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深度

灾后平地造村记:一场“永久”与“临时”的战争

十年前的莫拉克风灾震惊全台,慈济基金会率先提出替灾民盖“永久屋”的重建方向,希望能在平地造村,并以放弃山上家屋作为条件,让山区居民永久下山、远离灾害。但对许多居民来说,到目前为止,山下都还只是一处据点,还未能完全取代山上的家。这场“永久”与“临时”的战争,在人、山与平地之间,来回拉扯了十年。

2009年8月14日,八八风灾期间台湾高雄县遭受严重破坏的小林村的一栋房屋。

2009年8月14日,八八风灾期间台湾高雄县遭受严重破坏的小林村的一栋房屋。摄:Peter Parks/AFP via Getty Images

端传媒记者 何欣洁、赵安平 发自高雄

刊登于 2019-08-08

#永久屋#莫拉克风灾#台湾

【编按】2009年8月8日,莫拉克台风侵袭台湾,带来豪雨,造成中央山脉南段区域严重受灾,共计造成670余人死亡。一场风灾,让中央山脉南端地貌大幅改变,同时也让台湾社会的容颜随之变幻。高雄、屏东、嘉义等地出现前所未有的“永久屋”社会实验,在浅山地区居民与灾难之间,注入了新的时间观念;来自大陆的高额捐款、援建项目成为舆论焦点,是一次让南部民众认识“陆援”概念的历史时刻;这也是台湾史上一次大规模的“网路动员救灾”行动,其后的灾难中,都可以看见“莫拉克模式”的身影。

十年后的今日,端传媒重新走访当年受灾的区域,看见居民努力重建的身影,回顾风灾给台湾留下的影响,也追踪重建政策在居民身上留下的痕迹。端传媒自8月8日起刊载莫拉克风灾十周年系列文章及特制页面,此为第二篇;特制页面将于8月12日正式上线。


“我当初想拿山下的房子,主要是想看医生,也方便顾孙子,山上那边,想回去还是可以回去。主要是为了去教会,我参加的教会还是在山上(那玛夏)。”杉林大爱村里,原籍那玛夏区的Aping(化名)穿好传统服饰,坐在阶梯上,等着慈济海外会的师兄师姐来参访,她要与其他部落长者一起,表演原住民的传统歌舞迎宾。

贵客来的时间不断推迟,等待的空档,Aping回忆起当初的抉择,“那时候政府说要一屋换一屋嘛,说山上的房子要断水断电,要放弃山上户口,我就想应该不会吧,现在就真的没有断水断掉,户口也不用搬下来,还是可以回去山上啊。反而是现在,很多人都后悔没有拿一间山下的房子。”

Aping口中“山下的房子”,是杉林大爱村内的永久屋;所谓“山上的房子”,位于高雄那玛夏玛雅里,是十年前莫拉克台风的受灾区。为什么会有政府主导的“一屋换一屋”、“断水断电”政策?源自于风灾之后,台湾政府决定以“永久屋”政策作为灾后重建的主轴。从此之后,数千户“永久屋”出现在台湾南部,形成史无前例的大型灾后人造新村。

台湾各地永久屋分布情形。
台湾各地永久屋分布情形。图:端传媒设计部
全台大规模永久屋基地一览。
全台大规模永久屋基地一览。图:端传媒设计部

永久屋所欲完成的“永久”概念,是相对于过往灾后“中继”安置方式而生。

永久屋政策的进行方式,是风灾之后,由政府提供土地、慈善机构负责建屋,建成后将房屋产权赠与给灾区居民“永久”居住。根据台湾行政院当年的会议记录,政策宗旨乃是希望“让重建区民众远离危险。”灾后一周内,由慈济基金会率先向政府提出这个“灾后的长期灾民安置方案”,获得高层支持,最终拍板成为莫拉克风灾的主要重建方法。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