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2022《睡魔》末世启示:混沌、离乱、创伤中,当我们开始说故事

当时代之恶汹汹而降,我们真的需要去在萤幕上观看另一场浩劫吗?

《如果我们的世界消失了》(Station Eleven)中,Kirsten 一直珍视、保存二十年的《Station Eleven》漫画复本。

《如果我们的世界消失了》(Station Eleven)中,Kirsten 一直珍视、保存二十年的《Station Eleven》漫画复本。图:Ian Watson/HBO Max

特约撰稿人 周澄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22-12-29

#睡魔#Netflix

还记得今年夏天由《睡魔》(The Sandman)搅起的影视热浪吗?于今年8月首播的这套Netflix剧集,上线后即以其暗黑奇幻风格与现代神话色彩大受欢迎,曾连续四周荣踞全球十大收视排行榜之列。不久前上月又终于宣布续订第二季。

该原著漫画系列是在1989 年首度面世,创造了融汇古今神话与文学传统的现代奇幻世界,也在1991年的“世界奇幻奖”(World Fantasy Award)成为首部赢得散文体小说奖项的漫画。Netflix的这套剧集,是漫画首次影视改编,原著作者尼尔·盖曼(Neil Gaiman)亲自参与改编及执行制片。

疫情时代人人追看剧集,《睡魔》作为跨界文化作品,巧借古典戏剧传统为主题,其中意趣与境界令人想起也曾在疫情中制造了热度的另一套剧集:HBO去年底首播的《如果我们的世界消失了》(Station Eleven)。我们就在这里比较一下这两套都是在混沌与创伤中重建价值、重寻希望之可能的作品,看看停摆与混沌中,人心与故事的连结可有新启示?

2022 年是疫情后复苏之年,不过世局没有真的变好,无论是乌克兰战火,还是未见曙光的气候危机,都似在儆示现代文明之大限。然而攀过最难的山没有必然更美好的风景,大概也有其启发之处,让我们更深思,在乱世,说故事何所为。

疫情日子里,我们爱故事

让我们从疫情与故事的关系讲起。犹记得疫情高峰期人人居家禁足之时,网上有一个广传的帖文说:“请记住你在一切停顿的黑暗日子里,如何求助于艺术家们。”

疫情三年,追看影视剧集成为了大众解闷良方,媒体刊出推荐清单,助长商业串流平台的主流化。足不出户追剧不一定就是逃避现实的孤立活动,网上粉丝社群的互动也可以凝聚人心。欧美封城时,曾有英国国宝科幻剧《Doctor Who》影迷发起连场网上重温,编导和主演想法制作新短片,为部份单元故事与人物延伸小篇章,在观众的想像宇宙中继续活下去。

说故事是人类的集体生存本能,也是最古老悠长的艺术。《The Storytelling Animal: How Stories Make Us Human》一书作者Jonathan Gottschall干脆将人类称作“Homo fictus”,说我们毕生尽皆“永无乡”之想像国度的子民。大概正因洪水、疾病与死亡可怖,古人方有为星宿命名的欲望。今天各式各样文字与影像唾手可得,洞穴壁画和篝火旁说书早成封尘历史,但人类仍借故事想像神明与生者的对立、人世的自然定律与不可知,秉烛渡过混沌失序的长夜。

《如果我们的世界消失了》剧照。
《如果我们的世界消失了》剧照。图:Parrish Lewis/HBO Max

2022 年是疫情后的复苏之年,不过世局没有真的变好,无论是乌克兰战火,还是未见曙光的气候危机,都似在儆示现代文明的大限。然而体认到已逝的无法重寻,攀过最难的山没有必然更美好的风景,大概也有它的启发之处,让我们更深思在乱世说故事何所为。

说故事是人类的集体生存本能,也是最古老悠长的艺术。若说《如果我们的世界消失了》肯定了说故事的价值,《睡魔》思考的就是说故事的代价。两部同年问世的剧集虽然类型不一,却都藉主角的迷失与寻索,怀想乱离中的传续与希望。

在后疫情废墟上做艺术

2015 年,我在英国准备期终论文的夏天读了当时刚面世的、加拿大女作家艾蜜莉‧孟德尔(Emily St. John Mandel)的小说《Station Eleven》。这末世异托邦故事以演员之死开场,写影星 Arthur Leander 在演出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时猝死舞台;同晚,台下现实世界亦随之崩坍,传染速度与致命率极高的新型流感蔓延全球,仅剩 1% 人口幸免。

二十年后,当晚同台演出的女孩 Kirsten 随一个流浪剧团巡回北美各地,在现代文明的废墟上表演莎剧与古典音乐,既娱乐大众,也传承旧世界的文化遗产。但作者的世界观没有怎么曲高和寡,剧团马车上的格言“Survival is insufficient”就来自美国科幻经典《Star Trek》。

小说借由非线性的叙事逐渐交代 Arthur 第一任前妻 Miranda ——也是 Kirsten 珍视的同名漫画复本的无名作者——如何在大洋彼端孤身死于疫情,及其第二任妻子 Elizabeth 与独子 Tyler 幸存之后的下落;读者随 Kirsten 路上的历险,意外卷入一个拐掠儿童的邪教谜团;漫画故事既有点题之义,也成为她后来获悉真相的情节线索。

小说穿插 Arthur 故友 Clark 在偏远机场重建小社区、当晚为 Arthur 急救的 Jeevan 辗转成为乡村大夫,交织命运的牵系与离散。小说立意想像艺术与文化记忆在末世中的无用之用,铭刻文艺创作超越时间之限、流传后世的力量,荣膺英国最负盛名的科幻小说奖项克拉克奖(Arthur C. Clarke Award),改编事在必然。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