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人风物深度

异乡人——胡晴舫:为了认出自己的脸孔,我们必先认出彼此的脸孔

二十多岁开始了“国际公民”的生活,旅行、工作、写作。她从不信任人性,到仰赖“陌生人施舍的慈善”走到今天。作家胡晴舫完成《无名者》后说,真正的写作才刚刚开始。

胡晴舫最新的写作探索主题是“共存”。无根的人们,彼此争斗很多怨恨很多,但最终还是要在这世界“共存”。

胡晴舫最新的写作探索主题是“共存”。无根的人们,彼此争斗很多怨恨很多,但最终还是要在这世界“共存”。图:Tsengly / 端传媒

端传媒记者 张洁平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7-10-26

#异乡人

胡晴舫有三种身份:旅居的人,上班的人,写小说的人。虽然这三件事都不算稀奇,普通人都上班,都会旅行,可能也会换个城市生活,然后有自己的爱好,比如摄影、写作、玩band。但我在这里一定用“身份”来锚定,是因为她把这三件事经营得刻苦,都像是职业一样认真来过。

出生在台北的她,28岁正式离乡,至今长时间旅居过7个地方:美国威斯康星州、香港、北京、上海、巴黎、纽约、东京;行脚经过的城市,更是数不胜数。迁徙对她来说,与其说是生活或工作的因缘际会,不如说慢慢成了一种有意识的人生选择。她还意识到,自己的选择并非偶然:“如果连我这样家境普通的台湾小孩都开始移动,那么流动,一定是全世界的共同命运。”

她带著对“旅人”的鲜明自觉,一路记录旅行所看到的世界,全球化与国族意识松动的世界,更记录“流动的旅人”这新型身份本身。这也是外文系出身、热爱文学的她,除了打几份写字工之外,第一次正式写作。32岁时,年轻人一路上的行脚笔记,被当时台湾《新新闻》杂志总编辑顾尔德慧眼识出,出版为她的第一本书,散文集《旅人》。作家胡晴舫,就这样跃入读者的视野。

和上一辈台湾作家普遍关照的“民国流离”与“本乡本土”这两大命题不同,从2001年第一本书出版,胡晴舫此后笔耕不辍写了十一本书,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评论集,视野都脱离台湾母体,在她旅居的城市与地区跳跃,人物与故事也往更普世的脉络中探索。几乎很难再用“台湾作家”来描述她。多年之后回头看,顾尔德最初的评论仍然一语中的:“她是全球化时代台湾第一个敏锐地捕捉到那种空间时间遽烈改变的文学作家。”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