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哈马斯战争评论国际台湾深度

乔瑟芬:以巴冲突中的台湾舆论场——帝国夹缝下的战争焦虑与代入感

台湾应该是全世界少数能同理巴勒斯坦处境的国家,但同样身不由己的历史,并未让台湾人心生同理。这又是为什么呢?

2023年10月30日,以色列袭击加萨走廊南部拉法一所房屋,一名巴勒斯坦伤者被众人抬出。摄:Stringer/Reuters/达志影像

2023年10月30日,以色列袭击加萨走廊南部拉法一所房屋,一名巴勒斯坦伤者被众人抬出。摄:Stringer/Reuters/达志影像

乔瑟芬

刊登于 2023-10-31

#哈玛斯#以巴冲突#公共舆论#民粹主义#转型正义#中国因素

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玛斯(Hamas)于10月7日,对以色列南部展开突袭行动,当日即造成约1400人死亡,同时还绑架了逾200名各国人质。以色列随即对加萨走廊进行全面封锁,开始大规模空袭行动,且多次造成国际人道组织、救援组织和记者的伤亡,原本第一时间即表达“全力支持以色列自卫权”的西方国家,都不得不“出言相劝”。三周以来,以色列的反击已造成加萨地区高达8300人死亡,同时也将加萨超过200万人口围困在断水断电、难以取得粮食和药品的人道危机之中,随着以色列在黎巴嫩与叙利亚边境开了新战线,战事可能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大的人道灾难。

在哈玛斯的突袭震惊世界后,中文世界的舆论也像西方社会一样,分裂为两大阵营,一方坚定的支持以色列捍卫家园和国家主权的决心,一方则细数历史、同情巴勒斯坦人的失语和遭遇。所不同的是,多数中文网友“站队”的原因,并非是深思熟虑后的国家利益,也不单纯是对弱势者的人道关怀,而是延着对美国和中国的态度来画分,“反美”或“抗中”,几乎也成了“挺巴勒斯坦”和“挺以色列”的根本原因。

中共“选边”巴勒斯坦,是在反美的“大义”之下,并非真的同理巴勒斯坦人的遭遇,更不会将自身代入巴勒斯坦的历史与处境──那些只是控诉国际社会与美帝“残忍又虚伪、眼中只有利益”的证明。

与之相对的,是简中圈的“反贼们”那种无论如何不能与中共站在一起的情绪。长年以来,美国的华人群体或因本身文化养成而既有的保守主义倾向,或是为了反共(反左)而与共和党右翼更为靠近。这类以抗中为主轴来解读中国政治和国际局势的论述,也因为华人川粉与台派川粉在社群上互通声息等效应,大量输入台湾,台湾网民在这次事件中的反应,特别在不愿意与中国统一、已经有了稳定台湾认同的群体身上,也能见到上述轴线分野的作用。

但在这些因素以外,台湾的社群讨论中,还多了一层不会在西方世界看到、也极少出现在简中圈的独特氛围,就是在其中放入了对自身形象的投射。更准确的说,在这些选边站的贴文、按赞与分享中,看到了台湾人“希望自己是谁、成为谁”的集体投射。

在“建国”路上,台湾与巴勒斯坦其实更加同病相怜:从中日战争中被割让、被殖民,继而长出主体意识,却又因为发生在中国的国共内战,以及以美国为首的阵营对战后国际秩序安排的需求,始终无法追求真正的独立,甚至在过去30年间,因西方各国在经贸上对中国依赖的增加,履履成为国际孤儿,在 SARS 期间更是尝尽冷暖,曾经也是地缘政治中无声的配角,任何不愿照着剧本演出、争取自主的行为,都被视为是“麻烦制造者”。

相较于巴勒斯坦在拒绝了联合国大会于1947年通过的181号决议(与以色列分治)后,踏上一条流血抗争的漫漫长路,台湾却遇上不同的历史转折,顺利走出威权政治,成为亚洲国家中民主指数的前段班。然而即使在各方面指标均迈入已开发国家之列,台湾的国际处境却仍窘迫,与巴勒斯坦同样承受着国际社会的漠视,始终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连过去国际媒体在报导台湾时,也都会如前情提要的加上“北京(中国)认定台湾为叛离的一省”(Beijing regards Taiwan as a renegade province of China)。

照理说,台湾应该是全世界少数能同理巴勒斯坦处境的国家,但同样身不由己的历史,并未让台湾人心生同理。这又是为什么呢?

2023年10月21日,一名志工在台湾台北清真寺为巴勒斯坦人举办的慈善义卖活动中售卖明信片。摄:Ann Wang/Reuters/达志影像
2023年10月21日,一名志工在台湾台北清真寺为巴勒斯坦人举办的慈善义卖活动中售卖明信片。摄:Ann Wang/Reuters/达志影像

远因与近因的交错

独派社群不乏有基督教背景、支持锡安主义的信徒或牧师,或是曾将以色列人的历史嫁接于台湾,如已故的李登辉前总统曾自比为“带领台湾走出中国阴影的摩西”。

台湾作为“帝国的边陲”,数百年来辗转于不同殖民政权,始终没有机会好好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正因为难以有清晰的自我认同,对没有直接利益相关的他者,往往也缺乏兴趣,对他者的认识、甚至与他者的关系,都是透过帝国的视角而来。

自冷战始,台湾被画入“美国队”、成为第一岛链的重要战略地,台湾人就一直透过美国的眼光在看世界,难免承继了美国主流视角下“艰忍复国的以色列”vs. “阿拉伯恐怖份子”这种正邪对立的框架,而巴勒斯坦人的历史与苦难,是不被看见的。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