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民间谭是什么?被霸凌的男孩长大了,讲一万个民间故事给你听

一人扮演二三十个角色,他像是凭空创造出了一个个叙事宇宙,那些故事是他的秘密基地,让他在恐怖的现实中找到喘息。

艺术家杨雨樵。

艺术家杨雨樵。摄:陈焯煇/端传媒

特约撰稿人 吴思薇

刊登于 2022-06-22

#传媒考古学#表演艺术

“民间谭是以语言的形式保留下所有人类行为的记忆”

一个雨季稍歇的假日午后,三四十个观众为了观看杨雨樵《声融质变》的演出,将一个藏身在台北闹区二楼的小艺廊挤得水泄不通,杨雨樵没有使用麦克风,仅仅将声音由丹田透过口腔传出,抵达观众的耳朵,身体像个乐器一般共鸣。

他先是以中文讲述了一则来自立陶宛的民间谭〈Tinginys〉(懒人):

这小儿子呀,哎呀,他躲着的时候什么都不做呀,既不做这也不做那,你叫他做一点事情,他就伸个懒腰,哎呀,我没心情做呀,一边说就在火里面伸懒腰,也不在乎自己的的腿毛、手毛和头发被火烧焦了⋯⋯

接着,配合着实验音乐吉他手 Jyun-Ao Caesar 的演奏,将立陶宛原文掺杂着其他语言,以特殊发声加上语速的变动,使得声符被拉扯到能够被理解的极限,观者在其中,体验与回忆刚刚故事在回放的表演里的变体,好像依稀能回溯至故事的情节,但有时似乎又会牵连起观者更底层的记忆⋯⋯

2022年5月29日,台北,杨雨樵《声融质变》的演出。
2022年5月29日,台北,杨雨樵《声融质变》的演出。摄:张国耀/端传媒

一万个故事在脑海里

“当中每一个所谓残忍的行为,都有一个几何上的要求,或叙事上的对称,因为这件事情会发生很多次,首先是A对B,接着B对C、C再对A这样。”

“民间谭”是杨雨樵钻研的一门学问,在日语中又称为“昔话”、“民话”(Folktale),也是在童书中常见的民间故事。民间谭通常所指的是某个地区或村落流传久远的故事,时常以“在很久很久以前⋯⋯”开头主要是以用口传的方式传播;在过去没有媒体(书籍、广播或电视)的时代,聆听与讲述民间谭,就是当时人们农忙之余最主要的一种娱乐活动。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