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听听”关锦鹏:流行歌曲埋在电影里的政治暗码

回顾自1980年代开始,影视中的香港流行歌曲或显或隐藏有政治信息,表面靡靡之音的流行曲,其实对政治敏感度从来不缺⋯⋯

《地下情》(1986)电影剧照。

《地下情》(1986)电影剧照。网上图片

特约撰稿人 罗展凤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21-04-03

#香港国际电影节#关锦鹏#香港流行乐#香港电影

编按:第4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于刚于4月1日开幕,至12日结束。这次国际电影节首度以实体与网上混合模式举行,为人瞩目的焦点影人是香港导演关锦鹏。我们特刊出此文,由专研电影与音乐的学者、作家罗展凤,带我们游历关锦鹏电影中的音乐地景。

1980年代中开始其别树一格的导演生涯,关锦鹏以电影《地下情》(1986)一鸣惊人,其电影游走于商业与艺术之间。和同期主流电影一样,关锦鹏的作品多有一首主题曲,但论有趣程度,却不及他为电影角色设计、让他/她们开口唱的歌。这些歌曲容易入耳,且不少早已流行,但却能够解放角色人物的内心世界,编织如理论大师巴赫金(Mikhaïl Bakhtine)所说的“众声喧哗”(heteroglossia)语境,电影中的人物透过歌曲进行对话交流,每首歌曲不乏编曲、所用语言及语气演绎,对应电影中社会语境与人物个体声音,通过排斥、融合、撞击或形塑等互动,产生迥异不同的解说,给观众留下深刻反思空间,甚至表达更深层的“后殖民境况”。

大时代历史政治的尘网里,总是不见容于异见声音,两重声音,充斥矛盾。1980年代开始,影视媒体中的香港流行歌曲被视为或显或隐地藏有“政治信息”。

台式文艺哀愁与港式恣情放纵

最明显不过的,是《人在纽约》(1990)。电影里,后八九焦虑触发移民潮,来自中国(斯琴高娃)、台湾(张艾嘉)及香港(张曼玉)的三地女子,同在寒夜的纽约街头,醉酒后分别以《踏浪》、《绿岛小夜曲》、《祝福》——即陪伴各人成长的流行曲(主观语境,非主旋律“爱国歌曲”)——表达思乡情怀,越唱越是亢奋,歌声更是响亮。三人来自大中华,有著不同文化身份认同,沸腾的歌声让寂寞女子们相互取暖。调性不一的旋律与语言里,尽管撞击,多声道中有著尝试磨合,混杂善意暖热,唱著跳著,是三人在电影中最开怀自在的画面,喧闹中完成了两岸三地的大合唱,求同中不忘存异。

“众声喧哗”还加入了作者导演关锦鹏的声音——借作曲家张弘毅的“画外音”以重管弦沉重姿态出场,划破三人“画内音”的引吭歌声。“画外音”(客观语境)主导了声轨,寓意“纽约”(美国)这城市才是令人建立遥远距离的“原凶”,三名华人女性的歌声被逐渐消音,连随背影被黑夜吞噬,主体/边缘位置清晰可见,余音一如电影单色调冷漠郁抑。

《地下情》(1986)里,来自台湾的歌女赵淑玲(蔡琴)离乡别井,决心来香港闯出名堂。电影开场没多久,赵与台湾友人廖玉屏(金燕玲)从互望到对镜清唱《恰似你的温柔》,温柔欠奉,换来是夸张无聊的放大喉头,拍子掉了,充满荒唐味道。另一场,见赵淑玲以歌女身份,在酒吧唱著《过尽千帆》,眉宇间尽是寂寞失落,廖玉屏向香港友人说,赵淑玲不高兴总会唱国语歌(思乡?)。电影中,有关赵淑玲的具体背景不多,开场才30分钟,她就浴血家中。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