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改革开放40年

杨路:中美“新冷战”并非历史必然,中国是否还能重启改革?

如果中国在政治制度之外,连经济治理模式都要另起炉灶,那么美国也就不再有理由欢迎中国的崛起了。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一系列主动选择改变了之前的路径,才释放了中国经济的潜力,产生了连续四十年的经济高速成长,举世罕见。图为深圳,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灯光表演。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一系列主动选择改变了之前的路径,才释放了中国经济的潜力,产生了连续四十年的经济高速成长,举世罕见。图为深圳,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灯光表演。图:Imagine China

刊登于 2018-10-09

#中美关系#改革开放#改革开放40年#杨路#评论#中国大陆

历史不会重复,但是常常押韵。美国副总统彭斯10月4日的里程碑式对华政策宣言,让不少人迫不及待地给这一场争端打上了“新冷战”的标签。历史类比是一种诱人的叙事方法,往往能在短时间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今日的中美关系,自然也有许多地方和美苏冷战相似:两个超级大国,使用除了正面军事作战之外的一切手段对抗彼此。

但是,“新冷战”叙事的最大问题在于它隐含的历史宿命倾向,这样的框架很容易得出一个中美全面对撞是不可避免的历史必然结果。按照这样的逻辑,今天唯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积极“战备”,而不应该再努力尝试和平相处,因为历史的宿命早已经写就。

在中美关系的语境下,两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是双方一系列主动抉择的产物,这些抉择从来都不是自动和宿命的。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虽然我在此前文章中一直指出中美正在走向全面对抗,但我从不认为这是一种必然。任何一个历史的忠实学生都应该能够看到,所有的历史事件在发生之前,都以可能性的状态存在,而从可能发生到最终发生,人在个体层面的主动选择,以及事前不可知的偶然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在中美关系的语境下,两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是双方一系列主动抉择的产物,这些抉择从来都不是自动和宿命的。

认清这一点,就可以看到今日之局面本是可以避免的,而未来更是可以改变的。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