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远在东亚,诺贝尔文学奖对我们的意义在哪里?

1968年1月,爱尔兰斯莱戈郡斯莱戈博物馆展出爱尔兰剧作家兼诗人叶慈(William Butler Yeats)的诺贝尔文学奖和手稿。

1968年1月,爱尔兰斯莱戈郡斯莱戈博物馆展出爱尔兰剧作家兼诗人叶慈(William Butler Yeats)的诺贝尔文学奖和手稿。摄:RDImages/Epics/Getty Images

特约撰稿人 沐羽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21-10-07

#诺贝尔文学奖#文学

在1981年,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他来说“绝对会是一场灾难”,隔年,他得了诺贝尔奖。2014年,汉德克(Peter Handke)指责诺贝尔文学奖是个马戏团,早就该被废除了,五年后他就得了诺贝尔奖。获奖前对于诺贝尔奖持否定态度的顶尖作家不在少数,但他们后来却还是欣然拿奖——汉德克还称自己获奖时有一种“怪异的自由感”(a strange kind of freedom)——那么,这些姿态反映出了诺贝尔文学奖怎么样的意义?

在得奖前一年,聂鲁达(Pablo Neruda)说道:“诺贝尔奖,无论它发给谁,总是一种对文学的尊敬。我不是那种会争论某个奖有没有颁对的人。重要的是这个奖——如果它有任何重要性的话——对作家这个身份给予某种尊重。这才是重要的事情。”尊重、荣誉、肯定、赋予怪异的自由感,这是作家们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判断。这是他们角逐的最高殊荣。

但这些都是大作家们在烦恼的事,而诺贝尔文学奖对于我们,一般读者,它的意义又是什么?尤其是现在这个需要同时面对大瘟疫、新冷战危机、社群媒体的加速与分众、能源与气候危机等等的时期,诺贝尔文学奖所承担的作用就绝对不只尊重与荣誉。本文会从文学谈到诺贝尔文学奖,尝试框定出我们这些远在东亚的读者们,该如何看待它的意义。

诺贝尔文学奖让我们看见的是现代世界人之间的疏离感越发强烈,疏离与孤立甚至成为一种美学。到了疫情时重读,更是别有一番苦涩。

马奎斯(Marc Márquez)于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马奎斯(Marc Márquez)于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摄:Bernard CHARLON/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文学:娱乐是形式,而先知是内容

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的话,我们可以先回顾法国哲学家巴迪欧(Alain Badiou)的一个陈述,他说,面对各种环境时,哲学所探索的都是三种情境之间的联系:选择、距离、例外。这三个情境又能理解为决定、裂缝、事件,而哲学便是“必须接受事件,必须同权力保持一定的距离,必须在你的决断上坚定不移。”如果把以上这三组概念移植到文学上的话,无论是哪种文类,都是作家们将关于这三种情境的思考实体化,写为文章,集结成书。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