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MeToo 在中国

孙金昱:校园性骚扰的关键不是“性”,而是权力结构

让大众迷茫的问题——为何带有种种光环的学者会有如此不堪举动——其实是一个被错问的问题,因为它的提问视角完全是个体化的。

每一次校园性骚扰案件的传播都是一场“双重抗争”。受害者和她们的家人、朋友、校友以及其他热心参与者,不仅仅要从施害者那里讨还公道,往往还要与校方和相关舆情部门的维稳策略较量。图为广州中山大学。

每一次校园性骚扰案件的传播都是一场“双重抗争”。受害者和她们的家人、朋友、校友以及其他热心参与者,不仅仅要从施害者那里讨还公道,往往还要与校方和相关舆情部门的维稳策略较量。图为广州中山大学。摄: 林振东/端传媒

刊登于 2018-07-21

##MeToo 在中国##MeToo#评论#孙金昱

在中国,每一次校园性骚扰案件的传播,都是一场“双重抗争”。受害者和她们的家人、朋友、校友以及其他热心参与者,不仅仅要从施害者那里讨还公道,往往还要与校方、甚至相关舆情部门的维稳策略较量。

2018年4月,因申请北京大学对一起性骚扰旧案的处理结果进行信息公开,在校生岳昕受到校方持续的压力。而在7月上旬曝光的张鹏事件中,中山大学同样没有直面问题,而是一方面召集“维稳”会议,要求学生“家丑不可外扬”,强调学生的相关转发,学校均可以追踪,并表示学校的态度“一般是从轻处理”。另一方面对张鹏做停课处理,停止其任教资格,取消其硕博指导教师资格,终止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聘任合同,但即便如此,在对外公告中仍然全文不提“性骚扰”,仅以“师风师德”含混带过。

丑闻曝光后,张鹏作为当事人发声,承认其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存在“严重违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行为,但他同时强调已经接受党纪处罚,认为相关曝光文章存在污蔑及夸大。而作者黄雪琴也立即回应张鹏,愿通过法律渠道对质。耐人寻味的是,张鹏的辩护声明仍在,而黄雪琴的回应却在微博被删除。

即使这已经不是校园性骚扰第一次被曝光,媒体报导、公众关注的重点依然会或多或少集中在“明星学者”个人光环与性骚扰之间的巨大反差:为什么那些学术突出、教学优秀、被众多其他学生和同事所认可、敬重的学者会有如此阴暗的一面,他们为何“需要”如此?甚至,对这一问题的不解还会进一步发酵成一种“被害者有罪论”——如果不是受害人本人的问题(自愿的迎合、不懂得拒绝、懦弱的默许),性骚扰本来可以不发生,或者很容易摆脱。即使近年来“苍蝇不叮无缝蛋”的粗鄙观念引发越来越多的批评,但更为隐蔽地归因于“受害者不够强大、坚韧”的精巧论调却越发受到欢迎。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