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台湾九合一选举台湾深度

反正再等两年就好?迟到的公民权,不被信任的台湾青年世代

“不断把孩子幼体化,那他们就永远不会长大。”

2022年10月25日,台北,“18岁公民权”路口街讲。

2022年10月25日,台北,“18岁公民权”路口街讲。摄:唐佐欣/端传媒

端传媒记者 王怡蓁 发自台北

刊登于 2022-11-22

#18岁公民权#2022台湾地方选举

【编者按】11月26日将登场的台湾九合一选举,同日合并有18岁公民权修宪案,18岁公民权,是将选举权门槛从20岁下修至18岁,让18岁以上的公民可以投票给候选人,亦可参与修宪复决;如通过,台湾将新增约41万余人的青年选民。

然而,要通过本次修宪公投需要获得高达962万张同意票,远比2020年总统大选在74.9%的投票率下,蔡英文获得史上最高的817万票还要高。除了高门槛,社会对18岁的公民权态度不一,“大人”认为青年不成熟、青年则感到自己不被信任,端传媒将以三篇系列报导,分别就学生、教师与倡议团体的角色,与读者一同认识,“这迟到的两年”如何影响台湾民主的未来?

2015年,张育萌还在就读高中三年级,那天中午,摆放在教室里的电视萤幕上不像往常播著NBA赛事,同学将频道转到公视,收看立法院修宪委员会讨论18岁公民权案。那年,18岁公民权已具社会高度共识,朝野也未有太多反对意见,不过,国民党当时另想将“不在籍投票”一并纳入修宪,历经13小时的协商后,最终18岁公民权与其他修宪案一起胎死腹中。

原先张育萌漫不经心地看著电视,心想“会过吧”,不料最终却以破局收场。

之后,有些学生跑到立院外头,贴上“历史罪人”布条表达不满。原先谈不上特别关注公民权的张育萌,却因为该案未通过转而积极投入,进而成为倡议18岁公民权的主要参与者,2018年,他还创立了由学生组成的倡议组织“台湾青年民主协会”(下称青民协),为学生权益发声。

时间来到距离选举倒数一周,一群没有投票权的年轻学生聚集在立法院外头。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