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读者十论:集体遗忘

“读者十论”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

图:端传媒设计部

端传媒社群组

刊登于 2018-07-15

#读者十论

【编者按】“读者评论精选”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会因应长度及语意清晰作节录或编辑。

1. Lamwaai,回应《过去一年,他们犯下的罪叫做“祭奠刘晓波”》

你纪念,他们说你有罪,他们让你恐惧,他们让这个社会集体遗忘一个好人,以此掩盖他们的罪行。仿佛不被纪念他们所做的一切“恶”就不存在了。害怕么?挺害怕的。那还要纪念么?要的。因为我已经不剩下什么可以记住的了,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不要遗忘了。

2. sagabrahma,回应圆桌话题《中山大学对张鹏处分通报未提“性骚扰”,中国离性骚扰防治还有多远?》

自52年全国高校大调整之后,一切私立高校、教授治校、学生运动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了党委领导一切。党委代表着党,代表着校园的最高权威和力量,岂容随意挑战和贬低?类似的骚扰也好造假也罢,维护了公义却损害了威权,怎能指望校方主动检讨和揽责?要处理,可以,决定权在我不在你,这和其它众多案件是一样的,说白了还是权力缺乏制衡的结果。

当然有许多人还希望借助媒体借助舆论的力量争取权益,然而这自下而上的倒逼竟和当年的革命如此相似。殊不知这往往带来反效果。群众运动起家的党,自然深谙人民力量之巨大,何况是最具思想最为活跃同时还往往带着冲动的学生?想把青春的火花传扬四海吗?细看多年来的大案,处理几个普通下层倒还可以(如呼格案聂案),可但凡涉及群体利益,危及党政内部的,又有几个能至理至公妥善解决?学生的声音就更是无从谈起了。二十九年的声音言犹在耳啊。

3. 红菱,回应《爱欲录:我在约会网站遇见最好的他,但他遇上的是最差的我》

我觉得Vera并不脏,文中也提到只是爱与被爱的经历和正常人不同,我也是赞成的。爱情经历不是千人一面,不可复制,都是独一无二的。SA是一个以“经济”换取“性”的平台,只是意味着在里面得到“爱”的机率比较低,但并不是没有丝毫“爱情”的地方。Vera从最开始只把Alvin当作金钱交易到开展一般男女关系的种种,已经证明了相爱彼此。

这里的“钱”和“SA”都只不过充当一个爱情契机.这样说的话就和我一个小青年在画室看见一个长得漂亮而且画画好的小姑娘所吸引,通过画画等交流认识对方,发现对方是自己的type,并无太大差别。可能一般来说是“动机不纯”,但客观的讲,都是因为某个原因认识对方,然后展开关系。“SA”和“画室”,“金钱”和“画”,“小青年”和“大叔”.无论是什么样的组合,爱都会出现。

那么最后在相爱过程中的悲欢离合的和所遇见过一切,都会是我们成长的催生药剂,成熟和沉稳,到最后成为无可代替的人生阅历,我们都不同又尽是相同。但爱一直都在。

说了一大堆,我才发现自己仍然是单身汪OMG😂。最后,希望Vera健康快乐,向目标前进

4. alexcdong,回应《爱欲录:我在约会网站遇见最好的他,但他遇上的是最差的我》

人总是倾向于高估自己的理性。

既然是出于自愿,个人的选择便无可指摘,只是在做决定时,很少人明白自己究竟要付出什么代价。尤其在大家普遍认可女性身体自主的今天,自主选择用以物化交易,成了许多人眼中的捷径之一。

只是身体真的与其他商品一般可以被轻松买卖吗?初看上去,面对必然随时间而消逝的青春,与其自己在一段段感情中挥霍,倒不如拿去交换当下所缺乏的金钱与视野——那些一掷千金的成功人士附赠的光环是其他年轻人急难触碰的。

人生是由一连串体验构成的。在我看来,那些sugar baby的选择,就像是在人生的画布上把一片空白的区域交给了别人。尽管其他人可能画技了得,尽管自己下笔也未必精彩,但是放弃之后就永远失去体验的可能。交易过后就永远失去了毫无杂念地陷入一场爱恋的可能。画布并没有变脏,她只是失去了自己绘制出更美好图案的可能。

5. silence2018,回应圆桌话题《加超连结要付费?欧盟新网上版权法惹争议,它保护了创作,还是限制多样性?》

版权保护立法能鼓励生产者的积极性,但表现上近似“避免卸磨杀驴”而已。“不卸磨杀驴”为的是使原创者能够生存并得到尊重。但思想产品一经产出就独立于原创者个体而存在并发挥影响力。硬性保护本身不直接创造价值,自由传播及其引发的二次创作即使侵权却是有价值的。立法应该考量现时社会自发的对原创者的尊重、支持程度(可以说是道德水平),寻求既能保证原创者生存,又使其思想产品的影响力得到充分发挥的一个平衡点。过度的保护只会伤害全互联网共同的价值。

这个法案就很不可理解。即使通过,想不出一个以新闻传播为业的press有什么理由会向超链接收费。那只会促使自己在互联网上失去联结而成为孤岛啊。

6. Fai,回应圆桌话题《“藏匿IKEA”成环球风潮,这是过分的恶作剧,还是宝贵人生体验?》

“公”“私”不常能够兼容共存找平衡,有时就是有你没我,绝对冲突。如果静静渡过,这几个人未必不能全身而退,无奈必以公共亮相来完成“私乐趣”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在这件事上就是自投罗网,把本来不能并存的东西硬搅到一起。但好玩的是,他们可能因此能到牢里去过夜,也是种体验。

7. 绯红杏白,回应圆桌话题《个人资料是使用免费软件的代价?LINE修改隐私权政策掀争议,你怎么看?》

会向他把自己内心表露无遗的露出叫知心友,会把部分私事告诉他的人叫可信赖依靠的人。

和Line 建立客户关系时首要先同意和Line 交心并透露一切,然后再叫它忘记自己曾被强迫透露过的私隐,才能和它建立你需要的关系。那你不如先看一个女人的裸体才决定要不和她交个朋友罢了。有这么一个势利眼的朋友,要不得。

8. Gloria,回应《现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遗孀刘霞抵达柏林》

她自由了。为她感到高兴,祝她从此开始新的人生。

但在看得见的喜悦与泪水背后,还有更多没有被看见的人。

他们没有国际声誉、没有外界关注、没有力量支援。他们是默默地耕耘、默默地奔走、默默地为中国的人权事业奋斗。然后默默地被打压、默默地被消失、默默地将自己的生命抛入火焰。

他们是无法像这样飞走的,他们是得不到帮助与餽赠的。唯黑暗驱之不散。

这只是屠刀下倏忽而过的一次放生,铁刃终究是无常而无情。

听啊,遥远的天边传来隆隆的雷声,那是被压抑的呐喊和从未停止的抗争啊。

9. rhrm,回应圆桌话题《若可以被听到,你想对如今身在德国的刘霞说些什么?》

刘霞枯槁的身体让我想起了集中营的幸存者。追寻正义的重担不应该再压在她的肩头,但我想,她会像许许多多集中营的幸存者一样,将记录作为余生的使命,记录泯灭人性的恶行,也记录和晓波坚如磐石的爱情,与谎言和遗忘抗争。这就是作为一个幸存者的尊严与责任 。

10. 墙奴,回应《杳三:新手见高手,双普会面下的美俄关系》

今天的俄罗斯与过去的苏联不同,与美国并没有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而只有具体利益上的冲突。而具体的利益总是暂时的,因此俄美将来为共同的利益走在一起是必然的。而俄美的携手合作,无论是对两国,还是对全人类,都是利好的。

...

liberalism为国际社会的基石,从来都只是一些政客和所谓精英的一厢情愿,国际社会一直都没有这样的共识,甚至至今还有几十亿的人口完全没把这种价值当回事。有些人自大地认为,人们如果没按他们定的价值观行为,就一定是受到了谁的迷惑。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