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深度人類世

遠方的森林,注水的碳,以及起飛的氣候生意|人類世

因為「碳抵銷」,森林保住了,村民拿到分紅,企業也完成了淨零承諾。看上去是三贏,但故事真有如此完美?

2012年6月8日,巴西,工人們陸續將一袋袋的木材運送到卡車上。攝:Mario Tama/Getty Images

2012年6月8日,巴西,工人們陸續將一袋袋的木材運送到卡車上。攝:Mario Tama/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松亞

刊登於 2023-06-22

#人類世#減碳承諾

在長久以來試圖與自然共存後,人類活動撼動了大自然的過程,從早期的農業革命到工業革命的爆發,再到現代的全球化和信息時代,每個時代都對地球造成了獨特且深遠的影響。有學者給了這個地質年代一個極富爭議的稱號:「人類世」。人類作為相對年輕的物種主導了環境變化,但即便有些人認為人類與別不同,我們從來沒有脫離過我們的「物種起源」;自然的故事,仍然是人的故事。在端的新欄目裡,「人類世」是一個觀察﹑評論﹑報道的視角,在面對海平面上升﹑物種大規模滅絕,氣候變化危機的21世紀,我們在這裡重新思考我們與地球和其他物種的關係,以及未來的千萬種可能。請按此訂閱「人類世」欄目。

這篇文章闡述一門新興的「氣候生意」:「碳抵銷」。這門生意的願景很美好:像森林這樣的天然碳匯吸收的每噸二氧化碳,都可以轉化為等量的「碳信用」,供應給想要抵銷自身碳排的公司。森林似乎保住了,這些公司也完成了對消費者的「淨零」承諾,但實際操作卻遠遠不如說的那麼美好。也推薦閱讀我們昨天刊出的,關於中國農村碳抵銷生意的深度報道:《生態變「錢」:當碳匯仲介來敲門,你會賣空氣嗎?

2010年,在連接津巴布韋與贊比亞的界湖卡里巴湖(Kariba)的南側,一群從歐洲遠道而來的技術專家正在附近忙碌著。卡里巴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之一,在贊比西河流域築壩後形成。1958年,水庫首次蓄滿水,逐漸成為本地的重要水源。水庫周邊密佈著鬱鬱蔥蔥的樹林,讓這裡成為津巴布韋重要的生態保護區,棲息著眾多野生動物。

外來者們此行的目的正是這片森林。他們馬不停蹄地穿行在參天大樹間,走訪本地社區,向居民瞭解雨林保護的情況。當時,津巴布韋國內的通貨膨脹正在不斷惡化,紙幣大量貶值,旅客只需要花約1.5英鎊即可購買一張面值高達一百萬億的本地紙幣。臨走前,一位團隊成員也購買了一萬億津巴布韋元,作為此行的紀念物。

關於這趟發生在13年前的旅程的記錄來自碳金融公司South Pole。這是一家年輕的瑞士公司,主要為彼時剛冉冉升起的氣候金融市場開發環境資產。當時,項目團隊首次到訪卡里巴,想要瞭解當地面臨哪些毀林威脅。經濟危機之下,在民生凋敝的津巴布韋鄉間,村民們只能通過砍樹獲得收入。但在這家公司看來,森林的存在本身也可以換來金錢。

這樣的邏輯要追溯到國際氣候談判。在1997年的聯合國第三次締約方大會達成《京都議定書》後,國際上出現了圍繞碳的國際轉讓機制,允許發達國家以資金援助的形式在發展中國家的領土上實施具有「減排效應」的專案,從而抵消前者的自身減排義務。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