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深度

台湾身分证、居留证上的个资太多?他们想要隐私,更想拥有选择权

“不是每个人都想父母名字、婚姻状况被揭露,每个人对于幸福美满的定义不同。”

端传媒记者王怡蓁 实习记者 郑敏婷、尹宝盈、吴冠伶 发自台北

刊登于 2022-10-03

#资安问题#个资外泄#身分证改革运动#隐私

阿静走进台北市移民署办公室,向柜台职员提供申请编号,随即收到一张浅蓝色卡片——居留证上,除基本的姓名、性别、出生地、出生日期、统一证号外,还列出配偶名字、在台地址。

阿静有点不安,轻声跟旁边的丈夫说,“这不是我的个人证件吗?怎么有你的名字?还有地址?”丈夫皱一皱眉,香港的身份证,并没有这两项个资。阿静向来在意个资暴露,高中时,有商店职员拿到她的电话号码,随后两个月,一直对她作讯息及电话骚扰,她至今仍心有余悸。

晚上,阿静跟台湾朋友兰兰吃饭,庆祝在台展开新生活。阿静告诉兰兰,居留证额外个资让她疑惑和不安,“这是否只是我恐惧太大?”她也纠结着,或许是自己未充份了解额外个资的用途和背后的原因。

兰兰也掏出她的台湾国民身分证——上面不止有配偶名字和户籍地址,还有父母名字。“不止是妳这样的外国人,连我是国民,也奇怪身份证为何列出爸妈资料。”

早前,有新人到兰兰任职的公司求职,须登记身分证,同事一看,在旁叫嚷︰“原来妳爸爸是XXX(一个名人)!他女儿要来我们公司工作!”有一两个同事也跑过去,七嘴八舌道︰“妳爸那么有钱,妳何须工作?”这让新人好尴尬——她觉得,她的工作能力跟父母背景无关。

“我们从小到大就这样,好像挺习惯......”直到步入职场,兰兰才觉得身分证个资太多是一个问题,“可能我结婚后,转换工作,主管考虑是否聘用我时,也会考虑我是已婚女性。”

阿静也在想,未来在台寻找工作时,或会遇到相同情况。“会不会变成大家以为旁人八卦而已,没想到跟隐私有关?”这个讨论未有下文,她们觉得暂时没法改变现况,证件先放回钱包之中。

在台湾,无论是选举投票、考试、取件,或是办理银行业务等大小事,都需要用上这张小小的卡片。台湾律师陈宏奇,正正对这个由个资引发的隐私问题感不平,最近进行一场公民行动——于法院提出诉讼,要求移除身份证上除姓名外的个人资料,和其他家庭成员资料。

为删除身分证栏位提诉并胜诉,史无前例

2021年1月,陈宏奇向台北市文山区户政事务所申请换发国民身分证,要求卡面不含相片、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户籍地址、父母姓名、配偶姓名、役别(根据兵役法规定,中华民国男子依法皆有服兵役之义务,并在国民身分证上注记不同的兵役名称,例如常备军官、预备军官、国民兵、替代役、免疫等)等多项资料,遭户政人员拒绝。他随后向台北市政府诉愿,但遭否准,于是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出诉讼。

陈宏奇主张,人民的资讯隐私权和不表意自由权(属言论自由范畴,即消极的不表达意见)受宪法保障,因此他有权增删身分证上任何重要的个人隐私资讯。不过,《户籍法》授权内政部订定身分证的详细规格,根据现有法规,户政事务所无法配合陈宏奇要求。

法院于2022年6月宣布陈宏奇胜诉,但仅通过他的部分请求——除了父、母、配偶姓名及役别可删除外,其余资讯仍须保留。

为删除身分证栏位而提起行政诉讼还胜诉,在台湾史无前例。

案件胜诉引来台湾媒体报导,但内容鲜少考究陈宏奇的动机。端传媒邀约他受访的隔天,他便答应。35岁的陈宏奇担任律师10年,谈及诉讼过程以及法律意见,他应答时快速、立场坚定。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