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 Loach 革命到80岁了,他还会继续吗?

Ken Loach 又获金棕榈,半世纪来他的良心从不“离地”,对伪善更深恶痛绝。在他的电影里,投身革命的人精神不死。
坚卢治五十年前的成名作《Cathy Come Home》。
风物

上个月举办的2016康城影展(Festival de Cannes)中,由 Mad Max 系列导演 George Miller 率领的评审团,最终选了导演 Ken Loach 的新作《I, Daniel Blake》(港译《我,不低头》)为金棕榈奖电影。这位英国导演已是第二度夺得金棕榈奖,上一次得奖的作品是2006年以爱尔兰独立战争为题材的《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当年的评审团主席是王家卫)。

Ken Loach,港译坚卢治,台湾地区称之为肯洛区,英国著名导演。他以写实,求真的影像风格获得肯定与推崇,其作品对社会议题的关注和描写引起评论界广泛讨论。2006年以《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第一次获得金棕榈奖,电影港译为《风吹麦动》,台译《吹动大麦的风》。

Ken Loach 今个月刚好八十大寿,除了再夺金棕榈奖,最近英国还有一部关于他的纪录片《Versus: The Life and Films of Ken Loach》上映。这部由 Louise Osmond 拍摄的纪录片,贯彻了 Ken Loach 对劳动阶层的关怀。在公映之余,特别于6月5日在全英国43家电影院作“自由定价”(Pay What You Can)放映,在售票处设置钱箱,让观众自行按经济能力支付入场费。执笔之时,笔者仍未有机会看到这部纪录片,亦还未看到获奖的《我,不低头》。

五十年,批判英国福利制度不足

根据率先在康城影展看到《我,不低头》的香港影评人李焯桃形容,Ken Loach 新作是透过男女主角的坎坷遭遇,反映官僚作风的保守僵化,批评今日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因私营化及外判而变质,以及社会针对失业穷人的右倾气氛。片中的蓝领工人布莱克因心脏病发,医生吩咐暂停工作,欲领取失业援助却开始碰壁,然后遇上比他更沮丧更无助的单亲妈妈。这个故事大纲不禁教人想起 Ken Loach 五十年前的成名作《Cathy Come Home》。

Ken Loach 五十年前的成名作《Cathy Come Home》。
Ken Loach 五十年前的成名作《Cathy Come Home》。

Ken Loach 的实况戏剧手法,以实景拍摄,结合戏剧元素及纪录片风格,在当时居然令一些观众误以为戏中女演员真的无家可归。

Ken Loach 本来在牛津大学念法律,宁愿跷课也要搞剧社,但自知没有当演员的天份,于是转到幕后。他自1965年开始为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周三剧场”(Wednesday Play)拍了一系列半纪实的电视单元剧,《Cathy Come Home》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英国已从战争恢复过来,国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社会保障逐步建立,但繁荣表象后面却有无底黑洞。《Cathy Come Home》讲述一对年轻男女起初情投意合,结婚生子组织小家庭,丈夫却因工受伤从此失业,无力支付房租,执达吏执行逐客令,把他们赶出了家园。小夫妻求助无门,被政府视为“刁民”,最后落得一家几口各散东西,小孩被福利部门强行带走,妻子流落街头。

此剧播出后引起公众广泛回响。Ken Loach 的实况戏剧手法,以实景拍摄,结合戏剧元素及纪录片风格,在当时居然令一些观众误以为戏中女演员真的无家可归。而剧中加入大量街头访问录音作画外音,以其他人的真实遭遇为烘托,强调主角的悲惨故事绝非单一事件,而是当时英国福利制度及住屋问题的普遍写照,更大大加强了戏剧的批判与感染力。

《凯斯》(Kes,台湾译《鹰与男孩》),借着男孩驯养飞鹰的故事,写照劳动阶层年轻一代的困境。
《凯斯》(Kes,台湾译《鹰与男孩》),借着男孩驯养飞鹰的故事,写照劳动阶层年轻一代的困境。

煤矿小镇追求自由精神

Ken Loach 的“周三剧场”作品,为弱势的劳动阶层发声,亦触及不少社会问题及争议,例如非法堕胎(《Up the Junction》)、社会体制对精神病患的成见与宰制(《In Two Minds》)、死刑(《3 Clear Sundays》)、工人罢工抗争却发现工会倒向资方(《Rank and File》)等。

而早于1959年,英国电影涌现一股新浪潮,“愤怒的一代”来势汹汹,其中的林赛安德逊(Lindsay Anderson)以“自由电影”之名,大张旗鼓用作品改写英国电影历史,更以《假如…》(If...)向传统教育制度及保守体制开枪发炮。

严格来说,Ken Loach 并不属于这股浪潮,却在浪潮渐退之际,以低成本完成了《凯斯》(Kes,台湾译《鹰与男孩》),借着男孩驯养飞鹰的故事,写照劳动阶层年轻一代的困境。男孩置身僵化陈腐的教育制度(如不分青红皂白的校长连负责传话的无辜学生也一并处分),向往飞翔的自由,却要面对梦想的失落。非职业演员、写实风格、左翼的人文关怀、对专制权威的讽刺,从《凯斯》开始,已奠定了 Ken Loach 的作者特色。

《凯斯》也是煤矿小镇的《四百击》,亦可算跟英国电影新浪潮的精神相通,更成了已故波兰导演奇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的心头好。英国电影协会(BFI)票选二十世纪百大英国电影,《凯斯》排名第七,名次就在众多英国新浪潮电影之上。

Ken Loach 在夺得金棕榈奖后,曾公开批评欧洲国家在新自由主义的推波助澜下,企图以撙节政策(Austerity)来挽救经济,反而导致无数人陷入困境,要忍受贫困与屈辱,却只为极少数人带来巨大财富。

电影《土地与自由》(Land and Freedom)对左翼革命分子从军对抗佛朗哥法西斯军队的刻画。
电影《土地与自由》(Land and Freedom)对左翼革命分子从军对抗佛朗哥法西斯军队的刻画。

洞悉人性复杂

从“周三剧场”及《凯斯》回看 Ken Loach 的创作初衷,可以明白为何其往后的作品都离不开社会关怀及社会运动。《踎地盘》(Riff-Raff)的伦敦低下层工人在罔顾工业安全的地盘谋生最后暗暗报复,《面包与玫瑰》(Bread and Roses)的清洁女工遭到剥削就挺身争取权益。《火车三段程》(Tickets)凸显欧洲一体化下的贫富差距并以球迷的机智换来喜剧收场,《寻找简东拿》(Looking for Eric)则以足球的团队精神与球迷的幽默对抗黑帮恶霸。《双失十六岁》(Sweet Sixteen)的苏格兰少年已过着残酷冰冷的早熟人生,《智取威士忌》(The Angels' Share)的苏格兰失业青年就凭着“献给天使的一份”威士忌得以重启新生。然而他不会一味美化受压迫的人群,也洞悉人性的复杂,《假自由之名》(It's a Free World...)的失业女子为了成功创业,就反过来站到了压迫别人的一方。

然而他不会一味美化受压迫的人群,也洞悉人性的复杂。

早阵子 Ken Loach 在夺得金棕榈奖后,曾公开批评欧洲国家在新自由主义的推波助澜下,企图以撙节政策(Austerity)来挽救经济,反而导致无数人陷入困境,要忍受贫困与屈辱,却只为极少数人带来巨大财富。他的电影不只揭示当下的社会不公,亦关注国际政治与历史上的不义。

从《秘密议程》(Hidden Agenda)对英美政府在北爱尔兰问题上实行阴谋暗杀的控诉,《土地与自由》(Land and Freedom)对左翼革命分子从军对抗佛朗哥法西斯军队的刻画,《他们的九一一》(11'09''01)对美国政府支持智利前独裁统治者皮诺切特血腥推翻民选左翼政府的辛辣批评,《风吹麦动》对爱尔兰独立运动的同情,《翩翩爱自由》(Jimmy’s Hall)对爱尔兰左翼群体被教会保守势力逼迫的描绘,Ken Loach 的良心从不“离地”,对伪善更深恶痛绝。在他的电影里,投身革命的人即使面临分歧(《风吹麦动》),甚至被出卖(《土地与自由》),被终身驱逐(《翩翩爱自由》),但精神不死, 始终如《凯斯》里的男孩向往自由。

(注:标题为编辑所拟,原文标题为“八十高龄,继续革命——金棕榈得主坚卢治的初衷与坚持”)

读者评论 1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影響了我人生觀的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