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深度

计生时代的隐匿童年:在“黑户”阴影中成长的一代,重新定义亲人

如今,想到“family”这个词,TA第一个想到的是朋友。未来,TA想要建立的家庭,也是与朋友们一起的,酷儿式的家庭。

2004年8月24日,当台风艾利逼近上海时,一名女士和她的孩子在多云的天空沿著外滩漫步。摄:China Photos/Reuters/达志影像

2004年8月24日,当台风艾利逼近上海时,一名女士和她的孩子在多云的天空沿著外滩漫步。摄:China Photos/Reuters/达志影像

特约撰稿人 包包

刊登于 2023-11-06

#黑户#户口#超生罚款#童年#原生家庭#计划生育

【编者按】19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只生一个”,自1982年确认为基本国策并写入宪法。在计生时代出生的80后、90后甚至00后如今多已成年。为躲避计生执法与超生罚款,他们中不少人的童年活在“黑户”或“黑女”的羞辱中。也因为这段“被边缘化”的经历,成长过程中,他们更早开始思考政策与人的关系,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并重新定义父母与家庭。

被藏起来的孩子

那个张小灵叫做“婶婶”的人,其实是她的妈妈。

1994年,张小灵出生于广东潮汕地区的一个小镇,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一出生就被打上了“非法超生”的标签。小镇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人情网络丰富而复杂。至今,人们依然保留着不打招呼就串门拜访的习惯。

张小灵出生时,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仍在严格执行。严厉的计生执法和高额的超生罚款,影响了两三代人的童年,张小灵家也不例外。为了躲避计划生育检查,家人不得不千方百计隐藏她的存在。

年幼的时候,只要门铃响起,家人就会立刻把她藏进卧室,等客人走了才放她出来。张小灵经常被要求待在家里,不要外出被人发现。妈妈只敢在夜晚带她出去散步,选择那些没什么人经过的路线,跟着月亮走,只有一团蚊子跟在后脑勺。

每次出门前,妈妈都要反复向她强调,在外一定要叫她“婶婶”,如果被问起爸爸是谁,就说乡下叔叔的名字。

如果遇上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上门检查,她就会被送往舅妈家住一段时间。她的户口也挂在了舅妈那里,她俩单独一个户口本,在关系那一栏,写着“其他”。

初中以前,她没有和家人的合照。小时候,张小灵经常做噩梦,梦到自己和妈妈、还有哥哥坐在一个辆三轮车的后座上,妈妈要去很远的地方把她丢掉。

2016年10月28日,中国北京的阿依大学,妇女在浴缸里抱著塑胶婴儿,参加培训成为合格保姆的课程。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2016年10月28日,中国北京的阿依大学,妇女在浴缸里抱著塑胶婴儿,参加培训成为合格保姆的课程。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张小灵的哥哥姐姐都有着很特别的名字,唯独她的名字,一个“小”字加一个平常的字眼,全国重名的可以找出很多,她觉得这是父亲对自己不够重视的体现。初中时她和家人聊起过改名的可能性,姐姐和妈妈都热情地参与,帮她一起翻字典,找到几个不错的备选后,张小灵去找父亲商量。父亲一脸严肃,说,名字可是一辈子的事情,你可要想好了。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