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飞仔飞女,从社会的希望到罪犯?早期香港电影讲过的故事

这些社会经历了庞大动荡后出现的电影,把社会政经结构上的问题都移置到青年头上,又把解决的方案论述为国与家规训的加强⋯⋯

1977年的夏天,年轻男子在沙滩上。

1977年的夏天,年轻男子在沙滩上。摄:Sunny Lee/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特约撰稿人 游静

刊登于 2021-07-31

#青少年问题#香港电影

【编按】过去两年的社会经历,令香港语境里“年轻人”一词有了更新的意涵,运动中常见的“丝打”、“巴打”虽非新字,但与此前“毒男”、“港女”相比,另有新鲜时代风貌。学者游静的这篇文章,研究早期香港电影中“飞”仔、“飞”女形象之起源。粤字“飞”,尝为“保守势力评价反叛青年”的形容词。文中所论,或作今日端倪二三?谨刊此文,为理解现世提供一处历史线索及对照。

自中国新文化运动反封建腐化、提倡“现代”情感自由、主张独立自强,青年成为革命与社会创新的代言人。香港五十年代左派电影企图挪用及重新诠释五四,电影中的年轻人常常是善良、正义、进步的载体,电影的核心关注是要摆脱旧社会,如改编自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家》(1953,吴回)、《春》(1953,李晨风)、《秋》(1954,秦剑)、改编自曹禺的《雷雨》 (1954,吴回)、改编自巴金的《寒夜》(1955,李晨风)等。

这些以代际冲突为戏剧焦点的电影,或批成人及老年社会的功利麻木,让新一代难以存活,或评封建守旧势力为社会进步的窒碍;男女青年成了投射希望与欲望、社会改良动力的化身。

《家家户户》(1954) 剧照。
《家家户户》(1954) 剧照。网上图片

五十年代:“飞”女即希望

“飞”,作为保守势力评价反叛青年放纵不羁的形容词,在香港电影中最早出现,应该是在秦剑导演的《家家户户》(1954)中。《家家户户》是“新联影业”自1952年成立后的第四部作品;新联当时聚集了一批左翼精英影人,专拍粤语片。新联的创办人之一导演卢敦回顾,1948-1952年间,南来文人在香港推动“新民主主义思想启蒙运动”,“倾向进步”,“给香港影坛很重大的影响,反对外来殖民地意识”。这运动包括奉行“四不主张”:“不请客、不送礼、不狂饮、不赌钱”;“生活运动公约”:不应酬、不做不正当娱乐、不拍无聊有毒素的电影、不做反人民的工作、守时间守信用、实行简单朴素的生活、建立批评讨论制度及发扬团结互助精神。

秦剑被认为是天才型导演,18岁出道,22岁拍《满江红》(1949)成名,28岁时拍《慈母泪》(1953)捧红了红线女,轰动一时。与秦剑在光艺制片公司密切合作的制片何建业说:“秦剑是一个奇才,他是我们公司的‘金童子’,几乎每部片都很卖座。他对街坊、小市民的触觉、喜好,很有心得,掌握得很准确,很细腻,对镜头的运用亦恰到好处⋯⋯”秦剑继承了左翼思潮对青年与未来的寄望,自己又作为最年轻导演,对于代际差异感受匪浅,抒发年轻人受旧势力卑视的冤屈更是格外起劲。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