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读书时间

专访乔纳森·弗兰岑:我想用写作纠正世界的谬误

如同他的新散文集《地球尽头的尽头》,弗兰岑与我们讨论了广泛的议题:全球气候变暖,科技寡头,观鸟,以及他的写作。

乔纳森.弗兰岑。

乔纳森.弗兰岑。插画:Rosa Lee

特约撰稿人 钱佳楠 发自美国

刊登于 2020-04-20

#资本主义#写作#文学#环境保护#科技

“世上有无尽的希望——只不过不属于我们。”在去年秋天发表于《纽约客》的散文《倘若我们不再假装》(What If We Stop Pretending)中,乔纳森·弗兰岑引用卡夫卡的这句话作为开场,弗兰岑谈的是他最近几年最为关注的议题:全球暖化。他的观点令人感到绝望:全球暖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实,环保人士的那套话语给我们虚假的希望——世界末日不会因为你骑自行车去上班而不再降临——我们不应再回避这个近在咫尺的灾难。可以想见,这通“世界末日预言”在英语互联网上所引发的争议。在推特(twitter)上,弗兰岑被贴上了“全球暖化宿命主义者”的标签,他对环保话语的揭露更是让人们认定他是个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的人。

这不是弗兰岑第一次遭遇声讨和抨击,事实上,近几年来,他的几乎每篇散文都会遭遇社交网络上的冷嘲热讽。他警示说,所谓的互联网乌托邦是高科技寡头编造出来的精致谎言,实际上我们正落入矽谷操控的超级资本主义之中,然而很多年轻人却把他的叫嚣视作一位“中年人”的“高科技恐惧症”。

这是这位被誉为“伟大的美国小说家”的另一面:以非虚构写作介入公共领域的思考与争鸣。趁着《地球尽头的尽头》(The End of the End of Earth)出版之际,我从弗兰岑的家乡圣路易斯给他如今位于圣塔克鲁兹的家打电话,聊了聊当前遍及全球的2019冠状病毒疫情,不可解决的死亡问题,文学救赎,数码时代的思想自由,以及人性的希望等等大问。

交谈之中,我从未感到他的绝望,只是感到他的清醒,这种清醒来自于他对一切虚妄的拒斥。但他的文字和话语里自有一种更深沉的希望,正因为死亡和灾难近在眼前,我们更应挽救所爱。一如他在《倘若我们不再假装》中写的:只要爱还在,希望就还在。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