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回顧一場對話:香港藝術文化政策何去何從?

艺术界人士真切希望政府能有更完善的措施,支持本地艺术发展,并把香港文化带到海外,吸引旅客来港。新一届政府最后能做到什么地步?

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及应运而生的香港艺术周,牵涉价值连城的天价艺术品,也带动了数以百计的国际参展商及艺术界人士到访香港。

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及应运而生的香港艺术周,牵涉价值连城的天价艺术品,也带动了数以百计的国际参展商及艺术界人士到访香港。摄:林振东/端传媒

杜阮蓝

刊登于 2017-11-24

【编者按】有话想说吗?端传媒非收费频道“广场”欢迎各位读者投稿,写作形式、立场不拘,请来函 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读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六星期前,香港特首发表了任内首份施政报告。众多项目之中,最备受争议的莫过于房屋政策。在施政报告出炉后,政府中人就开始马不停蹄,密锣紧鼓宣传新一届政府的施政方针。笔者不谙政治,对政策措施无容置喙。然而,近日偶然出席了一个关于创意文化政策的论坛,有幸领教新一届政府在文化方面的鸿图远略。席间,两位新任政治助理黎颖瑜女士和冯海容小姐和与会者有不少有趣交流。作为旁观者,笔者谨愿写下几点观察,聊作纪录。

1)以文化活动吸引旅客

首先,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的政治助理冯海容小姐提出“回流旅客”(Returning Tourists)的概念,意指一些因商务或转乘航班等原因短暂停留香港的旅客,在短暂的旅程里意犹未尽,日后重返香港。冯小姐提及,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有意重点吸引这些旅客,而且希望以文化活动作为一个招徕。

笔者作为一个涉足文化界的人,自然乐见政府希望支持文化活动发展。冯小姐在大学主修人类学和艺术史,对艺术的热诚无庸置疑。然而,文化活动除了可以吸引一些曾短暂造访香港的旅客重返香港,自然亦可进占普通旅客的市场。自设界限,似是不必。

此外,是次论坛没有提及现时香港有什么文化活动吸引外地旅客来港,也没有提及政府打算重点发展(或推动)哪些项目。冯小姐提及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关注八个范畴,涵盖各个不同领域,但那些范畴极其广阔,也没有提及任实质措施或计划。这种近乎空泛的论述,难免令业界人士无奈,甚至是无所适从。

2)香港的文化产品?

去年,笔者写了一批文章分析韩国如何利用香港作为一个跳板,与世界观众接轨,继而增强及输出软实力。这批文章在网上引起不少回响,当中不少读者慨叹香港没有流行文化可以输出,也有读者惊讶香港竟然有这样的地利。值得一提的是,数以十计的留言之中,竟无任何一个提出香港可以输出什么文化产品。这个现象实在值得深思。 那么,到底香港现在有什么吸引外地旅客的文化产品吗?答案是有的,笔者在此就草率举两个例子:

在奢华一端,当要数到每年春季的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及应运而生的香港艺术周。这些艺术活动既牵涉价值连城的天价艺术品,也带动了数以百计的国际参展商及艺术界人士到访香港,当中包括不少艺术界的翘楚,也有大众熟悉的国际名人。这些活动除了集中在艺术周的时间,也分布于其他月份,因为画廊、拍卖行都需要在不同季节有不同活动,造就了一整个行业的发展。

在较大众化的一端,香港每年都有数以百计的大型演唱会,近年亦有越来越成熟的音乐节。这些活动,有时邀得鲜有到访亚洲的歌手,有时则是一些难以到访邻近地区的表演者,两者都吸引不少观众专程从海外到访香港。在这些香港的大型演唱会、音乐节里,来自香港以外的观众,动辄占三至四成。试想像他们都要坐飞机或长途巴士来港,大部份还会留宿一至两晚,除了在演唱会的各种花费,还有观光、在港交通等消费,更遑论极大量的“代购”。这些消费加起来,经济贡献著实不少。

另外,受“禁韩令”影响,香港、澳门和台湾成为了大中华地区的一道狭缝。故此,今年到访香港的韩国艺人比往年都多。例如,今年初,韩国天团Big Bang就在香港举办了十周年纪念演唱会的终站。两场户外演唱会,吸引了逾四万名观众入场,除了造成交通挤塞,也成为一时热话。

据该次演唱会的观众所言,场内人士来自香港、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区,而且亦有不少居港外籍人士。对乐迷而言,这些演出有其纪念价值。在宏观的角度看来,主办单位选择在香港办最终场,多少也是看中香港的“跳板”作用。

这些活动显示了香港有足够的软件支援文化产品传送到海外市场,也能应付为文化产品来港的旅客。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活动传播的都不尽是香港文化,香港有什么本土的文化活动可以输出海外,大概就只能留待业界或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思考了。

音乐文化节Clockenflap,曾经在西九龙文化区户外地方举行。
音乐文化节Clockenflap,曾经在西九龙文化区户外地方举行。

3)增建场地

席间,两位政治助理及多位发问题的观众都提到香港的表演及训练场地不足。当中,黎颖瑜女士提及,政府现时计划使用空置学校作文化活动用地,因学校的配套完善,不会有交通问题,亦有颇为完善的设备。然而,有与会者提及这个计划没有顾及表演艺术需要较长训练期,以及一个可以储存大量道具、配件的地方。此外,荒置学校的配套是否真正完善,亦值得商榷。

笔者想起,上述那场演出由十多个政府部门及组织全力支持,在政府重金兴建的启德邮轮码头举办,却被观众称之为“噩梦”。当日,场地完全没有预留足够位置予数以万计的观众排队,令观众要在与旅游巴士只有数米之距的地方等候半天。这有两个主要问题:1)门票按入场号码定价,但因场地安排混乱,入场号码实质作废,观众花费无所获。2)虽然冬天没有中暑危险,但现场挤逼状况及与交通回旋处的极近间隔,实在险象环生。

由多个政府部门全力支持的活动(遑论是否香港本土的文化产物),办得如此狼狈,难免令人扼腕叹息。尤其是,难得有一个活动,吸引了多国旅客来港,但香港予他们的印象却是效率和场地质素奇低,实在是令香港蒙羞。

两位政治助理提及,香港在未来几年有计划兴建更多硬件,但并未提及会否顾及室外场地,抑或只会专注于室内设施。对一个完善规划的城市而言,室内和室外设施自然都是必需。然而,当香港的官方对场地似乎毫无头绪的时候,市民亦只能期望设施起码是可以正常使用,而非无法使用得破坏城市形象。

上述问题自然没有标准答案。列席旁观,只能慨叹当日时间有限,两位政治助理未能更详尽回应在座听众的不少问题。那些问题,反映了艺术界人士是真切希望政府能有更完善的措施,支持本地艺术发展,并把香港的文化带到海外,建立正面形象,并吸引旅客来港。

当然,这些目标都是广大而宽阔,并非一时三刻可以达成。正如一位与会者所言,艺术讲求的是细水长流,有是更有十年磨一剑之感。两位政治助理在该场合可以分享的信息有限,与会者亦当然明白。事实上,当日讲者和与会者的理性对话,已是令人相当刮目相看,展现了双方的诚意。

谨此祝愿香港艺术文化界发展良好,并向两位政治助理黎颖瑜女士和冯海容小姐,及主办单位香港艺术人员行政协会致谢。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