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屿协奏曲》专访:小岛可以避世吗?三個香港女生在台灣

浪荡漫步 闯新天地 看各样神秘 期待碰上更多 浪漫突破 跳进更多禁地 Serrini 《可爱的东西》,《岛屿协...
《岛屿协奏曲》主创团队:黄绮琳、吴俊佑、卓翔与刘世纪。摄:陈焯煇、林振东/端传媒
台湾 香港 电影 风物

浪荡漫步 闯新天地
看各样神秘
期待碰上更多 浪漫突破
跳进更多禁地

Serrini 《可爱的东西》,《岛屿协奏曲》主题曲

台港合作的十五集剧集《岛屿协奏曲》在Viu TV首播完成,日前正式转移到Viu TV官网播放,并迅速创下官网收视率第一。剧集讲述三名香港女子居留台湾的甘苦处境,全剧99%在台湾取景,亦有台湾演员包括《阳光普照》巫建和、《消失的情人节》李霈瑜、《华灯初上》江宜蓉、张轩睿和谢琼煖等人参演。

香港导演卓翔曾以纪录片《戏棚》入围金马奖与金像奖,本剧是他酝酿八年的首部商业剧情作品,但叙事风格却和所谓“商业”大相径庭,有观众喜欢它松弛舒缓的生活感,也有人戏称它为“人乐无穷”(谐仿“鱼乐无穷”,1993-2004年香港电视台深夜节目名称,内容为热带鱼在鱼缸里游动),意谓好像透过CCTV观察一众角色在萤幕里游走。

主创团队除卓翔,编剧黄绮琳、刘世纪也是来自香港,另一位编剧吴俊佑则是台湾八零后。移居的香港人,未移居的香港人,在地的台湾人,共同组成的主创团队,想借此方式表达的,则是人们出走异地后,如何面对想像与现实的差距。

卓翔说,这其实是一个关于留下来的故事。

《岛屿协奏曲》编剧导演卓翔。摄:林振东/端传媒
《岛屿协奏曲》编剧导演卓翔。摄:林振东/端传媒

透过香港的眼睛,重新看台湾

他想起一部对他产生过很大冲击的电影──香港新浪潮导演方育平的《美国心》,片中混和纪录和剧情,甚至导演和剧组也入镜。

过去十年,台湾再次成为港人移居的热门选择,坊间工具书争相教人如何透过创业移居台湾,港人来台创业的法规、新闻报导,和2015年出版的《岛屿.浮城:15则香港人在台湾的生活札记》,都是卓翔最初进行研调的管道。

然而,对已经拍过《乾旦路》、《一个武生》、《戏棚》,耕耘纪录片有成的他来说,却在一开始就不打算用这个最熟悉的创作方式处理移居题材,“我一直觉得纪录或剧情片都是电影的一种,它们底下也有很多的分类,但这种分类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两者都是从真实提炼出故事,如果单纯用一种形式去说移居,会没那么有趣。”

他想起一部对他产生过很大冲击的电影──香港新浪潮导演方育平的《美国心》,片中混和纪录和剧情,甚至导演和剧组也入镜。他有意仿效此手法,不过这只是这个故事几经转生前的第一个型态,往后的八年间,故事又换过不同名字、人物和体裁,从电影长片变形为三线结构的剧集,三条故事线即采用现实中主要的三种移居者类型:工作、婚姻、创业。

《岛屿协奏曲》会以三位女性为主人翁,正是因为启发卓翔对移居者状态特别敏锐有感的,就是他的母亲。他的两对祖父母分别是祖籍福建和潮州的印尼华侨,爸妈则在郑州相识,婚后迁居香港,生下了他和两个弟妹。从小,他就认知到家族亲戚散居不同地方,中学时,外婆外公相继去世,母亲因为无法陪父母最后一程而受到很大的打击,“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严母之外很脆弱的她,我就很好奇,她当初为什么要离开父母来香港,而导致现在的痛苦?那是当时的我无法理解的事。”

也许创作可以解答自幼以来的疑问吧。2021年,卓翔找来由副导转任编剧的刘世纪,两人一起定锚了三名女子各自的设定和故事线,并决定替她们取英文名,因为这才够“香港”;刘世纪将FLY一字拆开,做为三人名字的字头──来台征婚的Faye(何洛瑶饰)、经营潜水店的Lydia(毛晔颖饰)、任职美术老师的Yvonne(邓丽欣饰)。2022年中,向电视台提案通过后,卓翔又招募了《金都》、《填词L》编导黄绮琳,与《模仿犯》联合编剧吴俊佑,正式将编剧组搭建起来。

往后的八年间,故事又换过不同名字、人物和体裁,从电影长片变形为三线结构的剧集,三条故事线即采用现实中主要的三种移居者类型:工作、婚姻、创业。

吴俊佑是台湾八零后,身属恰逢香港流行文化盛世、能把港片台词倒背如流的世代,他在接待香港朋友来台旅游时,经常发现两边对于“必访景点”的认知落差极大,“他们打破我心中根深蒂固的东西,透过香港朋友的眼睛重新看台湾很有趣,明明两地这么近,台湾对他们来说却好像是一个dreamland,他们都在思考想来台湾生活。”

而黄绮琳就像那些朋友之一,大学毕业后几乎年年都来台旅游,“我看很久之前自己的FB贴文,才知道原来我常常说想搬去台北,但没有想过会实现;真的搬来后,我发现我都没再去过来玩时会去的店家,来台湾旅游跟居住,好像两个平行时空。”接到卓翔邀请时,她正好经历了从2020年底移居台湾后,因疫情一年半都回不了香港的郁闷,也累积了好多对台湾的感受跟观察想抒发。

《岛屿协奏曲》剧照。图:受访者提供
《岛屿协奏曲》剧照。图:受访者提供
《岛屿协奏曲》剧照。图:受访者提供
《岛屿协奏曲》剧照。图:受访者提供
《岛屿协奏曲》剧照。图:受访者提供
《岛屿协奏曲》剧照。图:受访者提供
《岛屿协奏曲》剧照。图:受访者提供
《岛屿协奏曲》剧照。图:受访者提供

遭遇台湾思维方式

“Lydia”创业的故事线发生在绿岛,主创认为她选择的行业一定要在台湾才做得了,而绿岛多样貌的海底地形与生态,在亚洲独具潜水优势,同时“水”也是整部剧很重要的意象。

卓翔说明,“潜水是离开陆地到另一个海里的世界,在香港的语境里,潜水也有消失的意思,所以就找到她去绿岛开潜水店的理由。”编剧们针对几位潜水教练、实际在绿岛创业的港人进行了采访;再由吴俊佑实地调查岛上民情,在那里每天被热情的居民塞食物,发生任何大小事,全岛人马上都会知道。

他也察觉当地人对台湾本岛过去赚钱的人存在排外心态,这和卓翔在香港离岛的经验不谋而合,“我因为拍《戏棚》、《风调雨顺》去了很多离岛,得知城市人去到离岛永远都是外人,总会被问‘你不是这里人吧?’但他们并非都是恶意,有时只是想要理解你或开启话题。”

美术老师“Yvonne”的居留方式也花了编剧们不少功夫核实,得先知道她能与不能做什么,才好设计她不以定居为目标的处境。碰巧黄绮琳的表弟在疫情期间来台湾大学任教,进一步确立了Yvonne在台教书的可能;至于“Faye”的失婚与征婚情节,吴俊佑和卓翔曾经混入联谊活动充当工作人员,亲身体验现场生态,也充分了解香港的离婚官司怎么进行,虽然细节不会写进剧本,可是编剧必须有实际法条和行政规定的知识背景,才不会让观众出戏。

虽然香港和台湾都有妈祖信仰,但台湾跟传统信仰文化比较亲近;然后是日本殖民的痕迹,所以安排了“水伯”这位带有日本教育背景的角色,也让他住在传统日式平房。

做为编剧组里唯一台湾代表的吴俊佑,很想呈现台湾人的热情跟无距离感,类似出手就是给你吃东西,“所以苏大妈(杨丽音饰)热情分享鱼粽、青草茶;信宏(张轩睿饰)虽然有点胸无大志,可是又喜欢把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想帮忙的时候不管有没有回报,就是要帮到底。”

黄绮琳补充,“有一集信宏要Yvonne推荐火锅店,开出的条件是‘CP值要高’,大家看了就觉得这个思维很台湾;或是拒绝人的方式很委婉,还有房东明明是要催交房租,但前面会先跟你聊半小时,这些都是我跟台湾人交流中的观察。”

除了人们的相处情节,画面上又需要哪些视觉元素才“够台湾”?卓翔认为首先是城市绿化,而“Yvonne”整条线也都跟树有关,上瑜珈课她做的是树式(tree pose)、作画的主题也是树木;再来是庙宇,虽然香港和台湾都有妈祖信仰(香港多称天后),但台湾民众跟传统信仰文化比较亲近;然后是日本殖民的痕迹,所以安排了“水伯”(夏靖庭饰)这位带有日本教育背景的角色,也让他住在传统日式平房。此外则是对比“看不到远方、总是不知道自己方位”的香港,在台湾时时都能看到天空,这些是他很深刻的台湾印象。

《岛屿协奏曲》编剧黄绮琳。摄:陈焯煇/端传媒
《岛屿协奏曲》编剧黄绮琳。摄:陈焯煇/端传媒
《岛屿协奏曲》编剧导演卓翔。摄:林振东/端传媒
《岛屿协奏曲》编剧导演卓翔。摄:林振东/端传媒
《岛屿协奏曲》编剧刘世纪。摄:林振东/端传媒
《岛屿协奏曲》编剧刘世纪。摄:林振东/端传媒
《岛屿协奏曲》编剧吴俊佑。摄:陈焯煇/端传媒
《岛屿协奏曲》编剧吴俊佑。摄:陈焯煇/端传媒

三种精神状态,三个人生阶段

“现在回过头,才体会到整个写作过程真的是钻研人物、累积大量素材并留下随机性,剪接时再思考之间的互文。”

剧本进行的同时,卓翔已经很清楚等到实际拍摄,会依主角切分成三大块来执行,于是他大胆采用一个实验性的做法:三位编剧每人负责一条故事线。曾经开过餐厅也经历拆伙、已婚的吴俊佑写“Lydia”夫妻创业;黄绮琳写“Yvonne”,因为和她的年龄、性格跟世界观比较相近,至于同线的港片迷同事“信宏”的爱好与谈资,就由吴俊佑支援;刘世纪是最年轻的一员,当时她正在纽西兰working holiday,她的敢于闯荡跟“Faye”很呼应。每位编剧既有各自的强项,也有自身背景与故事的连结,于是三人分别为各自的主线定出130场戏,再互相给意见,一起拼凑每集每条线的发展。

这种违反编剧常态的做法,对戏剧经验相对丰富的黄绮琳来说非常陌生,甚至很怀疑可行性,“导演的想法是每条线可以独立,不需要互相影响,过程中我一直很纠结,为什么只有Lydia跟Faye的故事线有交集?我们讨论过很多让Yvonne加入进来的做法,但最后并未实行。我觉得这跟导演的纪录片背景很有关系,他的逻辑是要创造一个完整的人物脉络,我写到一个阶段,就发现我是在写素材提供给导演,所以这次经验很不一样。”

对此也不太习惯的吴俊佑,他的因应方法是在每一集尽量帮角色安排冲突,并在讨论剧本和看粗剪时,用商业叙事的框架来检查,“现在回过头,才体会到整个写作过程真的是钻研人物、累积大量素材并留下随机性,剪接时再思考之间的互文。”他认为这也是这个项目可以成立的原因,找纪录片导演来做剧集,就应该要有他的味道。

卓翔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在校接受的其实是剧情片的训练,后来会转换到纪录片跑道,是由于2009年拍了毕业后第一部短片而陷入困境,觉得自己退步了,而且还缺少内涵,他读了几本欣赏导演的传记,发现奇士劳斯基、汉内克、是枝裕和都是纪录片起家,加上自己擅长让故事从真实个案出发,更胜于天马行空的发想,所以他开始拍纪录片,先累积对人类的认知和敏感,去了解故事怎么说。

《岛屿协奏曲》编剧刘世纪与导演卓翔。摄:林振东/端传媒
《岛屿协奏曲》编剧刘世纪与导演卓翔。摄:林振东/端传媒
《岛屿协奏曲》编剧黄绮琳与吴俊佑。摄:陈焯煇/端传媒
《岛屿协奏曲》编剧黄绮琳与吴俊佑。摄:陈焯煇/端传媒

“我相信当一个镜头长过应该存在的时间之后,它就会开始发酵,头几集观众可能会嫌慢,觉得难以进入,但慢慢你会习惯这个节奏,也会更立体去理解角色;”

“编剧们都试著加强冲突和戏剧性,但我常常会觉得那样的偶然太过于设计,痕迹很重。我对真实性有一定的追求,角色尽可能都有真实案例做为前提,像采访到绿岛创业的港人,和在联谊活动上真的遇过一个参加20次的人,才把这些设定写进剧本;有些观众怀疑Faye很不像一个妈妈,但我的确遇过这样的人,刚上大学就突然有了小孩,因为生活在像温室一样很好的家庭,所以一直维持没进入过社会的状态,然后在没有任何谋生能力的情况下突然要离婚了,因为大家不容易遇到,才觉得怎么可能。”

剧中三个主角代表不同的精神状态和人生阶段,卓翔有信心她们一定会在内容上有所呼应,但希望可以到剪辑时再去组合,不要在剧本、拍摄上就定死,这和他拍《戏棚》时分层次获得素材,到剪辑时才去统合整理的做法是一致的。

“纪录片常常有很多东西拍不到,需要透过人物口述或是拼贴资讯来告诉观众,《岛屿协奏曲》也有很多暗场,或许剧本有写、现场有拍,但最后没有剪进去,可能是因为没有帮助到角色,也可能是扼杀了观众的想像空间。”他相信,戏剧剧本正是什么都可以写,反而讲得太直白、太满,观众好像一直被灌食。

因此他把节奏放慢,让观众能够参与,于是就发生招致一些抱怨的“搭个车也拍足15秒”、“填个表格也填半分钟”情节,“我相信当一个镜头长过应该存在的时间之后,它就会开始发酵,头几集观众可能会嫌慢,觉得难以进入,但慢慢你会习惯这个节奏,也会更立体去理解角色;我是看日剧长大的,我最喜欢的都是那种很生活的故事,跟著角色十集,你可能忘记他发生什么事,但会很记得他这个人,结尾时会不舍得他。”他期待观众也能在看完本剧后,不时想念这几个主角。

关于剧中角色的魅力,刘世纪分享她的看法,“这么说可能有点奇怪,但三位主角最大的魅力,就是她们的缺点。Faye 的迷惘多虑是因为她在个人意愿和朋友家人的感受间挣扎;Lydia的高要求来自她的完美主义跟责任心;Yvonne的自我防护出自不想伤害任何人的心。她们都不是什么完美的人,就像我们认识的朋友一样。”吴俊佑分析,“Faye”为了帮孩子找爸爸而来台征婚,但其实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Lydia”做事非常认真,因此蒙受了很多压力,转而冷暴力身边所有人;“Yvonne”不想面对紧张的母女关系,宁可绕很多远路去找留在台湾的方法。

三人都是从一个错误的出发点,得到好好自我检视的机会,“Lydia身上有很多我自己的投射,和Faye对照,她是超怕失败,绝对不乱冲,所以才被困住;Yvonne本来舒服的生活快要消失了,她赶快去抓,于是看到她很多的脆弱,这是我觉得她迷人的地方。”黄绮琳觉得唯一完美的角色,是自己笔下“Yvonne”的朋友“雨姗”,她很酷很chill,有自信但不自大,也会帮助别人,简直是女神般的存在。

《岛屿协奏曲》编剧导演卓翔。摄:林振东/端传媒
《岛屿协奏曲》编剧导演卓翔。摄:林振东/端传媒
《岛屿协奏曲》编剧黄绮琳。摄:陈焯煇/端传媒
《岛屿协奏曲》编剧黄绮琳。摄:陈焯煇/端传媒
《岛屿协奏曲》编剧吴俊佑。摄:陈焯煇/端传媒
《岛屿协奏曲》编剧吴俊佑。摄:陈焯煇/端传媒
《岛屿协奏曲》编剧刘世纪。摄:林振东/端传媒
《岛屿协奏曲》编剧刘世纪。摄:林振东/端传媒

I人大联盟

“三个主角到最后都没有依靠别人,而是用自己的方法选择留下或去另一个地方。找到快乐的方法,那应该就是像她们一样承认自己的弱点、了解自己的性格,说得浪漫一点,是只有你可以爱自己。”

卓翔则笑称这部剧是“I人大联盟”,所有I人都是他喜欢的人,不过“Yvonne”的确是跟他最贴近(包括眼镜款式和动作举止),也是透过她表达最多的一个角色,还把剧中最长篇幅的三场戏都给了她──在家作画。

“那几场戏是需要用真实时间去感觉的,如果只用短短几个镜头,那就只是交代她做了这件事而已,但这个人物之所以纠结超过二十年都无法再画画,要如何把这种无形的压力告诉观众呢?”他选择用长镜头搭配不同声音设计(如演员呼吸声、房内杂物移动声、挥笔与上颜料的声音、配乐里加入持续不断的时钟声等等),来呈现她三次作画的状态转变,这是他拍纪录片的累积:透过CCTV般的偷窥和观察,可以看到人微妙的情绪。

“三个主角到最后都没有依靠别人,而是用自己的方法选择留下或去另一个地方。我觉得人生最重要的目标,是找到快乐的方法,那应该就是像她们一样承认自己的弱点、了解自己的性格,说得浪漫一点,是只有你可以爱自己。”

三条故事线中,自然也处理了许多两性关系议题,主创团队刚好男女各半,刘世纪发现以不同性别观点看待同一件角色行为,经常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认知,她觉得是很珍贵的交流机会,像吴俊佑就非常仰赖两位女性编剧帮他检查“Lydia”的所有说话应对,“因为把高压状态放进去后,角色一定变得很不讨喜,但她跟Leo(邱士缙饰)还是要有一些夫妻之间小小的甜蜜,不能让观众觉得他们早该离婚。”

他记得写到Leo爸爸跌伤那段,刘世纪和黄绮琳就提供很好的建议,让“Lydia”坚持要老公回香港探视,这让她更像一个称职的太太与媳妇。而“Faye”的征婚线又有更多对于两性形象的拿捏,吴俊佑印象最深刻的,是定义“水伯”角色的过程,“他邀一个小女生到一间日式老宅,要很小心不能有情色联想,水伯的举止和距离感也要抓好,最后我们定调出‘孙女到阿公家过暑假’的感觉。”

如同创造角色必须有凭有据,选角时,卓翔也会先挑出性格跟角色相近的演员,碰面时不试戏,而是看他们对角色理解的多寡,其中,却也有像何洛瑶这样,戏里戏外形象反差极大的案例,“她平时在萤幕上是跟金凯瑞一样很疯的,会让她演Faye是因为我看到她会读文学小说,某些时候会一个人安静地坐在角落,好像突然进入一个黑洞,这跟Faye的核心是贴近的,我也希望带出演员不同于平常的面向,让观众看到全新的、不认识的她。”

而邓丽欣是三位主角中表演经验最多,也是最早开始洽谈的演员,一开始她担心“Yvonne”对观众来说不好理解,所以一直试著在表演上多加入一点外显资讯,“她很努力在每场戏里面让Yvonne没那么认真严肃,但也不是要搞笑,而是有多一点说话节奏的控制,让她有微妙的活泼,来增加角色的多面性。有些是我们沟通好要做的,有些是她在现场添加的,我会再过滤可以留下的。”

也是因为她的经验丰富,卓翔会刻意隐藏或是模糊化一些故事脉络,用未知与新鲜感来刺激她的反应,让她的表演不要设计得那么准确,这样的丢与接,是导演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环。

其实在2019年,卓翔原本有在台湾拍第一部剧情长片的机会,开拍在即,却因故临时喊停,当时他的压力和恐惧已达临界点,如今回看,他倒觉得没拍成那部文学改编电影,是上天给的礼物,让他有更多酝酿准备的余裕;2023年夏季,《岛屿协奏曲》在台湾拍摄近三个月,这次他感到整个人放松了很多,“那么突发重击的情况都经历过了,不会再有什么成问题,而且这部戏可以找到我一直很欣赏的台湾演员,是很享受的一件事,没什么要太担心的。”

《岛屿协奏曲》监制卓宝兰。图:受访者提供
《岛屿协奏曲》监制卓宝兰。图:受访者提供

幕后:台港合作班底

上世纪港人移民潮中,香港拍出了《秋天的童话》、《三个女人的故事》、《甜蜜蜜》等电影;2024年的现在,关于“移居”、“身分”、“何为香港人”的讨论依旧进行著。

让他在台湾能安心拍片的幕后功臣,是来台定居多年、参与过许多华语大制作的香港资深副导卓宝兰,也是他过去在剧组工作时的上司,卓翔邀请她担任本剧监制之一,卓宝兰善于聆听沟通、解决冲突,也很理解新导演状态,实则更像一个熟悉的陪伴,卓翔也很仰赖她在香港资方Viu TV与台湾剧组之间,扮演稳固的桥梁。

《岛屿协奏曲》的摄制团队,除了卓翔和卓宝兰以外,全数为台湾工作人员。过去,台湾吸引国际剧组来拍摄的诱因之一,是成本较其他华语地区低廉,而近年由于国际串流平台的加入和影响,台湾影视产业提高了整体拍摄的质量和成本,台港两地的剧组工资现已差异不大,意即这个决定并非出自预算考量,而是有意的选择。

卓翔认为,既然自己已是旅客身分,剧组就必须都是当地人,才能贴近台湾在地、拍出实感;另一方面,香港并无明确的工时规范,台湾则严格限制在含交通12小时内,工时稳定之下,就能采取比较和缓的拍摄节奏,并且台湾工作人员的计薪方式是包月制,这样的模式让全剧组可以在拍摄前一起围读剧本,“这在香港几乎不可能发生,香港的围读只会出现主要演员,工作人员不会参与,所以台湾的制作环境对创作者来说,是满幸福的。”

《岛屿协奏曲》的 Lydia 线于海边刹青的合照。图:受访者提供
《岛屿协奏曲》的 Lydia 线于海边刹青的合照。图:受访者提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港人移民潮中,香港拍出了《秋天的童话》、《三个女人的故事》、《甜蜜蜜》等反映时代氛围的电影;2024年的现在,关于“移居”、“身分”、“何为香港人”的讨论依旧进行著,定义依旧变化著。

卓翔想说的是,移居其实是很平常的事情,数百年来,许多华人都在亚洲各处寻找可能性,《岛屿协奏曲》虽以台湾为舞台,但应该将之视为华人与亚洲人移居和迁移的一种切片;以女性做为此题材的主角,是因为自古她们的恋爱和婚姻,都像一次次的移居──被要求离开原生地,被规范要成为夫家人甚至冠夫姓。

那么现代女性能否不再属于谁、属于哪里,而纯粹只是自己呢?只要找到想留下来的地方,找到可以爱的东西,就能好好活下去吧。或许,Serrini唱的主题曲〈可爱的东西〉,为本剧的意念下了最好注脚——

热浪烈日逐浪
追追赶 推推撞
世界对我向往
世界对我开放

试试会爱上 试试去照唱

读者评论 3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看完全剧再来看这篇专访的时候发现卓翔导演还是很有文采和深度的。最喜欢的Yvonne这个角色,然后觉得将工作,婚姻,创业这三个角度以三个人,三条线的方式来呈现的确是一种新颖而取巧的方式。有人说,冲突不是很多,但三位角色的复杂性还是呈现出来了,这样的方式总比大陆很多角色一锅炖式的抓马来的精巧。支持港台合作,希望能有更好的作品。

  2. 這套平平無奇的劇集,無趣味的劇情,比紀錄片更悶的劇集,為了慢鏡而慢鏡,而不是為了內容而慢鏡。不過導演成功搭上了不同媒體,為他的「藝術」去自我吹噓。

  3. 文中提到 方育平的《美國心》。我看後感到頭腦像被大鐵鎚打擊般,超過半小時腦筋混沌無序。
    方育平 剪出一齣佛偈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