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六四·三十年六四周年

“北京公社”的八个瞬间(上):六四三十年,对于“反思”的反思

在自由主义主导、却陷入自咬尾巴困境的反思主流之外,我们可以从与1989学运、冷战结束同时兴起的后马克思主义,来观照这56天。

过去三十年的每一天,对许多人来说,都在反思中渡过,而且,三十年间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删除本身,理论上似乎也属于另类反思。

过去三十年的每一天,对许多人来说,都在反思中渡过,而且,三十年间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删除本身,理论上似乎也属于另类反思。摄:David Turnley/Corbis/VCG via Getty Images

吴强

刊登于 2019-06-01

#评论#吴强

对于亲身经历过1989年北京学生运动的人来说,过去三十年意味着什么?还在记忆中留下什么?这大概让年轻人、媒体或是国际社会感到好奇。

尽管市场经济早已经最大限度地占领了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大脑,尽管党国机器以去政治化和高压手段尽可能删除了所有记忆,但是,过去三十年的每一天,对许多人来说,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在反思中渡过。

而且,三十年间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删除本身,理论上似乎也属于“另类反思”,就像运动结束后,官方组织的批判正是以所谓“反思”的名义进行,然后以实际上禁止纪念、防范反思的方式,无时无刻不提醒人们那个历史事件的存在,以及对未来历史进程的意义。

反思的反思

直到今天,大概除了娄烨的《颐和园》和若干纪录片,人们很难看到以六四为背景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对那场运动的反思和讨论,也集中在对运动进程的复原和对个人记忆的打捞上,譬如吴仁华在海外收集了三千多名参加“平暴”官兵的证词,王丹的回忆,赵鼎新运用社运理论分析学运如何在1980年代变动的国家-社会关系中诞生于特定的北京校园空间,等等。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