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深度

美国中期大选前瞻之五:浅谈选举民调-为何大众对民调机构出现“信心危机”?

所谓民调不可信,有可能只是因为确认误差。

2022年11月4日,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大楼被薄雾遮盖。

2022年11月4日,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大楼被薄雾遮盖。摄:Samuel Corum/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陳嘉銘 發自加拿大

刊登于 2022-11-04

#2022美国中期选举

【编者按】美国2022年度中期选举将于11月8日举行,届时将有35个参议员﹑435个众议员和36个州长席位面临改选。这是拜登上任以来最重大的一次考验,同时也将对美国下一阶段内政外交政策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端传媒将在10月至11月初刊登“中期选举前瞻”系列,试图为读者整理两党在各州的具体选情﹑民调走向﹑亲台议员选情等。这篇为前瞻系列的第五篇,将分析自2016年起就困扰了不少民调研究学人的问题-民调还可信吗?。

(陈嘉铭,选举研究学者。)

2016年对从事选举研究的学者来说,是难以忘却的一年。这一年先有英国的脱欧公投,后有美国的总统大选。这两场选举震荡(electoral shocks)自然为学院带来不少研究契机。前几年,研究生单是分析脱欧或特朗普胜出后的余波,就足以交毕业论文。但伴随这两场选举震荡而来的,不仅仅是研究契机,还包括对民调机构的“信心危机”。不少有威望的民调机构在预测这两场改写历史的选举时出现滑铁卢,对结果的预测完全错诀。在往后的日子,不少人都质疑选举的民调预测,甚至嗤之以鼻。即使来到2022年的美国中期选举,这些争议仍未结束。本文希望拆解一些关于民调的迷思,与及浅介民调研究的最新发展。

选举结果越来越难测?

自英国脱欧公投及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围绕学界及民间的一大疑惑,无可否定是“民调误差有否上升?”要回答这疑问,就不得不提2018年在《自然人类行为(Nature Human Behaviour)》刊登的文章〈不同时间和地方的选举投票误差〉。文章作者Will Jennings及Christopher Wlezien皆是选举研究泰斗。他们首先阐述民调误差的几个可能,诸如网上民调 (online polling) 的兴起、民调回应率下降、传统社会结构难再规范选民投票意向等等。以上种种原因,皆令坊间认为民调误差有上升的可能。

但事实是否如此?为回答这个问题,他们收集了1942年至2017年四十五个国家的选举民调,总共有三万多个样本。他们用了好几种计算民调误差的方法,其中之一是计算选举结果跟民调的“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他们的发现跟坊间的理解恰好相反:民调跟选举结果的绝对误差,在过去六七十年并没有上升趋势。另一种计算误差方法,则聚焦在竞选期间到投票日的绝对误差,分析竞选期的绝对误差在过去几十年有否显著上升。然而,作者的答案亦是否定的。他们只发现总统制的绝对误差比国会制大,但这差距亦随著竞选期收窄。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