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逃犯条例

叶荫聪:香港身份新认同——当“香港认同”变成权力意志

身份认同不是用来解释各种现象,相反,它要“被解释的”。

2019年12月23日,声援星火同盟集会期间,示威者在中环举起旗帜。

2019年12月23日,声援星火同盟集会期间,示威者在中环举起旗帜。摄:刘子康/端传媒

刊登于 2020-01-04

#周末读书#身份认同#香港#叶荫聪

【编按】:本文为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叶荫聪,为其新书《香港身份新认同》撰写的书介。

几个星期前,一位BBC记者找我聊天,他认为他的西方媒体同行太肤浅,把香港的街头抗争只视为争取民主自由反专制的运动,没看到身份认同的运作。他有这种视角,当然跟他自己的身份有关,他是一位在中国大陆长大的华人,当然深深感受到这个位于中国之内及之外的城市里,“认同”问题正沿著中港之间的某条裂痕撕开;他每隔几年来香港一次,想必百般滋味在心头。

身份认同是全世界自称做文化研究的共同课题,我们系(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的前讲座教授墨美姬(Meaghan Morris)曾说过,身份认同不是用来解释各种现象,相反,它要“被解释的”。按照她的理解,在如今的香港,把街头响起的“香港人,加油/反抗/报仇”及“光复香港”的口号,视为香港人身份认同的反映,是没有意义的。相反,我们要理解,这是一种怎样的认同宣称(identity claim),关键不在“香港”二字的内涵,而是之前及之后的一切——即“加油”、“报仇”及“光复”,这些政治新词、以及掀起的情绪到底是什么,如何至今仍让不少老一辈的人感到不适。

Hong Kong\"s New Identity Politics: Longing for the Local in the Shadow of China

作者:叶荫聪
出版社:劳特里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大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香港开始讨论身份认同、本土意识。社会学家如吕大乐、吴俊雄,以至搞传播学的马杰伟,都把这起源追溯至六七暴动之后、七十年代中的经济繁荣期。今天人们念兹在兹的文化滥觞,正始于当时的香港电影、电视、粤语流行音乐,因此要说与中国大陆的文化差异,那时才是绝对与全方位的。

当时关口对岸的深圳河,还是文革晚期或后来的开放改革初年,而所有“西方的”、“摩登的”东西,则由香港这边说了算。当年香港的年青人有一半以上已是香港出生,虽然也知道这个城市是英国殖民地,对岸是共产中国,手上拿著“回乡证”感觉有点怪怪,对深圳河以北有点好奇,但是,大概没有人说“Hong Kong is NOT China”。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