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国际女人没有国家?深度

专访热田敬子:从战争性暴力到性产业,我用交叉视角认识东亚、国家与女性

如果人们只关注国家历史,不关注女性个人历史,那若战争再发生,性暴力也可能重演。

2007年3月6日,日本大学生在观看慰安妇的肖像照片。摄:Ahn Young-joon/AP/达志影像

2007年3月6日,日本大学生在观看慰安妇的肖像照片。摄:Ahn Young-joon/AP/达志影像

端传媒记者符雨欣 发自东京

刊登于 2023-06-20

#女人没有国家?

华语区颇有热度的上野千鹤子,曾经是热田敬子的指导教授,两人一度是好友,为日本的女权论述和女性运动出力。不过二人现在没有了联系。敬子说,裂痕主要体现在她们对日军性暴力受害者的观点差异上。

自1991年第一位日军性暴力受害者、来自韩国的金学顺向国际作证以来,“讨回公道运动”已历超过30年。整个太平洋地区的受害者,二战时还是荳蔻年华(13、14岁),首次现身时年逾六十,如今已近百。3月21日,菲律宾一名受害人离世,在世者剩约20位;5月3日,韩国一名受害人离世,在世者仅剩9位;5月22日,台湾最后一位受害人离世;中国今年暂未有离世者,幸存者12人。跨国战争性暴力受害者中,不被知晓名字的人数以几十万计。

她们从来没有得到日本在国家层面的道歉。

热田敬子是毕业于东京大学本科、早稻田大学硕博的八十后社会学学者,受第三、第四波女性主义思潮影响,主张用交叉视角看待性别、阶级、民族国家等问题。为研究东亚的“慰安妇”受害者,她最早在中国的山西、海南、上海等地做田野,也去过韩、台,与老人阿嬷们感情深厚。历史以外,她也留心时下各国女权运动的进展,2022年付梓新书《ハッシュタグだけじゃ始まらない:东アジアのフェミニズム・ムーブメント》(不仅仅是标签:东亚的女权运动),汇编了中、韩、台、港四地研究者的观察。

如今,国际社会多从迫害人权的性奴隶角度审视“慰安妇”问题,有的放在“用以解决男性性欲”的框架下,而上野千鹤子和热田敬子都认为,应该承认这是在战争中被国家用以管束军队的一种制度化手段。二者的观点差异,在于敬子认为后者只用性别视角看待日军性暴力,而这样的视角会将所有女性、例如日本女性和其他国家女性的经验混为一谈。

上野千鹤子主张“性暴力连续体”,意思是日常生活中的性骚扰到战争性暴力都在一个层面上,敬子反驳这样的视角,指即便同为女性,女性之间也存在如殖民者、高阶层者、爱国者向被殖民者、低阶层者、非本国者的压迫,不仅日本中产女性不能“代言”本国的草根女性,日本女性也和其他国家的女性不一样:“如果我们日本的女权主义者说,(日本女性)和日军性暴力受害者的经验在同一条线上,我们就会忽略殖民、战争和战后(战争的三个阶段)处理中,日本女性一直站在加害者的位置的问题。”

敬子说,自己的视角起初和上野千鹤子一样,但田野研究的经验让她思考,只用性别视角,会看错问题。她觉得这个议题上的交叉性特别明显,“见过日军性暴力受害者、看了她们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慢慢明白她们的受害经验跟战后经历、种族歧视、阶级歧视、性别歧视、后殖民情况、城市和农村的差异都有关联。”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