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金像奖

香港电影起死回生?“本土”回春术的副作用

近年香港本土电影是新的“本土”,热衷以社会弱势或边缘社群为题材,但艺术表现却远远落后,难以造成风格上的冲击。

《沦落人》电影剧照。

《沦落人》电影剧照。网上图片

特约作者 邓正健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9-01-21

#香港电影#金像奖

即使在合拍片的阴霾下,香港电影至今仍能保持著刚毅的生命力。甫进2019年,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便颁发其年度大奖,两出题材风格迥异的作品:风格化的《三夫》(2018)和走写实路线的《沦落人》(2018),共同囊括了全部五个奖项,连同几部推荐电影,似乎颇能表现近年香港电影的本土探索的日趋多元。可是,在刚于去年底颁发的金马奖中,香港电影明显处于弱势,远不及台湾和内地电影瞩目。是香港电影的艺术水平不及其他地区,还是因取材过度本土化,使香港电影难以感染华语电影的观众?

香港电影已死,还是已变成一种认同感?

拯救垂死香港电影的良方,是本土——但其实“香港电影已死”的论断已经过时,起码在大家终肯承认,香港电影已回不了昔日黄金时代,各种诊疗式论述便开始出现。有论者接受合拍片主导华语电影市场的现实,积极挖掘香港电影精神怎样寄生在主要为内地市场而拍的电影里,例如有周星驰把《西游记》翻拍、颠覆又翻拍、徐克将港式政治寓言偷运进《智取威虎山》、还有杜琪峰将《非常突然》的宿命观改编成《毒战》,再不然就是王晶把昔日的港式类型,劣拙地套入如《赌城风云》和《追龙》等电影里。

但更能迎合香港本土观众口味的论调,则是坚执地强调香港电影的顽强生命力。香港电影有其主体性,香港精神正在其本位意识里,诸如此类的说法一直流传著,借以鼓动香港观众在面对本地电影市场持续疲弱的现实下,仍有入场支持香港电影的理由。“本土”成了理解香港电影的新关键词,当产量和票房再无可能证明香港电影仍然活著,人们唯有寄望,新一代电影人能拍出足以表现香港社会文化的作品,以便说明一个带点诡辩味道的道理:拒绝向内地市场妥协,方能证明香港电影的主体性。

当拒绝内地市场,甚至以无视内地审查制度成为了某种香港电影的定位时,“本土”也成了一种以捍卫社群认同为基调的文化政治。

《三夫》电影剧照。
《三夫》电影剧照。网上图片

两种论调之间并非不是没有妥协的余地,却主宰了我们对今天香港电影的基本想像。 很多普遍认为满有香港特色、也没刻意迎合内地市场的香港电影,其实都有内地资金支持,怀旧式热血如《打擂台》(2010)、港式温情如《桃姐》(2011)、刻划香港政经结构如《窃听风云3》(2014)、或甚是实写香港历史如《明月几时有》(2017),全都实实在在地拿内地资金,也爽爽快快地在内地上映。可是,当拒绝内地市场,甚至以无视内地审查制度成为了某种香港电影的定位时,“本土”也成了一种以捍卫社群认同为基调的文化政治。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