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需要资源投入,你正在阅读的即时新闻能够免费开放给公众,全因有会员订阅支持。你可以选择月付畅读,也可以订阅端x华尔街日报双会籍;如果你是学生、教师,更可以享受优惠。邀请你成为端传媒会员,选择适合你的订阅方案,支持我们继续推出优秀报道。
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有核国家的对峙冲突超过一周,仍未有降温势头,就在5月10日上午,巴基斯坦军方宣布对印度境内目标正式发起打击报复。其行动代号为“Bunyan-un-Marsoos”,为《古兰经》中一堵坚固的墙。巴基斯坦方面宣称打击了印度的防空系统和军火库等设施。
而此前的深夜,印度方面用远程武器攻击了巴基斯坦境内的多个空军基地,报道指现场出现爆炸及大火,或有巴基斯坦军机被摧毁。
截至发稿时,双方损失均不明朗。更有大量无法验证的消息在网上传播。
尽管全球主要国家均呼吁印度和巴基斯坦保持克制并尽快降温,但目前看来,双方冲突还在持续,并且已经发展为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之后两国最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最新消息指出,印度已经开始动员部分陆军单位,未来是否会升级还有待观察。
是次印巴冲突中,值得外界关注的有三个方面。
其一是,双方冲突体现了新的战争形态,两个有核国家在暂未触发“核武窗口”的前提下日趋逼近战争边缘。
印度和巴基斯坦上一轮的重大军事冲突,还是2019年的克什米尔空战。当时印度因军警遭到恐怖袭击死伤惨重,而认定是巴基斯坦所为从而报复。当时印度空军多次出动,每次十余架军机越过实控线袭击巴控克什米尔。2月27日双方发生空战,印度至少有一架军机被巴军击落,飞行员被俘。印度号称击落巴军F-16战机,但遭美国否认。
而此次的冲突规模要远远大于2019年。

5月7日凌晨,印度对巴基斯坦发动空袭,打击多个恐怖主义据点,造成巴基斯坦境内多人死亡。据巴基斯坦军方5月9日晚间的发布会提供的信息,印度出动共计72架战机,巴军则出动42架战机拦截印机。双方战机发射了大量远程空对空导弹交火。如信息属实,那这次空战就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空战,且是技术含量最高,武器装备最先进的之一。
空战后,双方又使用大量的无人机、对地导弹相互袭击。期间有消息称印度海军攻击了巴基斯坦卡拉奇军港及又击落多架巴基斯坦战机,但相关消息的伪作可能性较高,亦未得到印度官方通报。
印度和巴基斯坦均属于拥有核国家。此前,普遍认为两国的军事冲突会加大核战争风险,又或是核战风险能够阻止两国大规模冲突。但目前形势下,双方已经接近一场大规模常规战争的边缘。此外,冲突亦呈现出类似俄乌战争的无人机战等形态。
印巴的持续冲突,正在检验传统的核威慑理论在新的战争形态面前是否出现变化。
其二是,此次印巴冲突成为外界观察中国军工体系的重要窗口。
此次印巴的剧烈冲突,也成为观察中国装备和军事思路的一个窗口——包括观察未来台海可能爆发的冲突中,解放军军事力量的可能表现。
根据目前CNN和路透社等媒体引述法国、美国军情官员的评估,印度在7日的空战中至少被巴基斯坦击落了1架法国制“阵风”(Rafale)战斗机。而巴基斯坦使用的装备是中国产歼-10CE战斗机及PL-15空对空导弹。
如消息属实,这将是中国装备第一次在实战中击落欧洲先进战机。
根据独立军事杂志“The War Zone”的分析,PL-15空射导弹是中国空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匹敌美国同类型较先进的AIM-120D导弹。PL-15采用双脉冲火箭发动机,射程可达约200公里,并且具备双向数据链、有源电子扫描阵列技术(AESA)等新科技成分。

近年来,巴基斯坦由进口多国武器快速转向大量进口中国军备。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的数据,过去五年来,中国供应了巴基斯坦81%的进口武器。这一趋势或意味着巴基斯坦除了更依赖中国军备外,也在引入整套中国的作战系统和作战理念。
在空战领域,巴基斯坦拥有中国制造的预警机和战斗机。根据解放军此前的公开讨论,未来空中作战不再是单一装备的比拼,而是“体系作战”——争夺信息优势更为重要。“态势感知是空战制胜的关键”,中远距、超视距实施战术达成作战意图,将成为更优的选择。
习近平时代的“军改”中,解放军也更强调体系化、信息化作战,和空军的超视距作战能力。一些中国大陆博主认为,巴基斯坦军方近年来引入包括中国“歼-10”战机在内的武备,也实际上引入了中国的作战体系,包括数据链、雷达和指挥系统等。一些人就此认为巴军借助“中式体系化作战”拥有了相比印度的更大优势。
军事评论员平可夫分析认为,此次印巴空战是“现代空战的里程碑”,体现了21世纪超视距作战和远程对空导弹的战术效果。
他更指出,此次印巴空战体现未来台海冲突中的某种可能战术。中国制PL-15空对空导弹的远距杀伤力,如放在未来可能爆发的台海战争中,则解放军空军在大陆一侧就可以直接杀伤新竹、台中等空军基地起飞的中华民国空军飞机。
其三是,冲突反映出特朗普时代地缘政治力量上微妙的变化。
随着美国近年来重心转向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印度在地区中的地位变得重要。美国也组建如“四方会谈”一类的准盟友体系,将印度视为与中国竞争的重要伙伴。另一方面,传统南亚地缘政治中的印度-巴基斯坦对抗,也随着印度国力的增加而日渐边缘化。
但是,随着中印关系恶化和巴基斯坦更为靠近中国,中国或通过武器和战术输出,改变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的最新分析指出,南亚传统上是印度依赖俄系装备,巴基斯坦依赖美系装备。但近年来,印美合作密切,巴军则转向中国作战体系。这意味着南亚地缘政治的重大转变。
在此次冲突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性:中国提供的军备和作战体系能帮助经济和政治上更弱势的巴基斯坦实现和印度的均势局面。如果最终冲突达成这一结果,那既会削弱印度的战略定位,也加强巴基斯坦的国际重要性。这一结果对于北京和伊斯兰堡来说,都将是极大的地缘政治收获。
值得留意的是,无论中美多大程度上试图介入调停或试图借助地缘政治实现自身意图,印巴冲突都有本土的长期动力。事实上,此次的印巴冲突,有较大升级为全面战争乃至升级为核战争的风险。5月10日上午,巴基斯坦官方宣布总理谢里夫召集了国家指挥委员会会议。制度上,这一会议的功能包括了讨论核武器的使用。
而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在10日上午巴基斯坦对印的军事行动后,致电给了巴军总司令、拥有巴基斯坦实际上政治主导权的穆尼尔(Asim Munir)将军。这或许在暗示:美国有意愿更多介入调停冲突。
至於全面戰爭與否,還是要看雙方陸軍的態勢。目前雙方陸軍還是處於雙方邊境遠距離交火的態勢,還沒有到短兵相接的狀態。但印度這場政治仗一敗再敗,莫迪怎樣給國內民族主義一個交代是個問題。今天巴基斯坦也正式宣布開始軍事行動了
此前,印度就已经展示购入美方f-35的意愿,而川普似乎也有意出售。若交易成事,巴方也可能会因应威胁求购中国的J-35隐形战机。印巴双方将成为最有可能出现隐形战机交战的战场。另一方面,近年埃及也有意求购歼10ce战机,此次交战有助中国开拓高利润的尖端武器的市场。
另外印度运用其在印度河上游水坝对巴基斯坦方的攻击也值得关注。
就目前印度方面检获的导弹残骸判断,巴基斯坦用的应该是性能已经被削弱的pl-15e,也就是pl-15导弹的出口版。最大射程只有145km。就纸面数据和军武斗兽棋的角度,pl15自用版的雷达科技及射程都要胜于aim-12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