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香港失去的消费力:趁北上热潮,我们走一趟深圳东莞“山姆两天团”

一篮子因素正吸引港人北上,是深圳珠海的引力太强,还是香港留不住人?
深圳前海的山姆超市,一名学生坐在家具陈列品上看电视。摄:Ryan Lai/端传媒
大陆 香港 经济

3月的早上,湿气弥漫,回寒倒冷。罗湖口岸门前广场,李姓导游穿风衣、挂侧背包,把印了旅行团标志的小黄旗扛在肩上,待团友过来集合。一团18人,以中年阿叔阿姨为主,有夫妻、朋友,也有一同游玩的父女,一行人拖著空荡荡的行李箱和折叠购物车,点过名后,跳上旅游巴士。

“早晨啊各位!”导游对著麦克风说道,广东话略带口音。她先感谢团友选了是次“东莞、深圳纯玩2天团”,然后介绍行程:“海陆空”自助餐、淡水湖、岭南古村……但这些都不是重点。“参加这个团,大家知道是做甚么的嘛?”

“去山姆shopping是不是!”

自上年初中港全面通关,北上消费的港人激增,位于深圳的美资仓储式商店山姆(Sam’s Club)和 Costco(开市客)亦弹起,人气急升成为港人观光和采购日用品的热门地。以山姆或Costco来招俫的旅行团也冒起,今年初高峰时期,曾有5间旅行社开团,当中以中旅社的“东莞+深圳扫货一天游”最便宜,连服务费售169港元,包午餐和2人一张山姆会员卡;最贵的团则可达千多元。

记者选定其中一团报名,先游一天东莞,翌日再去位于前海、总建筑面积达6.2万平方米、深圳最大的山姆旗舰店,二人连服务费和保险费,盛惠港币1580元。

“这条线非常之抵,未出发你们每人都赚了130元。”导游在车上解释,山姆是会员制的超市,顾客要缴付人民币260元年费才能入场,但这团“重本”包2人一张一年会籍会员卡,不用团友另外购买。“我们公司送给大家的。是不是赚了?”众人高兴附和:“是!”

山姆在大陆不平民,“只是香港贵”

两天的行程不紧凑。首站到东莞的酒店吃自助餐,有肉、海鲜、鱼生和饭,服务员即场烫面煎肉,整场都是空桌,团友安静埋首吃饭。

吃完跑两个景点,先是以淡水湖和生态湿地组成的“松湖烟雨”,然后是西溪古村,但抵达时夜市未开,人烟疏落。晚餐是围餐,每人一盅佛跳墙,有鱼有烧鸡,有团友说在香港“吃餐自助餐都不止五百啦”。

旅行团第一天景点西溪古村的游乐场。摄:Ryan Lai/端传媒
旅行团第一天景点西溪古村的游乐场。摄:Ryan Lai/端传媒

导游是湛江人,她说很多团友为了会员卡而报名山姆团,平日的团以长者居多,假日也有年轻人,农历新年时最受欢迎,每天有两个团出发,各40人。问到山姆货品推介,她已朗朗上口:“麻糬都几好食、同埋佢个饮品小青柠都唔错,同埋洗衣珠,这个,”她举起电话上产品照片,“89蚊,一百五十几粒。”

山姆是美国零售商沃尔玛(Walmart)公司旗下的仓储式商店,有四十多年历史,1996年在深圳落户,后来继续扩张,在中国有四十多间分店,其中4间在深圳,分别在前海、龙岗、龙华和福田。

山姆的竞争对手 Costco 首间分店则在1976年在美国圣地亚哥开幕,2019年落户上海,今年初在深圳开店。这类仓储式商店赚取会员费,以价廉货品回报顾客,而大量采购和批发模式出售也降低包装费等,令价钱更相宜,货品多是家庭装。

不过,对于大陆民众来说,山姆和 Costco 不属平民消费。前往山姆的路上,导游说深圳是一线城市,发展非常好,楼价虽然跌了,但买个单位也要一百万,“打工都无咁高人工”,月薪最低只是二千多,而她问过在东莞酒店打工的人,他们月入三千。“山姆啲野呢,其实佢唔平架、佢好贵嘅,不过香港朋友中意,我地大陆人好少去行,全部香港团友去,因为你香港啲野贵啊嘛。”

很快到达前海山姆,门前就有往香港的直通巴士,单程60元。导游领团友作会员登记,旁边是中国移动申请大陆号码的摊位——办会员需要有大陆电话号码,没有的,会员证就要与回乡证绑定。停车场放有山姆的兼职招募,每小时工资22.2元。

旅行团第二天的唯一景点是深圳前海的山姆超市。摄:Ryan Lai/端传媒
旅行团第二天的唯一景点是深圳前海的山姆超市。摄:Ryan Lai/端传媒

“您好,欢迎光临。”店员守著电梯前方,把顾客的超大型手推车拉出来。进去后,人被堆高至天花的货品包围,包罗万有:电子产品、金饰、零食、大小电器、衣物玩具、包装食品……走到最尽头是肉类、冰冻食品、水果蔬果。18人的团一下子便走散,但周边仍不时听到其他顾客的广东话。

有团友一早想好,要买德国某品牌电须刨,在香港卖约五百元(折合约460人民币),这里才卖399人民币,又提议记者买洗洁精、旅行毛巾,有人展示黄色包装的日式即食溏心蛋,说在 Donki (香港有分店的日本超市)不会有。

记者在山姆选了三项货品,跟香港百佳超市旗下的 FUSION 超市作售价比对,山姆的价格为香港超市货品的五成半到七成:

李施德林冰蓝漱口水1.5升两件装,售64.9元,平均21.6人民币一升;在香港亦有优惠装,包两枝一升装和一枝500毫升的不同口味漱口水,共售104.9元,平均41.96港元,约合38.78人民币一升。

滴露消毒液两升,两件装,售165元,平均41.25人民币一升;在香港1.2升孖装(送赠品洗手液),售159.9,平均66.6港元,约合61.55人民币一升

金莎朱古力42粒,售人民币123元,产地中国,平均2.93人民币一粒;香港的30粒装,售128.9元,平均4.3港元,约合3.97人民币一粒,产地意大利

山姆虽是美资超市,但货品随地域转变,前海分店的不少产品均在大陆制造或是大陆牌子,包括受港人热爱的众多食品品牌,如某某拌面,某某酸菜鱼等。

反观香港,市道冷清,甚至有舆论认为主因是消费力都北上了。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讲师阮颖娴分析,山姆正被推销成一个假日消闲的地方,又不用机票即可抵达,让大湾区显得“丰俭由人”。同时,一篮子因素吸引港人北上:中港两地的交通愈趋方便、时间成本降低,大湾区的产品和服务质素提升,追得及香港中产的要求、KOL 和传媒推波助澜等。而港币随美元升值,大陆价格更便宜。

“香港人逐渐接受到吃大陆的东西,以及用大陆的东西。”阮颖娴解释,以往港人认为大陆食品黑心,宁愿付多点钱留在香港消费,但心态已转变,一来大陆进步,二来香港人习惯了——例如香港店舖也开始售卖大陆小吃“辣条”、“麻辣素毛肚”等。“慢慢你会发现,其实香港你下面买到的东西,和上面买到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品牌。”她认为这或与大陆移民来港,令两地口味融合有关。

顾客们正在排队试食。摄:Ryan Lai/端传媒
顾客们正在排队试食。摄:Ryan Lai/端传媒

山姆食品部内,穿绿色围裙、身系黑色挂腰麦克风的店员在试食摊位,著记者即管试食新品牛肉馅酥脆饼、不买也没紧要,递过去的手来完又去。另一边的电器部,店员把按摩器架在顾客肩上,笑容满面推销。她说之前有香港人说便宜,一下子买了十多个送人。

团友展示准备购买的牛角包、麻糬波波、瑞士卷等,一盒十多件,还有两、三天便过期。她说,“但我想应该可以放多两天不发霉?”

深港同城下,港人是“现金奶牛”

回想上年7月,“港车北上”实施,香港私家车司机无须取得常规配额,可经港珠澳大桥驶至广东省,38岁的 Adrian 便开始驾车到珠海的山姆分店扫货。一两个星期北上一次,进一个星期的货量,买新鲜蔬菜、烧鸡、雪藏食品和生活日用品,每次花费约一千元。

Adrian 家住沙田,楼下的超级市场只是十分钟步程,而驾车到山姆要一小时多。但他工作忙,每次买菜都囤货,在山姆购物可用手推车把货品带到车前,不用搬抬和步行,他觉得更加方便。他平日也为便宜和新鲜特意驾车到元朗买菜,车程不是问题。他反而觉得,香港的超市人流少了,货品流转量低,而山姆多人去,就算是包装食品,也比香港的新鲜。不过,他仍在港购买少量日用品,例如是山姆没有的纸巾牌子、不可过关的生肉。

Adrian 从事银行业,月入六万。他说现时香港经济低迷,对客户投资有影响,但对他的影响不是很大。香港消费贵,加上通账,生活艰难,但他觉得还可负担。对于深圳的物价,他认为在几十年内已上涨,也贵了,“是香港不断地加价,到我们觉得有个错觉,觉得上面的东西很便宜。”

港人北上消费不是新鲜事,只是后来因香港局势和疫情转为沉寂,如今香港巿道疲弱,舆论到处寻找消失的消费力,让回暖的北上消费引起关注。

3月尾,复活节4天长假首日,北上人潮挤满港铁月台和巴士站、港珠澳大桥塞车的画面再出现。当日香港居民出境人次为70万,当中有60万人经高铁西九龙、港珠澳大桥和各口岸出境,而单计高铁西九龙和陆路口岸,4天长假累计逾150万人北上。复活节非大陆假期,同期大陆访港人次仅约29万。

阮颖娴说,从前北上不像现时方便,但在深港同城化下,香港要融入大湾区,这例如2018年港珠澳大桥落成、同年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2020年莲塘口岸营运,以及各种政策和便利措施等,港人渐渐到大湾区就业定居,两地人流、物流、资金流愈频繁。

自复常以来,港府大搞“夜缤纷”等,呼吁市民留港消费,振兴经济;同时办盛事、派优惠,吸引外地旅客。不过,零售业复苏未如预期,2023年12月零售业总销货价值按年升7.8%,逊于市场预期的12.8%。阮颖娴说,移民潮、港人转到大湾区消费、经济不景等,都打击香港零售业。

另一边厢,大陆经济虽同样受困,但据深圳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录得3460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过亿,同比增长7.8%,其中商品增长7%,餐饮收入增长15.2%。深圳市政协委员方舟向《星岛日报》表示,深圳消费增速强劲与港人北上有关。另外,据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统计,2023年港人在深圳的非现金消费总额逾85亿人民币,总消费笔数超过3500万笔。

中国大陆媒体“真故研究室”3月报导港人北上消费现象,形容香港为“现金奶牛”,指靠近福田、罗湖口岸的主要商圈附近,正涌现出“一批强烈面向港人口袋的服务业态”。

深圳前海的山姆超市。摄:Ryan Lai/端传媒
深圳前海的山姆超市。摄:Ryan Lai/端传媒

阮颖娴提出,长远而言,“深港同城化”会令两地物价和薪金逐渐趋同,而在这调节过程中,香港会面对店舖倒闭和低技术劳动力失业问题。

她解释,香港消费的需求转移至大陆,香港的店或会挨不住而倒闭,工作机会也因此北上,令香港薪金因工作供应减少而下跌,直至跟大陆同等。香港的汇率跟美元挂勾,不能自行调节物价,让需求回来。如果香港等不及大陆的价格升起,那本地的价格便要跌,生意才能做得起。

警号似乎已亮起。复活节北上热炽之际,Facebook 一个名为“全港店舖执笠结业消息关注组”(现更名为“全港店舖消息关注组”)的群组引起关注,成员飙升至三十万人。有人上传商场街道冷清、店舖倒闭的相片,又讨论为何不留港消费。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指,港人外游对餐饮业造成非常大影响,预计复活节长假日间生意额整体比平时少最少两成,而夜间生意跌穿四成,又估计3月有约200到300间食肆结业。同在三月,长达39年历史的大昌食品市场在宣布关闭全线28间店舖,零售饮食呈现一片衰败的态势。

香港财政预算案在2月前发表前,阮颖娴曾闭门见过财金官员,向他们提起价格趋同的忧虑。“但是他们好像没有想过这件事,或者他未必是很觉得是个问题。”不过,阮颖娴补充,现时香港失业率仍维持低水平,这格价的调节需时起码几年。

她说,政治上,香港想融合国家,不能停止融合;经济效益上,市民觉得物价贵,到大陆消费,政府不能阻止,“所以是没办法的”。

深圳前海的山姆超市。摄:Ryan Lai/端传媒
深圳前海的山姆超市。摄:Ryan Lai/端传媒

融合成功,但香港可能争不赢深圳。阮颖娴说,“以往一直说香港可以在融合里面找到好处,这个是想融合的说法。从来都是国家大计,是计大数,不是计你自己那条数。那你输了不关它事。”

民生需求北上,奢侈品生意落在海南免税区。阮颖娴说,香港要吸的是高消费客。他们付得起钱,得到高质素的产品,“就是有国际城市的感觉”。就像旅客去北欧、首尔,价钱昂贵却觉得OK。而香港搞盛事经济,阮颖娴说不知道如何定义盛事,但根据旅游发展局的报告,中东和印尼旅客花费至多,每位逾万元,其次是欧美,而最阔绰的是参与会议的商务客。不过,“你要‘盛”到那些人特意飞过来才叫盛事”,否则旅客本来已计划来港,只是顺便参与盛事,赚到的钱便较小。

作为香港市民,担心经济吗?Adrian 说,大陆经济不景气,所以需要吸引香港人消费,是“大家公平竞争”。不过,本地店舖倒闭、有人失业,香港经济反弹不起,这些不是他的考虑,而且他觉得这对服务性和低层业行打击较大,对银行业的他影响不大。
重视服务质素的他甚至觉得香港店舖倒闭潮是件好事,“为什么不会消费,是因为你态度差,或者是你自身的问题,一定会有更好的店铺去取代你。我支持有竞争,不是这样没有进步的社会。”

社会实验:用山姆货救香港死场

下午3时多,Korsy 下班了即从元朗出发,驾车经深圳湾大桥到前海山姆,为香港客户代购。这次订单近万元人民币,他收取10%的代购费,带回一箱箱货。

Korsy 39岁,正职工程。上年7、8月,他驾车和朋友去大陆,吃过饭后和他们到山姆,结果每人花费三千多元,买行李箱和食品。他生意头脑开动,在 Facebook 的山姆群组发帖说可帮忙代购,再开 Whatsapp 群组。热度超乎想像,群组在首星期吸纳了过千人。

Korsy为港人代购深圳山姆商品,商品堆满四架购物车。摄:Ryan Lai/端传媒
Korsy为港人代购深圳山姆商品,商品堆满四架购物车。摄:Ryan Lai/端传媒

会员在山姆购物,消费1元得到2分,积分可用来兑现消费券。Korsy 展示他储下的积分:8月两万多分,9月17万分……12月整整买了十多万货品,获得23万分。

这天订单有40样货品,每样数量不同,Korsy 说“执货”不熟手很耗时。不过他认识了一个住附近的大陆“朋友”,可以提前为他整理。

Korsy 说去山姆就像上班一样。今天,收银位置有四辆塞满的手推车等著他:糕点如忌廉蛋卷、麻糬波波,冷冻食品有猪柳蛋汉堡、“饺皇”,还有西瓜和车厘茄。

在 Korsy 看来,港人热捧山姆不只因价钱,而是山姆本身的品牌效应。在场内,他经过售99元人民币的一公斤士多啤梨,说很受港人欢迎,但这个价钱在香港也买到。不过,山姆要付会员费,比起零售品牌盒马和大润发,“可能已经是高档了”。又例如,之前有很多人下单买50元的番薯,“你自己想想贵不贵”。他说自己9成顾客是家庭主妇,很精明,但觉得好食、好用便不介意多付点钱。

Korsy指向冰箱内的某品牌芝士牛肉卷,表示这在香港难找到,上面有美国评鉴牛肉标志,虽是美国牌子,“它也很清晰,写明是在青岛制造”。他说,自通关以来,香港人对大陆制造变得不抗拒,从前“打边炉都怕地沟油,现在没有人说地沟油啦”。他说他摸索不到这转变,“可能不接受的那些人都离开了香港,那就剩下接受的人在香港,唯有这样理解啦”。

Korsy正在把商品放上自己的私家车。摄:Ryan Lai/端传媒
Korsy正在把商品放上自己的私家车。摄:Ryan Lai/端传媒

在 Facebook 搜寻山姆或 Costco 代购,有些群组成员多达一至两万。Whatsapp 群组更能按客人居住地区细分,31岁的 Leo 自上年开始全职代购,早上深夜,他忙著给那500多人的 Whatsapp 群发图:XXXX椰子鸡是“回购率最高之一”、榴梿泡芙他不吃,“但闻到好重榴梿味”。

Leo 上年生了小孩,想工作时间多点弹性,刚好看到报导说有人靠卖山姆产品开店,便首次踏足山姆,觉得价钱吸引。他初时为朋友代购,后来对外开展,最后把正职辞掉。

他没有驾车,都拖著大型行李箱和购物车进货,如果订单多,两天北上一次,农历新年前多人办新货,Leo 每天都北上。他说每件货品的代购费不同,约两成,平均十元、二十多元一件。

原本在大型超市当市场营销的 Leo 觉得,香港超市失势,一来是价钱,二来是新鲜感,“可能他们买到厌了,你在香港几十年都是买那些货”。他说,香港人现在爱吃蟹黄面、酸菜鱼,但香港超市没有,便转向代购。不过,香港超市也进口日本、韩国、台湾的产品,不够多元吗?Leo 认为,山姆的面积大,“可能一间已有香港超市的4倍的货品”,在山姆和香港买到的始终不同。

Leo 以代购作为正职,但对于 Korsy,踏足代购是为了给太太在荃湾“死场”(意指人流少和空置舖位多的商场)内的冻肉店赚人流,他们卖山姆货,在店内交收,赚信誉之余,也得到新客群。

Korsy的顾客正在分发代购山姆商品。摄:Ryan Lai/端传媒
Korsy的顾客正在分发代购山姆商品。摄:Ryan Lai/端传媒

他说,店开了5年,也在网上经营,从前一天来不到十个人,现在却有20人,九成人消费,买山姆货或店本身的产品。而山姆产品的带来收入足够让 Korsy 在同一层多租3个月租2千元的舖位,再放多点货。

他甚至想跟业主协议,只付管理费,把死场空置的舖位顶下,以山姆货拯救死场。他很乐观:“客群真的这么大。你想想,七百万人,香港有一个百分比跟你买山姆,也有很多人。你把数字化大,就很好做。”

Korsy 说,办代购的设定是“无利润”,而若算上几小时的时间成本、舖位租金和车的维修费,也是“没钱赚”。所以,店没有因此缩减冻肉生意,没有打算全部依赖山姆货。“山姆没有新的产品或者衰退,你就没有了。”现在,他会驾车北上搜罗山姆之外的货品,也很受欢迎。他试过扛500个“奈雪的茶”的限量版水杯回港,效果比花钱卖广告好:“因为已经有500个客人真的会上来,我有什么地方卖广告是有500个客人上来呢?我又想不到。”有时他又在群组预告会买 Kumo Kumo 或山姆蛋糕,最多那次买了一百个,让人来抢,像抢购 iPhone“饥饿式”消费,最后只剩下五个放过夜。

现在香港的超市开始进山姆货,Korsy 觉得“只会让超市死快点”。他说,山姆成了深圳景点,就如“去长洲要食糯米糍”,如店开在家附近,人便不会去。“为什么他要舟车劳顿找我去买?打个电话,帮我在大陆买东西回来,多过瘾。那些屋邨百佳一定有得买,但是你过了关拿回去就是不同。”他形容,这是“捉心理”:“人要复杂一点,那么容易得到,是不会有满足感。”

Korsy代购的山姆商品即日会送到香港各屋邨,顾客大多为家庭主妇。摄:Ryan Lai/端传媒
Korsy代购的山姆商品即日会送到香港各屋邨,顾客大多为家庭主妇。摄:Ryan Lai/端传媒

“大陆平啊嘛”

天黑了,一群太太待著,头随 Korsy 拐弯的车转过来,定睛在他车尾箱的货品。她们传起放到楼下的乒乓球桌上。Korsy 又去了黄埔,街坊把货品一列放在马路旁的栏杆,逐一认领。

“五包,猪肉干;一斤果仁,有;山楂棒,一袋。”

“辛辣面都买,系咪痴线架你地?未食过辛辣面咩,咪又有《农心》。”点货的街坊说道。

“黑色包装没有吗?”另一位街坊插嘴。“有呀,大陆平啊嘛。”

街坊都说,山姆是货便宜,也有人贪新鲜,代购是为了跟人分享家庭装。不过在另一头,却有港人喊中伏。 Facebook的“山姆中伏分享Group”在上年11月开群,至今有万名成员,当中有谷友说自已买到“侧堆一边”的护垫、“好Q甜”的榴连泡芙、“有5只六万”的 Hello Kitty 麻雀。又有谷友说买到了很硬的麻糬波波,最后要泡水焗热才吃到。当文职和家庭主妇的嘉露一直留意著这些心得,也小心选货,暂时没有中伏。

嘉露初时因新鲜,每次消费过千,以食品居多,也回购过新年限量版的洗衣珠,包装像炮仗,觉得很可爱。她说山姆和 Costco 是外国品牌,虽有本地生产,但也有进口货,令香港人信心大点,而在旅游的氛围下,人便冲动消费。

但后来,嘉露发现产品的量虽多,但很少转变,而且“那辆手推车实在太大型了,我每一次推双手都会很劳累”。又加上食品份量庞大,她买来的蛋糕很难吃得完。“我可能要很频密,天天都要吃它,可能要吃一个星期以上。当你同一款食品天天吃,你就没有兴趣去吃了。”最近3月去 Costco,她只花了一百元以下。

嘉露说,消费习惯是短期性,也可能是因为热潮,不肯定之后会否续会。而没了会员卡,自己可能不会这样频密北上。

记者参加的山姆团中,也有团友空手而回,说份量太大、不吸引,而其他人则提大包小包,记者最后则只买了一个小熊维尼绒毯抱枕。在罗湖解散后,有团友对记者说,经历一次也未必会再来,也不会报 Costco 团。“费事啦,”洗洁精太重,自己没有车不会买回港,她买了二十多颗麻糬波波,“食哂啲包先,我想有排了”。

(应受访者要求,嘉露和Adrian为化名)

读者评论 23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香港现在可以被称为广东省香港市了;再附赠一套党务班底,有香港市委组织部,纪律检查委员会,还有香港市委书记;从政治到经济,全方位融入大湾区。

  2. 抱歉,我没看到评论区,因为我不知道提交评论之后留言框没清空,我就会以为网络不好,没跟上评论,就多点了两下,于是就重复评论了

  3. 山姆我是没去过,Cosco也没去过,别说我是乡下人就好。
    我觉得文中的Korsy说得有道理:不接受(大陆货品)的都移民了,剩下的就是接受(融入大湾区)的那些人了。

  4. 山姆我是没去过,Cosco也没去过,别说我是乡下人就好。
    我觉得文中的Korsy说得有道理:不接受(大陆货品)的都移民了,剩下的就是接受(融入大湾区)的那些人了。

  5. 山姆我是没去过,Cosco也没去过,别说我是乡下人就好。
    我觉得文中的Korsy说得有道理:不接受(大陆货品)的都移民了,剩下的就是接受(融入大湾区)的那些人了。

  6. 山姆我是不去的,要办会员才能进去,每次我都得混进去,笑。还是盒马比较好,不用会员就能进,还开在市区比较方便,其实质量真不比山姆差。

  7. 對評論裡兩個奇葩評論,我想說:人員自由流動,只會讓香港失去原本競爭力,人口湧入但是供應不變,失業率會提升,人工到手就少,長遠來看大家賺的更少。取消匯率與美元掛鉤更是對經濟常識一無所知,中國需要外匯和交易窗口,香港是個全球化交易最好渠道。取消了你看外資不跑才怪,外匯也得損失一大半。從這兩個角度,香港不會取消境外身分,都是有一定作用在的。

  8. 其实你看看Donki 三年前刚开始扩张的时候火爆的不行 慢慢新鲜劲过去了 其他零食店看到有些产品卖得好就也从日本进货卖得更便宜 Donki的生意现在就很一般 甚至传要缩减店面了。其实山姆也是一样 图个新鲜 过一年就还好 没那么多人去了

  9. 樓下呼籲取消聯繫匯率和呼籲粵港澳人口自由流動的真的不是在開玩笑嗎?還是反串?😅😅

  10. 心理上覺得平, 加埋代購, 其實平得幾多%

  11. 香港连中低端生活服务业也,变成中国人自由港,对谁有好处呢?一个纯粹的新自由主义很难惠及普通人。就像现在国内很多工厂缺工,我们的世界工厂名号也岌岌可危,为什么不要亚非拉全面招工来中国呢,保证工资永远低廉呢?

  12. 内地的规模效益肯定选选强于香港,中央天天把粤港澳大湾区挂在嘴上,但实际上依然维持香港高度本土主义的经济模式。
    深圳超市和餐饮无论老板和员工都是全国内卷出来的幸存者,香港空有自由港之名,在雇佣员工上却是高度本土主义的,只能说比澳门强一些。尽管香港有一些允许自由国际化投资的优势,但是它本土本城的人力资源是主流。
    什么时候香港从一个徒有自由港之名的“贸易保护主义大本营”转变为一个对全体中国劳动力(而不仅仅是资本家)而言名实相符的“中国人自由港”,那么香港的商超和餐饮在服务业和人员素质上肯定会跟上深圳水平。而香港独有的国际化优势,又会让它有自己的特色。
    无论是出于防止境外思想渗透,还是出于保护本土就业,中央和香港似乎都没有走出允许粤港澳人口自由流动的最后一步。在这个大陆人去新马泰都已经免签的时代,禁锢人员自由流动的所谓一国两制越来越不合时宜,它只能导致香港慢性死亡。

  13. 联系汇率制该变了。。在与大陆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下还紧跟美国货币政策,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14. 這題材不值得做吧。

  15. 相比港人去内地餐饮消费,也许淘宝集运对基层小生意的影响会更大吧?毕竟本地基层还是要每天开工在本地用餐,猜测餐饮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中端?

  16. 香港人北上购物规模增加,对于香港本土的零售业应该有影响吧,希望能看到这方面的统计数据

  17. 其實北上這件事一直都存在,向來都是北上多於南下。只要回鄉證沒有過期就能無限制北上,除了玩樂還有探親工作,但南下有次數有期限大多數是短期逗留的遊客。只不過是在復常之後經濟復甦並沒有像大家想像那樣好,沒那麼多人熱衷南下,但是北上愈演愈烈,所以這件事才被拿出來說了。
    我個人的體會和觀察是,有消費力的人也會開始追求性價比精打細算,並且排斥在港消費這件事。至於為什麽排斥在港消費,其實執笠群組的輿論取向都能略見一二。舖租很貴,但用餐環境又不見得有多好;人工很貴還有加一,但服務態度是沒有的。再加上兩廣地區一直以來的水魚文化,繼續留港消費難免會有被當成水魚的感覺,自然就會開始排斥。
    此外,香港作為境外地區,無論內地的供應鏈成本打到多低多完善,都不得不在關口被斬斷,最後一公里的成本就會變得無比昂貴,散客網購內地生鮮目前還是不可能的,早年間有淘寶到港經驗的人應該都深有體會。
    之前有看過一篇寫內地大型超市倒閉潮的文章,裡面有提過這些大型超市多在90-00年代進駐,以低價簽了超長租約甚至舖位已經被買斷,所以才能以比較低廉的價格在黃金地段撐這麼久(當然這些巨型商超對拉動人流也功不可沒)。近些年這些商超的租約陸續到期,而且網購也覆蓋到了生鮮品類,撤店也就順理成章了。現在新出現的現象應該是城市郊區新建大型超市然後提供app下單當天同城送貨。

  18. 香港人真会厌倦本地超市?我第一次去Donki,就像到日本,对香港groceries的多样赞叹不已

  19. 深圳山姆”99元人民币的一公斤士多啤梨”,贵到离谱了。港人消费降级但还是很高档次,怪不得深圳要抢这些顾客。

  20. 「記者在山姆選了三項貨品,跟香港百佳超市旗下的 FUSION 超市作售價比對,山姆的價格為香港超市貨品的五成半到七成:」
    這一段其實整個表格會清晰好多。另外唔知有無研究熟悉相關供應鏈的人分析一下裏面的成本構成(我見網上有飲食業界人士粗略分析過飲食業的成本構成,包括地租,人力成本之類🤔)

    1. 謝謝你的意見!

  21. 大潤發是台灣品牌,文中那樣寫會讓人誤會。

    1. 謝謝提醒,已經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