累加、无处释放,直至特朗普亮出强势反非法移民的建墙政策。被称为“天使母亲” 的死者妈妈们,多次登上了特朗普拉票集会的舞台,她们声泪俱下地将所有的责任归咎于非法移民。
当我指出也有美国公民犯下同样罪行时,Timothy瞬间被触怒了,直起身板来,语速变得很快。“你说,中国会允许这些非法入境的人吗?据我所知不会吧!你冒犯我了。你说,如果不是非法移民潜入美国,这照片里多少人现在还会活着?!”
曾有反特朗普的亲移民团体,在公众广场上用印有石墙图案的布幅将Timothy和他的纪念馆包围起来,让他感受被墙围起来的感觉。
“这是对我的集体霸凌。美国是个大熔炉,但你得守法啊。” Timothy说。话音刚落,广场上一个左翼青年讪笑着朝横幅踢了好几脚,Timothy一个箭步走上前,低声警告他说:“请离远点!”
也有人选择静静地在广场上表达对Timothy们的不同意见。留着平头短发、身材瘦削的Laurie,将数十个黑底白字的标语一一排好,上面写着:“Love has no border. (爱没有边界。)”、“Imagine the end of white primacy (想象白人至上主义的终结)”、“The Trump campaign is an insult to our intelligent. (特朗普的选举是我们对我们智商的侮辱。)”
她告诉端传媒,这届大选中,她找不到心仪的候选人,但强烈地感觉到,国家正处在一个转捩点,有必要提醒公众铭记基本的人道主义价值观。
舞者Linda 穿着写有free hugs的T恤,与陌生人眼神交汇,交换拥抱。她希望不设政治分野,不以言语争辩,只用身体语言表达关爱。有人走近,问她:“你支持建墙吗?”她回说:“我会想筑一道爱墙。”
同样不设政治立场的还有约100名全美志愿者组成的医疗队,他们手臂上画着红十字,向有需要的群众免费派发饮用水、水果和三明治。他们三人一组,戴着头盔,驻守在市内各个有可能发生流血冲突的地方,15公斤重的背包里装满了各种急救用品。成员Britt告诉端传媒,除了想确保伤者受到最及时的基本照料,医疗队还希望在暴力冲突频发、大选白热化的紧张气氛下,作出微小的尝试,试图弭平美国人心撕裂的伤痛。
一些为广场争辩推波助澜的人,其实对大选并不感兴趣,吸引他们来这里的是经济利润。广场边上,数十个卖纪念品的摊贩纷纷亮出琳琅满目的竞选周边商品,穿着反希拉里T恤非裔小贩Tim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在这里摆摊,兜售着20美元的鲜红色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棒球帽,产自中国或越南;售价10美元、写有“Anybody but Hillary(谁都行,除了希拉里)”的T恤则来自洪都拉斯。5美元一个的圆形别针销量最好,其中一个爆款叫做“肯德基希拉里特餐”:“两只肥腿、两块小胸、左翼”,以此嘲讽希拉里。
Tim却悄悄告诉我,他其实并不讨厌希拉里。他对政治一点也不关心,不打算投票。如果你问他有没有支持希拉里的纪念品,他能马上从小车货架底里翻出来。
实际上,下周他就要到费城民主党党代会摆摊,那时,他就会将支持特朗普的纪念品收起来,换上希拉里的。
这几个月,希拉里和特朗普去哪里拉票,他就跟到哪里,发大选财。虽然旅费不菲,但仍有利可图。他环顾四周,确保没有顾客在旁,低声说:“实话告诉你,帽子的成本只要83美分,T恤一件也不过三、四美元。圆形别针?一个成本一美分。我这生意可赚了。”
然而,特朗普如果上台,“美国至上”的本土主义政策或会让处于国际贸易供应链末端的Tim们生意难以为继,连希拉里都对TPP语带保留。Tim对此耸耸肩,表示不太担心,反正大选后,他又会找别的财路去了。
夜幕降临,公众广场的人群却没有一点散去的意思。在党代会最后一晚,当特朗普站在舞台中央发表接受提名演说时,一个反对歧视穆斯林的游行队伍,将迈步走过公众广场。
读者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