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深度

知道你在哪,让我心安还是更不安?使用定位app的台湾年轻人

“用定位获得的安全感是真的吗?你相信对方的话还是定位?”冰棒展现了不同关系中,信任、独立与亲密之间的冲突。

插画:Wilson Tsang

端传媒记者 王怡蓁 发自台北

刊登于 2022-05-26

#隐私#数据隐私#数据安全

“你在附近欸,要不要出来喝一杯?”33岁的员警查理三年前第一次使用定位软体Zenly(冰棒),虽然一开始是女友要求他下载,后来反而常作为跟朋友约喝酒的工具。

这并非查理第一次使用定位服务,在脸书推出与好友共享定位功能“周边朋友”时(注:Meta称由于此功能使用次数少,将于5月底停用),他就使用过,多数也是查看附近有无朋友,可以约吃饭喝酒。

Zenly有着彩虹冰棒logo,因而被使用者称为“冰棒”。互相成为冰棒好友后,除了可以看到对方精准的定位,还看得到手机电量、移动时速、曾去过的城市与国家。此外,冰棒更会主动透过停留时间,分析使用者待的地点是家、学校亦或是工作地点。好友也可以透过聊天功能传讯息给对方。

冰棒在2010年于法国巴黎创立,共同创办人Antoine Martin在公开受访时指出,他与前Google、Apple工程师一起研发这款定位软体,大概历时了三年进行产品优化与隐私设定。2016年,冰棒的总下载人次达200万,其中半数用户在欧洲,大多数使用者为青少年。2017年冰棒被美国上市公司Snapchat收购,并公布该年度用户数成长到400万人次,约三成用户来自法国,亚洲也有超过两成的下载量。

冰棒引起的隐私问题在中英文的论坛上都有讨论。父母担忧未成年儿少接触到陌生人,遭陌生网友锁定位置,此外也涉及到隐私让渡问题。冰棒强调,当用户删除软体或一年未登入软体,就会自动删除所有数据。不过,Martin也曾公开表示,团队花了很长时间确保隐私问题,但他们发现年轻的用户根本不在乎隐私,他们想要看见朋友在做些什么。

冰棒在台湾年轻族群中使用十分普及,根据儿童福利联盟文教基金会2022年发布的台湾儿少网路社交行为暨社群恐慌(FoMO)现象调查,约每三名学生就有一人下载使用冰棒(33.4%)。

该份调查报告认为,冰棒是“拿隐私换友谊”。分析指出,使用冰棒的学生,遇到网友提出特殊要求(交往、视讯、单独见面)的情况,比未使用者多出近一倍。使用者亦较多感到焦虑及失眠,有明显的社交焦虑及社群恐慌。

冰棒也被网友称为抓奸神器、变态工具。不少人分享不舒服的使用心得:“我觉得它会自动分析我家、学校、工作地点在哪有点变态”、“我曾被女网友骚扰,她第二次装作与我不期而遇,我才知道被跟踪了”。

但也有人透过冰棒确认家人、好友的安全,“好姐妹与初次约会的对象见面,我们都会要求她下载冰棒”、“曾有自杀女子因为冰棒捡回一命”。

临床心理师苏益贤对端传媒表示,工具没有对错,关键是使用者怎么定义使用的目的,冰棒只是突显了独立、信任与亲密关系的问题。那么,看见定位到底满足了什么需求?一段关系会因为使用冰棒而改变吗?

冰棒应用程式。
冰棒应用程式。摄:陈焯辉/端传媒

“掌握知情权,让我很安心,也显示我们很亲密”

担任媒体制作人的王颖芝,冰棒好友数只有3个,最常使用的对象就是当初提议使用冰棒的男友阿兰。阿兰的工作是跑业务,经常移动,也没办法即时回复讯息,导致两人之间沟通不顺畅。阿兰原本因为踩自行车的兴趣,与车友们使用冰棒共享位置,便提议王颖芝一起使用,降低沟通障碍。

王颖芝说:“冰棒其实透露许多资讯,电量低的时候,我就知道等一下找不到人可能是因为手机没电,而不是不接电话。读取这些资讯,掌握知情权,让我很安心,也显示我们很亲密。”

研究论文《见面还是不见面?情侣维系关系之管道分析》(邓郁馨、王嵩音,2015)指出,无论是哪种沟通软体,保持联系、聊天对情侣非常重要,也是发展亲密关系的重要途径。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