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好莱坞如何影响你和我?逢百年转折,好莱坞遇见的好坏事,与丑陋之真相风物

2024好莱坞如何影响你和我?逢百年转折,好莱坞遇见的好坏事,与丑陋之真相

好莱坞必须迎接接下来,即将一年又一年面对的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录影带、串流、社群和手游等等,宣称要杀死这个行业的死敌

好莱坞编剧罢工大结局:观众新体验,花更多钱换更少内容,并被迫看更多广告?

再成功的劳资谈判,能够争取到的还是雇用期间的待遇,并未改变整个影视产业绝大多数职务带有的“零工经济”本质。

《芭比》粉红保单:两小时长广告,与玩具业的好莱坞淘金记

除了已上映的《芭比》,美泰儿的如意算盘里,紧跟著还有高达45个玩具改编影视的计划正进行中⋯⋯

好莱坞的暑期档,AI担了创意匮乏的罪名?

罢工也许不能阻挡AI的发展脚步,但好莱坞是时候反思自己对于创意的傲慢和忽视。

好莱坞编剧大罢工:编剧怒了,但串流大佬们害怕吗?

对好莱坞编剧来说,这一整个犯罪故事从人物、动机到作案手法他们都再熟悉不过。

端开麦:Depp vs Heard,如何影响对#Metoo的思考?ft.弦子、V太、乔瑟芬

邀请弦子、V太、乔瑟芬三位#Metoo运动的行动者和论述者,讨论这次事件的广泛内涵。

《千万别抬头》:带着政治讽刺的致命伤,为气候危机呐喊

这是一出大胆却失焦的政治讽刺,也引来了今年奥斯卡提名作品中最两极化的口碑。

端开麦:你的爱情标准由偶像剧说了算?我们如何被植入“爱情”这个说法

太多电影和剧集喋喋不休地在定义爱情和浪漫的标准,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强尼.戴普的两座奖杯:为何美国丑闻影人可以再走欧洲路?

欧洲对影人私德的宽容程度远超好莱坞?面对取消文化的弊病,与名人家暴问题,时代祭出的是悲剧还是圈套?

《春风秋雨》的两次改编:美国主流电影如何处理种族主题和多元选角的缩影

薛克的改编既讲阶级、种族与身份认同,也借人物与视觉风格述说永恒的现代主题。

由昆汀.塔伦提诺近日受访讲起:为什麽中国只能推崇叶问,而非李小龙?

李小龙的一部分在中港塑造的神话中全然隐匿了。叶问却更能承载当代中国人的自我认知,或更像中共政权的自我宣传。

好莱坞选择向影院说再见,Streaming 是真救赎吗?

《WandaVision》成绩喜人,《神奇女侠1984》为 HBO MAX 打强心针,好莱坞似乎已经快要背叛电影院了。

她进了好莱坞,却被问“妳知道怎么做人脑炒蛋吗?”

2020年金马奖前夕,李宛蓉受邀返台,与李安、是枝裕和、Ken Loach并列讲师,谈她所“品尝”出的电影滋味。

2020无夏之年:没了好莱坞暑期档,我们都在 Netflix 的迷因世界

一觉醒来,好莱坞招式全退却,我们开始为没看过 Netflix 的电影而读不懂这些网路迷因而焦虑⋯⋯

美剧《Hollywood》:虚构历史是好莱坞对当年歧视的真诚反思吗?

假如当年的创作者勇敢一点,是否能让少数群体早一些享受到平等与自由?

好莱坞瘟疫蔓延时:1918年的病毒给“电影”带来什么?

进步和保守在时间的长流中都是相对的观念。我们眼中100年前的保守运动其实是当年的进步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