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林佳和:数位平台、市场模式与风险——从美食外送员谈起

新产业模式的劳权问题,可以跳出传统视角分析和应对,但需要法律的想像力。

台北信义区的电单车外送员。

台北信义区的电单车外送员。摄:陈焯煇/端传媒

刊登于 2019-10-23

#林佳和#平台经济#评论

近来台湾社会广泛关注美食平台外送员之劳权——在令人遗憾的车祸频传下,中央与地方机关、包括业者与外送员在内之不同社会行动者,纷纷表达主张与看法,虽著眼于个案,但其实隐含不少通案性质的定调。

行政院国发会在10月20日召开会议,无疑具指标性意义;会后,国发会主委陈美伶透过声明表示:“经过3小时多的聆听意见及交流,共享经济协会等利害关系人都愿意以确保外送员权益、交通安全及食安前提下,并在自律、他律与法律平衡的原则下,找出最妥适的解决方案,让平台经济可以成为数位转型的新产业模式,且正向发展”(引自科技新报Tech News网站)。

在此,“数位转型的新产业模式”,标示出看似一新兴的发展路径,指向包括产业与劳动。在所谓数位转型的轨迹上,姑不论是否真创新、是否确为数位所带来之转型;要讨论其下的平台外送员问题,恐怕无法逃避对此“新产业模式”的分析。

数位平台经济模式

平台是否一定等同于众人念念在兹的剥削苛刻呢?

在工业与劳动4.0带动下,新产业、劳动与组织型态油然而生,例如这里的数位平台模式。它的特征在于:跨足不同的经济体系,让不同的使用者群体间,得以透过数位平台而联系起来。也就是说,透过数位平台的建置,将某些服务或商品的供给者与需求者,得以相互联系与交往交易。平台是否一定等同于众人念念在兹的剥削苛刻呢?先不要急,因为数位平台的模式非常多样,无奇不有。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