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仰光到战地:“我要回到冲突现场去”国际

从仰光到战地:“我要回到冲突现场去”

“万一我的电脑、手机和文件数据在袭击中损毁了,该怎么办?为此,我把所有这些东西都长期放在掩体里。”

革命、生活和梦:四位女性经历的缅甸东部战地

“我会想起和平的时候,那已经不存在了的和平。”

让光照进黑盒,伊藤诗织笑着回来了|端闻 Podcast

“我不是政治家,不能改变世界,但我希望,能鼓励别人,展示一名幸存者生活的现实。”

贾玲与《热辣滚烫》:贾玲如何成为中国女性主义的出口?

当《热辣滚烫》没有攻击性,如此温和的时候,依然被男性挑剔。

陈朗纪念徐晓宏:请君重作醉歌行

他和我都知道,再没有人可以“率”我了。

屠杀与纹身:女性的耻辱,或女性的救赎

抹不去的创伤记忆,与最小的抵抗。

柯文哲阵营“空服员应援团”涉厌女争议,性别议题成大选显著指标|Whatsnew

性别政治不仅已经成为台湾社会塑造自我认同的重要手段,也逐渐成为统独议题之外,影响总统大选的显著指标。

从纽约到潮汕,一个“娜拉”疫情后的魔幻省亲之旅|行星酒馆 EP6

娜拉需要远赴重洋,建立自我;她也需要回到故事开始的地方,聆听、理解、保护自己,也传递她所见过的广阔天地和爱。

专访学者陈效能:香港女性遭受暴力,很多时我们仍假设“家庭”很温暖

每4名香港女性中,可能有1名曾在亲密关系或家庭内遭遇暴力。

弦子:汪小菲与大S,被舆论打败的法律契约、被疫情戳烂的家国婚姻

这段伤痕累累的过时婚姻所激起的,无非是早已存在的厌女文化与民族情绪。

在台乌克兰女性募资:让战争中未被看见的女性得到帮助

上线10天,“乌克兰女力在台湾”募得76万台币。她们优先选定资助三个组织,主要针对妇女及孩童。

青春养成记:华人妈妈最难顶?为何社会总要求一个情绪稳定的女人?

为什么一定要成为一个能完美自控、时刻情绪稳定的女人呢?换句话说,为什么女性的情绪总要被污名化呢?

新女性、新国潮与无尺码内衣,进击的中国女性内衣产业

这场商业热潮的背景板是女权意识上升的社会思潮,但目前为止,它仍停留在“用女性主义的话语营销”。

端开麦:冻卵作为一种选择,真实还是无奈?

冻卵看起来可以让人挣脱一些枷锁,却又好像多了不少随之而来的陷阱。

爱欲录:为了忘掉政治抑郁,我迷上了网上交友约会

我很快掌握了网络情色文学的要义:专注细节,掌握节奏,避免直白。

《白蛇2:青蛇劫起》:传奇故事的改编历程是一部女性驯化史

白蛇传题材沉寂数年后,于近年再次复甦。《白蛇·缘起》及以续集《白蛇2:青蛇劫起》改动了女性在传统故事里的反叛位置。

V太太:从跟踪骚扰到少子化,“进步台湾”的厌女反扑?

把台湾在同性婚姻立法上的先进,等同于台湾性别平等,一直是一种美丽的误会。

你看你像不像孕妇?被身材焦虑绑架的中国女孩们

催吐是对食物的清除,也是对自己的否定。

消失的丈夫,出走者的工会:印度家政女工故事

当女性走到一个无法回头的临界点,她就会选择出走。在印度,出走却不意味着家庭噩梦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