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爆破导演陈木胜逝世:上世纪的香港电影藏着“什么是香港”的秘密

曾经,香港人机巧、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生活节奏奇快、工作效率奇高,香港电影也自是动作密集、画面丰富⋯⋯

香港导演陈木胜前日因鼻咽癌不幸离世,终年58岁。图为陈木胜于2016年接受媒体访问。

香港导演陈木胜前日因鼻咽癌不幸离世,终年58岁。图为陈木胜于2016年接受媒体访问。摄:K. Y. Cheng/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特约撰稿人 朗天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20-08-27

#陈木胜#香港电影#金像奖

很多年之后,也许人们仍会记得《三岔口》(2005)里郭富城在清风街天桥狂奔追逐吴彦祖,于火炭工业村闻女友死讯车子溜后险被撞死;又或者是《冲锋队:怒火街头》(1996)里警匪中环驳火,黄秋生在都爹利街引爆蒸馏水涌阵令石阶变成瀑布,吴镇宇在人群等待过马路时被于荣光刺死的各个场面。这些动作场面激越、紧凑,蔚为奇观,极能牵动观众情绪,人们记得它们,甚至诩为港产片经典片段,殊非偶然。尝试令大家循此铭记陈木胜这个名字,以及这一幕幕何以共同构成和体现香港电影的独特之处,也许正是影评人应尽之义务。

陈木胜(1961-2020)日前以57岁盛龄告别观众,绝对是香港电影以至华语电影的损失。他的遗作《怒火》虽已完成,却未排期公映,影片内容尚未可知,但片名其实已可综摄陈导的电影风格和喜爱母题:飞车、追捕、爆破、角色互殴拳拳到肉⋯⋯都是观众看他作品时预期看到的动作元素。警匪片这个类型,和他的30多年影视生涯紧扣在一起,而其流动光影中不时闪现的紧张气氛、角色们那一股股仿佛随时等待点燃的满腔怒火,固然擦亮了陈导的招牌,也成就和丰富了相关类型。

香港的电视台一度成为影坛的“少林寺”、练兵处。有不少留学海外回港或粤语片年代的电影人⋯⋯起初都有著拍不到电影先拍电视,拍电视是为拍电影作准备的心态。这和今天喝电视以至网剧奶水长大的“电影人”,倾向用电视方式拍电影的情况迥然不同。

拍摄电视剧出身的陈木胜,起初加入电视台当文员,但下了班看人拍摄,愈感兴趣,结果辗转当起助导和导演。电视和电影本是两种不同媒介,电影学院科班出来的人会懂得各依其规范和影像语言而创作,但1980、1990年代的香港导演,不少是自学或“红裤仔”出身(编注:“红裤仔”出身的讲法源自梨园,指非学院派出身但由行业科班启蒙与训练),在拍摄现场观察多了,又或者加入剧组操作成熟了,逐渐掌握门路,了解怎样拍摄、调度,如何分镜、剪接,便会达到效果,博取观众喜爱;香港的电视台一度成为影坛的“少林寺”、练兵处,就是因为在1970年代的本地电视黄金年代,有不少留学海外回港或粤语片年代的电影人栖身其中,他们或以电影的方式拍电视(如徐克、许鞍华、张婉婷),或摸索出一套糅合影视制作成规,力求两者相互配合的本土商业方程序(如王天林);在他们影响下,王晶、林岭东、杜琪峰、韦家辉、黎大炜、邓衍成、陈木胜、钟澍佳等导演先后脱颖而出。他们起初都有著拍不到电影先拍电视,拍电视是为拍电影作准备的心态。当中较优秀的,出入影视之间,如鱼得水,恰到好处;能力稍逊的,也起码具备一定的电影执行度。这和今天喝电视以至网剧奶水长大的“电影人”,倾向用电视方式拍电影的情况迥然不同。

《冲锋队:怒火街头》(1996)剧照。
《冲锋队:怒火街头》(1996)剧照。网上图片

以陈木胜的电影处女作《天若有情》(1990)为例。该片由他在电视台当副导时追随过的杜琪峰任监制。虽然事后他在访问中承认当时在现场执导的多是杜导本人(监制主导权大于导演,根本就是承袭自电视台的拍摄文化),但在该片表现出来的电影技巧,明显在陈氏后续作品得以承继。不错,角色设计上男主角华弟(刘德华)脱胎自杜琪峰《阿郎的故事》(1989)的悲剧英雄;富家少女错爱飞车小流氓,深情烂仔则受几近盲目的义气所累,也是通俗言情的电视剧桥段,然而,这一切在神采飞扬的动作处理、飞车调度和剧情推进下,变得电影味十足。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