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倪匡宇宙中的香港流行前史:曾经今夜不设防,而今处处都设防

这些言论成为今日小粉红们对他批判的理据。但要了解倪匡,其恐慌与明志,岂能碎片化地只凭几个金句就做判断?

2013年7月4日,著名科幻作家倪匡的旧照片和手稿在香港书展上展出。

2013年7月4日,著名科幻作家倪匡的旧照片和手稿在香港书展上展出。摄:Nora Tam/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特约撰稿人 李照兴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22-07-06

#倪匡#香港文化

1957年。22岁刚抵香港的倪匡,因为尝到一口叉烧饭而落泪。用今天的潮语,那些年,他是成功润(run)走的先驱,“润”了出来的幸运儿。以至后来他回忆起,一生最重要的决定,是选择到香港,其他的事,成功与否皆不足挂齿。那似乎说出了今天不分地域,大陆、香港都铺天盖地怀念倪匡的不同原因:

对今天内地仍被围困的人而言,那是一段那怕是偷渡、都至少保存着一点自由意志坚持与行动自由的日子;对香港人而言,倪匡是那曾经拥有过的、不受束缚的创作向上年代的最佳见证人,与成就者。

初到的香港

说的是“南来”,无论是学术大师、报馆编辑、影圈财伐、打工营役,香港作为那往南逃逸的临海终站,仿佛一切从那块色变大地中流徙而来的,都是往南。

那年,不仅这小伙子,那时,各式各样的年青人基于各种原因,聚到香港,青春力爆发。有些像倪匡一样同是逃难而来,有些是先辈已在此久留,有些此前则穿梭于省港两地。经历先前近十年的动荡,至到彼时,香港竟然成为了那个最为安稳及保有最后温饱的地方,虽然大家都不清楚,会在此留多久,长远要做些什么。工厂姑娘在厂房车间,边埋头流水线,边集体收听着电台传来的点唱节目。劳动阶层每天最期待的娱乐,不过是确保下午就能买到当天出版的晚报,内有全城追看的连载小说及各式专栏。更富上进心的,或想结交对象的,纷纷报读夜校,很多是为了学英文。

当年,第一个有线电视频道丽的呼声才刚刚启播,看电视不是家常便饭。除了平宜的报纸供消遣,间或会到电影院,其时香港影市异常蓬勃,同年的名作有《情场如战场》、《曼波女郎》、《四千金》、《璇宫艳史》。也是这一年,邵逸夫洞悉了这机会,正式把邵氏兄弟的电影未来压注在香港。早数年,《火烧红莲寺》已成为受欢迎的武侠电影,武侠小说,成了那个时代的主流消费。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也在1957年开始,于《香港商报》连载。报纸市场也是无比蓬勃,后台背景及实力不同,但同样需要每天填满一格格方块。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