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电影

《Faces Places》短评:从摄影变成涂鸦,他们这样讲述陌生人的故事

一段相差五十岁的忘年之交,带上法国新浪潮余韵,记录下一个又一个平凡的生命

若说《眼睛相旅行》是纪录片,不如说是一趟旅程,华妲和JR开车到法国乡郊村镇,一边制作“摄影涂鸦”,一边发掘寻常百姓的小故事。

若说《眼睛相旅行》是纪录片,不如说是一趟旅程,华妲和JR开车到法国乡郊村镇,一边制作“摄影涂鸦”,一边发掘寻常百姓的小故事。 图:安乐影片提供

特约撰稿人 陈志华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8-06-26

#电影#评论#陈志华

明年就是法国电影新浪潮六十周年,艾丽丝华妲(Agnès Varda,台译安妮华达)被誉为“新浪潮之母”,她和尚卢高达(Jean-Luc Godard)是新浪潮中仍在世并依然有新作面世的两人。高达今年完成了《影像之书》(The Image Book),获康城影展(台译坎城影展)颁发“特别金棕榈奖”。华妲去年则和知名街头艺术家JR合作,拍成了《眼睛相旅行》(Faces Places,台译《最酷的旅伴》),在上届康城影展广受好评,更获今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

法国电影新浪潮可说是电影史最叫人热血沸腾的一章,把电影作者论发扬光大,革新精神影响到世界各地,间接催生了新荷里活电影(New Hollywood,台译新好莱坞电影),据说《雌雄大盗》(Bonnie and Clyde,台译《我俩没有明天》)本来就考虑过由杜鲁福(François Truffaut,台译楚浮)或者高达执导。法国新浪潮的导演群,阳盛阴衰,女导演寥寥无几,华妲却是不容忽视的一员,去年获奥斯卡颁发终身成就奖,康城影展也曾颁发相当于终身成就奖的荣誉金棕榈奖给她。

《眼睛相旅行》(Faces Places)剧照。
《眼睛相旅行》(Faces Places)剧照。图:安乐影片提供

相遇是主题

与其说《眼睛相旅行》是纪录片,不如说是一趟旅程,华妲和JR开车到法国乡郊村镇,一边制作“摄影涂鸦”,一边发掘寻常百姓的小故事。JR擅长人像摄影,把照片放大印成巨幅,张贴到建筑物外墙,成为“摄影涂鸦”。华妲和JR都注意到对方的创作,本应惺惺相惜,但一直互不相识。影片开头就想像他们屡次擦肩而过,在车站,在咖啡厅,在夜店,差一点碰见,始终没有相遇。而相遇,可说是影片的主题。

首先是本来陌生的华妲和JR相遇,尽管年龄相差五十多岁,生命轨迹南辕北辙,但相处起来并无代沟,甚至满有默契。他们一起策划这趟摄影涂鸦之旅,跟更多陌生的人相遇,认识更多新的脸孔,例如安排不同的人咬着长条面包拍照,再放大贴到墙上,连成仿佛一起咬着同一条面包的模样,又或者吸引人们来到废墟,把自己放大了的脸孔照片贴在荒屋外墙,令废墟重现生气。看似随意随机的相遇,却充满幽默与奇想,华妲主导的剪接更把各不相干看似散漫的段落,像那些长条面包照片那样,连接成趣味盎然的人文风景。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