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被疫情改变的生活

不想听Spotify还能听什么?五个当下最受欢迎的独立音乐串流平台

互联网巨头时代,在哪里才可以听到世界上真正新鲜的音乐创意和独一无二作品?我们为音乐付出的每一分钱,如何可以避开巨头惠及真正需要资助的创作者?

德国一个有关音乐的展览,有不少悬挂在墙上的耳机。

德国一个有关音乐的展览,有不少悬挂在墙上的耳机。摄:Boris Roessler/picture-alliance/dpa/AP/达志影像

特约撰稿人 ​姚少龙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20-10-02

#音乐趋势#共享经济#串流#音乐产业#独立音乐

​新冠病毒大流行令全球音乐产业受到严重冲击。因世界各地不同程度的封锁、聚众限制及出入境管制,2020年本应发生的音乐会和巡演基本上不是取消,便是延期至明年;由此而来的,则是音乐会承办单位(music promoter)、演出场地、音乐艺人代理(booking agent)、艺人管理、门票公司、转售仲介等等相关行业,骨牌效应般陷入财政危机和倒闭可能。据世界经济论坛数据,近年来音乐演出和音像销售占音乐产业收入大概各一半,艺人从演出中得到的营收,由1982年的26%上升到2019年的60%。但疫情期间,大部分演出场所收入则近乎为零,包括艺人在内的相关各部门从业人员生计均大受影响,特别是较少劳工保障的自由业者。

虽然许多艺人在这段期间推迟了唱片发布,但出于财务考量总不可能无限期押后,且当下大唱片公司营收早已由实体唱片转移至串流播放——以美国为例,据尼尔森美国音乐市场年中报告,自选音像串流(on-demand audio streams)占据音乐消费模式整体近80%,其中疫情期间唯独串流销售比去年同期有16.2%的增长,其他如实体唱片、电子唱片等项目均有所下跌(黑胶却有所增长)。足不出户的生活令串流平台可说是一支独秀,疫症下发挥平台优势,成为整个音乐工业的大赢家。

我们为音乐付的钱,到创作人手里还剩多少?

以 Spotify 为例,每1000次的播放才可能为创作者带来4.37美元的收益,即每次播放只带来0.00437美元!微薄的版税和消失的演出机会,不单止影响主流音乐产业生态,更给予许多独立音乐人双重的打击。

然而,假若我们从音乐人的角度出发,串流播放又能否为他们提供足够收入?现实世界往往是残酷的,串流的确成为音乐人和唱片公司新的收入来源,但扣除了唱片公司分成,艺人收益往往份额很少;另外串流平台的收入主要依靠订户和广告,将播放数字换算成为版税,以 Spotify 为例,每1000次的播放才可能为创作者带来4.37美元的收益,即每次播放只带来0.00437美元!也许对每首歌都有数以百万计点击的艺人来说(毕竟大部分艺人均有许多作品),串流所带来的收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对于没有高点播率的小众艺人来说,串流所带来的收益实在太过微不足道。

换句话说,微薄的版税和消失的演出机会,不单止影响主流音乐产业生态,更给予许多独立音乐人双重的打击。短期内,业界一方面不得不寻求政府设置纾缓措施,另一方面透过科技去寻找另外的展演平台。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