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离散香港深度

专访林慕莲︰书写这座不能磨灭之城,但香港却是一个她回不去的家

一个在殖民地成长的混血儿,在离散潮中反思过去的特权和关于香港人身份、未解的问题。

在新作《不能磨灭之城》,林慕莲尝试将香港人重置于本地历史中。

在新作《不能磨灭之城》,林慕莲尝试将香港人重置于本地历史中。摄:Penny Stephens/端传媒

特约撰稿人 沈诺基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22-07-03

#曾灶财#香港人#林慕莲#身份认同

(沈诺基,香港记者,关注政治和文化,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

2019年5月,林慕莲(Louisa Lim)带着刚翻译成中文的个人著作《重返天安门》,到香港大学参与六四研讨会。当时任职一份香港英文报章的我,为了六四30周年专题去访问她。在空荡荡的演讲厅,这位曾驻守北京多年的记者前辈冷不防抛出一个问题:“我说的话你们可以刊登吗?”

现在回想,记得当下感到被冒犯,但同样的问题在今天的香港已变得非常合理。

过往常见的六四晚会和研讨会没了,连祈祷会场外也有便衣警察拍摄监视。报章上的六四专题缩小或直接消失,记者和过往的采访对象失联。而像《重返天安门》般以六四为题的书籍,在公共图书馆早被收到参考书架上,不得外借。

在《重返天安门》中,林慕莲记录89民运记忆在内地失传、被扭曲的情况,透过访问军民双方参与者和死伤者亲属,道出政权如何在历史纪录上抹去一场席卷北京及多个省市的民主化运动。

今年,林慕莲出版英文新书《不能磨灭之城》(暂译,原名《Indelible City: Dispossession and Defiance in Hong Kong》),试图脱离官方定义的历史框架,拾起卢亭传说、“九龙皇帝”曾灶财、中英主权移交和2019年反修例运动等散落数百年间的沙石,重新堆砌出香港人面貌。

书衣上,涂鸦般的黄字盖在一张摄于2019年的黑白游行照片上面,左则用中文写着“香港人加油”。林慕莲认为这行字,加上题材政治敏感,令香港大型连锁书店不敢引进此书,所以目前只能在独立书店找到这本新书。

“可惜,人们几乎要抢先(于政权)将自己噤声。”

1998年7月5日,香港启德机场跑道旁边的海港,大批人群聚集在海堤上,观看最后一架飞机离开机场。
1998年7月5日,香港启德机场跑道旁边的海港,大批人群聚集在海堤上,观看最后一架飞机离开机场。摄:Vincent Yu/AP/达志影像

无论在香港或英国,都是“无根”

林慕莲指正在发生的,并不是赤裸裸的禁制,而是透过自我审查和限制使用等方法,减低一些书本在香港的流通。香港作家Karen Cheung同年出版的回忆录《The Impossible City: A Hong Kong Memoir》,亦面对相同命运。

虽然能在台资的诚品书店网站上搜到这两本书,但只限台湾发售,既不提供海外订购,香港的实体店亦无进货。端传媒向诚品查询,得到以下回复:“很抱歉,您查询的书籍......建议您洽询其他管道购买,请见谅。”对方没有回答当中是否涉及政治考量。两本书在8间大学组成的香港高校图书联网上,只有电子书,没有实体馆藏。

林慕莲不感意外,她认为象征香港和内地差异的符号正在消逝:“书在消失,政治学系和新闻自由也一样。”出产不少本地社运人士和政治家的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正因收生不足和财政问题面临重组;岭南大学社会科学院的“政治学”科目将在9月改名为“政府与国际事务学”;城市大学的公共政策学系亦将和另一个部门合并成“公共及国际事务”学系。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