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2019冠状病毒疫情

陈信仲:怎样的政治文化,令日本社会无法对政府形成压力?

借由日本慢下的半拍,反思其民主化过程的缺憾。

2020年2月22日,东京铁塔在黄昏时分亮起,人们戴著口罩在观景台合影。

2020年2月22日,东京铁塔在黄昏时分亮起,人们戴著口罩在观景台合影。摄:Philip Fong/AFP via Getty Images

刊登于 2020-02-25

#全球疫情观察#新冠肺炎#评论

在日本官方长期“平静无事”的应对之下,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突然大规模感染爆发。以钻石公主号游轮为线索,厚生劳动省后续荒腔走板的应对,例如让23名旅客没有检验病毒就下船、下船的旅客不隔离观察就地解散、指控船上防疫措施不佳的岩田教授疑遭施压等,都让安倍政府的支持率直直下落。

同样令人惊讶的是,钻石公主号在日本停靠两周,若是在台湾和香港,媒体会对此进行紧密追访,民意甚至会形成对政府决策的压力,但在日本,民怨似乎并无累积,民间也未有形成跟政府叫板的社会压力。

在野党和媒体都做什么去了?日本政党政治当中虽然有光谱较为进步、立场较为左倾的政党,但多半时候都仍是自民党长期执政的状况,而在野党一直处于分裂、败选后改党名、却缺乏实际的政治能量的处境。至于日本的媒体,除了朝日新闻与 TBS 立场较为偏左(但亲中),其余多半是保守立场的媒体或者国家媒体,而且媒体对于政府与社会氛围也存在著“忖度”的惯习,对于争议议题的报导总是保持距离、对社会议题的报导总是含糊其词,也较少有政治或社会评论的文章。以媒体所谓监督政府、关心社会、针砭时政的角色来说,日本媒体若不是迟缓,就是犹豫再三。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忖度”在内的“无责任体系”的文化氛围,不仅存在于在野党和媒体这样的社会批判力量之中,也存在于日本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里,其形成的政治文化,与日本政治组织的行为模式相辅相成,同时也是社会反抗力量弱势的体现之一。为什么在日本,社会无法撬动国家?本文希望解释其来有自。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