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深度人类世

远方的森林,注水的碳,以及起飞的气候生意|人类世

因为“碳抵销”,森林保住了,村民拿到分红,企业也完成了净零承诺。看上去是三赢,但故事真有如此完美?

2012年6月8日,巴西,工人们陆续将一袋袋的木材运送到卡车上。摄:Mario Tama/Getty Images

2012年6月8日,巴西,工人们陆续将一袋袋的木材运送到卡车上。摄:Mario Tama/Getty Images

特约撰稿人 松亚

刊登于 2023-06-22

#人类世#减碳承诺

在长久以来试图与自然共存后,人类活动撼动了大自然的过程,从早期的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的爆发,再到现代的全球化和信息时代,每个时代都对地球造成了独特且深远的影响。有学者给了这个地质年代一个极富争议的称号:“人类世”。人类作为相对年轻的物种主导了环境变化,但即便有些人认为人类与别不同,我们从来没有脱离过我们的“物种起源”;自然的故事,仍然是人的故事。在端的新栏目里,“人类世”是一个观察﹑评论﹑报道的视角,在面对海平面上升﹑物种大规模灭绝,气候变化危机的21世纪,我们在这里重新思考我们与地球和其他物种的关系,以及未来的千万种可能。请按此订阅“人类世”栏目。

这篇文章阐述一门新兴的“气候生意”:“碳抵销”。这门生意的愿景很美好:像森林这样的天然碳汇吸收的每吨二氧化碳,都可以转化为等量的“碳信用”,供应给想要抵销自身碳排的公司。森林似乎保住了,这些公司也完成了对消费者的“净零”承诺,但实际操作却远远不如说的那么美好。也推荐阅读我们昨天刊出的,关于中国农村碳抵销生意的深度报道:《生态变“钱”:当碳汇仲介来敲门,你会卖空气吗?

2010年,在连接津巴布韦与赞比亚的界湖卡里巴湖(Kariba)的南侧,一群从欧洲远道而来的技术专家正在附近忙碌著。卡里巴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之一,在赞比西河流域筑坝后形成。1958年,水库首次蓄满水,逐渐成为本地的重要水源。水库周边密布著郁郁葱葱的树林,让这里成为津巴布韦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栖息著众多野生动物。

外来者们此行的目的正是这片森林。他们马不停蹄地穿行在参天大树间,走访本地社区,向居民了解雨林保护的情况。当时,津巴布韦国内的通货膨胀正在不断恶化,纸币大量贬值,旅客只需要花约1.5英镑即可购买一张面值高达一百万亿的本地纸币。临走前,一位团队成员也购买了一万亿津巴布韦元,作为此行的纪念物。

关于这趟发生在13年前的旅程的记录来自碳金融公司South Pole。这是一家年轻的瑞士公司,主要为彼时刚冉冉升起的气候金融市场开发环境资产。当时,项目团队首次到访卡里巴,想要了解当地面临哪些毁林威胁。经济危机之下,在民生凋敝的津巴布韦乡间,村民们只能通过砍树获得收入。但在这家公司看来,森林的存在本身也可以换来金钱。

这样的逻辑要追溯到国际气候谈判。在1997年的联合国第三次缔约方大会达成《京都议定书》后,国际上出现了围绕碳的国际转让机制,允许发达国家以资金援助的形式在发展中国家的领土上实施具有“减排效应”的专案,从而抵消前者的自身减排义务。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