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深度

幸存的旧书店:活着,并且被看到

在旧书店主的世界里,“走红”被默认为一种重要的生存方式。他们需要这种流量和流量背后可能带来的转化。

苏州艺都地下旧书市场。

苏州艺都地下旧书市场。攝:程舟

特约撰稿人 程舟 发自新加坡

刊登于 2022-09-28

#实体书店#二手书店#电商#文化审查

“当火车开出车站时,她坐在那里,羞愧地低下头,因为她生活了将近十年之久的小镇并不需要一家书店。”英国作家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在小说《书店》中写下一个失落的故事,而我们要从一个幸存的故事讲起。

2022年8月6日,上海复旦旧书店“复活”,距2021年12月13日正式闭店,已经过去236天。

新店保持老店二层阁楼的格局,运营的模式基本一切如旧。这是读者最为熟悉的风格,也是念旧的张强想完整移植过来的“根”。不同之处,新店的空间扩大到120多平方米,差不多是老店的两倍。张强一直想做的展示区也终于在新店实现,占地将近30平方米的展示柜中摆放着1949年10月的老报纸,铅印的、木刻的古籍等,设想的实现让张强有点激动。

但真正开业那一刻,他心中剩下的更多是平静,他想“这个书店应该开得起来。”

实体书店的存活,有时仿佛在那把悬而未落的剑下行走。写作这篇文章过程中,我们还在不断听说书店闭店或短暂告别的消息。旧书店,多少有别于独立书店的一种特殊存在,这样的特殊能否让他们成为浪潮下的幸存者,不得而知。我们找到几家旧书店,他们开在不同城市,店主处于不同年龄阶段,开旧书店的经历时而相近、时而完全不同。他们在讲述,一家旧书店如何活下来,或者,为何消亡。

2013年09月20日,北京潘家园,卖书的摊档。
2013年09月20日,北京潘家园,卖书的摊档。摄:Jeffrey Greenberg/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废弃之物,珍稀之物

每到一个陌生城市,Chris都会到当地旧书店、旧书摊逛逛。这位80后设计师是山东济南人,打小就会在周末骑着自行车到英雄山旧货市场淘旧书。他基本只关注八十年代及之前的旧书,喜好手工册子、美术字还有老地图。对他来说,这像融入生活的背景音,“就是喜欢,很难说出来为什么。”

初到上海,张强是为了找工作,但过程并不顺利,他从亲戚手中借来1000元,最后只剩下40元不到,山穷水尽时他冒出一个想法。从小喜欢看书的他,曾在复旦大学看到有学生把书当作废纸处理,可惜之下,他常常买下这些书自己看。“这个书我喜欢看,应该也有其他人会喜欢吧。”这个念头驱使他用仅剩的钱,以两元钱一公斤的价格收了一批书,开始摆摊卖书。那是1999年。

同样因为“惜书”进入行业的还有夏元,她的旧书摊现在开在江苏苏州艺都古玩花鸟市场的地下一层。她最初来到苏州做的其实是服装生意。一次外出,她的爱人偶然看到路边有人卖书到回收站,这些书在回收后会被直接撕碎打成纸板。同样因为可惜,他们把这些书买回来,自己摆摊卖,一干十几年。

“旧书”没有清晰的定义,出现在旧书店中的书籍既有二手书也有库存新品,年代的分类也并不明确,古籍、民国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去年出版的书籍混杂其间。旧书的来源多种多样,大体分以下几个渠道:上门收书,家中由于老人去世或者对藏书进行整理和精简而出售一部分书籍,这是非常主要、常规的途径;废品回收站,也是个体家中处理的书籍;图书馆或者出版社放出一部分库存;上游旧书摊批发。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