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学潮现场:一场“撤资”行动,与美国高校言论自由的边界国际

哥伦比亚学潮现场:一场“撤资”行动,与美国高校言论自由的边界

理想主义的学潮的另一端,是亲以的富豪校友,还有自上而下的“反犹主义”排查。

抵制以色列有用吗?5张图看美国学潮和撤资争议

口号是撤资,但“撤资”却从来不是钱的问题。

资深主持转发“人权观察”被炒,以哈战争引澳洲新闻业震荡|Whatsnew

相比先前的中东冲突,新社交媒体让年轻世代越过传统新闻机构,直接通过加沙当地平民和记者的帐号获得资讯。

“反犹主义”标签在德国:失灵的民主和自我中心式的历史愧疚

德国现有的舆论环境之下,任何对于以色列国的批评,都可能会被解读为是对犹太人的攻击和敌意,被贴上反犹主义的标签继而被禁止。

加沙战争的漫长阴影:以色列的战略困境与战后加沙的重建难题

以色列寻找安全伙伴的可行性渺茫,继续单方面撤退不可接受的前景下,对加沙的重新占领成为战后最可能的情况。

巴黎来信:巴以问题正撕裂社会,减对乌战关注,增恐袭风险|Whatsnew

比起满街飘扬的以色列六芒星旗帜,“不应忘记乌克兰”的标题显得黯然失色。

《巴勒斯坦问题》:萨依德的思想遗产,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以巴冲突的本质?

巴勒斯坦人在历史上存在么?以色列的立国意识形态是什么?一国方案的倡议有多大可行性?

乔瑟芬:以巴冲突中的台湾舆论场——帝国夹缝下的战争焦虑与代入感

台湾应该是全世界少数能同理巴勒斯坦处境的国家,但同样身不由己的历史,并未让台湾人心生同理。这又是为什么呢?

消失的巴勒斯坦人:美国舆论场里的殖民主义幽灵

对一场巨大的人道主义危机和潜在的屠杀熟视无睹,这是美国精英阶级的一次集体道德破产。

以哈战争蔓延网络空间,伊朗、俄国和印度网军亦有参战|Whatsnew

战争新闻越来越像“战争迷雾”,事实核查的难度亦随着战争强度日益增加。

反美、反犹、仇穆:简中舆论场围绕巴以冲突的他者想象与自我投射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反犹与反帝如何产生合奏,也可以看到国家利益与民族主义间的错位。

一场事先张扬的袭击:以色列国内政治的动荡,如何令哈马斯看到可乘之机?

当以色列反对派仅仅批评内塔尼亚胡和他的新盟友,却对维持军事占领和殖民的行为熟视无睹时,他们能改变巴以关系的暴力循环吗?

鲍克凡:弱者如何“与敌同眠”?巴以一国方案的探索

如果独立建国的希望愈发渺茫,那么巴勒斯坦人为什么不学习南非黑人族裔,在同一个国家中反抗种族隔离、争取平等权利呢?如今巴以“一国方案”不再是一个无人问津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