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读者十论:无视强权的比特币

“读者十论”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

端传媒社群组

刊登于 2017-10-15

#读者十论

【编者按】“读者评论精选”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会因应长度及语意清晰作节录或编辑。

1. 费米猫,回应圆桌话题《今天比特币贵重如黄金,明天呢?投资界的疯狂过山车,你敢坐吗?》

不是比特币需要投资者,是世界需要比特币。

现有的主权国家信用背书的法币秩序就是海耶克所谓《通向奴役之路》。主权国家可以超发货币、稀释债务,从公民手中合法地夺走财富,寅吃卯粮,货币定向宽松,造成经济繁荣的表面假象。某些国家已经开始发行100年期国债了,人生能有几个百年?我不认为比特币能取代法币,但是比特币会与法币不断互动下去。政策打击并不奇怪,一个去中心化的体系不被中心化的国家机器打击才奇怪。然而回看比特币历史,政策监控对其影响能力一浪低过一浪:早期监管导致过崩盘,可今次中国政府甩出两个王炸,也不过使币价下跌20%然后创新高,政府打光一手天赐好牌,却无能为力呢。

2. Gardener,回应圆桌话题《香港中史独立成科后,势必成为政治角力场?》

我觉得考察学习一个科目的理由,应该从现实和意识形态两个角度考虑。

从现实角度来说,香港作为中国边缘重要地区,受中国影响越来越大,香港人必须学习中国历史逻辑,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中国的决策机制,无论是合作还是对抗,技术上才有迹可循(在支那等议题挑衅中央实在是太不智了)。

从这个角度说,不仅香港学生,中国学生更应该学习共产党的组织形式和指导思想,身处共产党执政社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却不学共产党组织形式、列宁主义基本思想,削弱了学生反思当局合法性基础的可能性(如果他们可以了解一些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学说常识,而非联共布党史大纲,他们还会相信中国是共产主义甚至他们会意识到中国当下就是马克思最反对的社会)。

从意识形态角度说,我觉得客不客观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态度问题。制定教材当局不是一定提文革提64提乌坎,而是从现实角度来说,了解中国历史逻辑,怎么能不了解50年代极权到60年代超极权转向,那么就势必学习文革,怎么能不了解文革后共产党转向政治保守经济开放,这就必须了解89-92(我认为这两个事件不可能分离 前者更重要 国内教材只讲92不讲89 怎么能理解92呢)…如是,真正的问题不是学不学中史,不是写不写某个事件,而是制定教材能否以学术而非政治教化为标准,能不能让学生自己理解判断中国而非大人们越俎代庖,一个好的历史课才能够培养好的公民社会。香港历史教育再本土,六十年代风暴和难民潮,八十年代末的……献中华,真的能脱离这个巨大的古老帝国的历史而理解?

3. yanggubv,回应圆桌话题《香港中史独立成科后,势必成为政治角力场?》

中华历史和文化真的很值得学习,特别是宋朝之前的历史,那是中华文明的青壮年,意气风发,生机勃勃。

其实现在世界上还存在的几个华人社会,都不再是真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大陆师从苏联,台湾师从日本美国,香港和新加坡师从英国,这些地方其实都是在西方几个不同流派思想下建立的社会。有的学的不错,如香港和新加坡,有的学的半吊子,如台湾,有的则根本找错了师傅,如大陆。

真希望能够有一次类似欧洲文艺复兴的机会,能够真正的巡本溯源,找回春秋战国时的伟大哲学思想,汉唐时的包容开放大气,宋朝的文才和风流。

4. 云小楼,回应圆桌话题《鹿晗与关晓彤的恋情,是对粉丝的背叛吗?》

“偶像”作为职业有别于演员和歌手,后两者更多在售卖自己的才华,前者则更多是在售卖自己的颜值、人格和生活。

既然你没法拿出脱离你自身之外让人喜爱的优良产品,并希望他人因为对你的好感为你花钱,那么你只能成为一个木偶,一个符号,来让人喜欢你造出的泡影。

因此粉丝与偶像之间的关系本就充满了误解,粉丝见到的是包装过后的偶像,偶像看到的是作为一个群体的粉丝。

爱的声浪由每一句微弱的“喜欢你”汇聚而成,而台下一片黑暗之中偶像却看不到粉丝的脸。

喜欢总是带着占有欲这点不必论证,恋爱无疑会打破粉丝幻想之中的占有欲,故而损害了他们心中与偶像建立起来的“纯洁”羁绊。世上怎么能有另一个人比我们更深地触及偶像。

故而恋爱禁止条例这本身就似乎违揹人权的条例竟也可以延续至今也并不为奇。不过是为了固粉想出来的下下策。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社会中对于“纯洁”二字追求的过了分,对于大众偶像的定义似乎只停留在阳光灿烂正能量上再做一些细小的不同个性延伸,如果从一开始我们就尊重偶像个性发展,可能会是不一样的情形。

“理智追星”四个字在我看来根本是个笑话,追星这种喜欢一个虚无缥缈的共享幻影本就是感性又冲动的事情,你只能在被允许的范围内让自己的行动不让他人反感,却不能阻止他们在心中怀有越界或不理智的情绪。

我看不出除了从偶像身上获得继续面对自身晦暗现实的勇气以外,追星可以给人带来的更多益处。

单纯这样简单快乐在追星的人也有,但太少太少,更多时候我看到的是粉丝可笑又可怜的自以为的牢固羁绊和老母亲般远隔江海无处安放的蓬勃爱意。

最后简述我自己相关,我本人追SNH48,仅些微知晓日本48G和阪道系,远离饭圈,其余对娱乐网的了解几乎为0。

以上也只是一些个人通过自身体验和观察旁人得出的对于现代社会“偶像”二字的浅见,冗余繁杂,欢迎讨论。

5. senntou,回应圆桌话题《鹿晗与关晓彤的恋情,是对粉丝的背叛吗?》

我觉得就从日本的akb和杰尼斯爱豆来看,其实爱豆已经是商品了,他们作为爱豆这个身份是没有独立人格的,你让人家花钱和时间和感情给你冲人气给公司创造收益,你还想跟粉丝谈什么恋爱自由?就跟你让爸妈养着你你还有什么资格和爸妈谈独立和自由?先不谈偶像文化到底是否病态,在日本爱豆在出道时也常常会有一些根据自身性格的角色设定,也叫卖点吧。但是日本爱豆大多很敬业很辛苦,不努力很难生存,日本的粉丝也比较苛刻,而且好多刚出道都有很长一段时间的低潮期,和鹿晗靠流量迅速火起来是两回事了,素质和敬业程度都有好大差距,在日本恋爱禁止条例是爱豆与粉丝间心照不宣的不成文规定,其实个人观察,最终很多粉丝在意的并不是爱豆婚不婚恋,而是爱豆处理自己婚恋情报的一个态度,这个态度能体现出爱豆是否在乎和体贴粉丝,这才是很多粉丝在乎的东西。

我想表达的观点是,首先偶像作为一个人当然有婚恋自由,但是他们和粉丝之间是有金钱关系的,不能一副“我恋爱是我的自由你们爱饭不饭”的态度,粉丝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前提是偶像要努力经营好粉丝心中的那个美好泡泡,这也是为什么日本的偶像特别是男性偶像普遍都40岁以后才结婚的原因,这是他们的事业,而日本的演员就没有这种普遍结婚迟现象。偶像作为商品他们必然要牺牲一些自由,比如虽然有女朋友但是不能和女朋友频繁公然上街的自由,我也觉得这有些病态,但也是各取所需吧。

6. Fai,回应《揾食?抗争?自主?有底线?雨伞三年后,什么是香港式自由?》

占领中环的后座力比我想像要大很多,它的影响也必然静水流深。看似无声无息的结束,实则是更深厚发端的开始。

我在占领区里感受到浓重的乌托邦气质,即人在非常状态中能够展现的非常融合能力。但它实实在在地把发想实体化,这是一个有力的充权过程:人的想法在有形世界产生有形的影响和回应。这也许就是文末提到的“极端自由状态”,而交流不因政权权力多寡、社会地位高低、财富累积多少为前提因而达致“平等”。人们参与占领未必冲着意识型态而来,“占领中环”最初的构想是很知识菁英的,占领者很多是因为“睇唔过眼”挺身而出,这些人不是意识指导行动,而是切切实实的行动产生了意识,作为公民,后者会更坚固。所以,占领后的一批公民自发运动才是占领真正的成果,它们可以直接把中港政权边缘化。

占领运动的爆发力其实来自“一蹴而就”的幻想,后来的种种证明这只是幻想,香港的情况从表面看来会进一步恶(立法会修改议事条例),但另一些更有力的东西在无形中滋长,可能在未来某个角落迸发燎原的星火。所以,我反觉得,不是去谈我们想要怎样的自由,而是去做出来,在行动中成形。现在的香港,直接行动的公民不在少数,也会越来越多。

7. micks,回应圆桌话题《经济学奖得主说人类理性有限,我们都活在“不理性”中而不自知?》

他的观点主要是指:

1.并非人不理性,而是理性是有限的。理性是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可理解为心理能量),而资源在有限的情况下是必须采取分配的。比如我在工作上有更高的动机取用更多的认知资源实行理性的决策,而在日常消费上就会去用相对较少的理性。也就是说,强调的是“有限”二字,而非不理性。

2.我们日常所说的“理性”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是有意愿作为一个“具有理性的人”的动机,第二个是你实现这个动机指向的具体行为—通过学习可以令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知识,并在经过训练后能将这些知识化为经验和技能替代原始的情绪和直觉(可以说是用新的情绪和直觉替代旧的,其中会经历一段时间的适应)就好像用电锯刀代替石器伐木一样。据木头依然是用手,直觉依然是直觉,知识直觉的内容被现代社会的知识系统训练的相对生理情绪直觉更容易达到扩大获益的目标。

之所以计算机,人工智能比起人类更理性(利益最大化的能力)就是基于这两个基础。这两个基础就是1:相对人而言几乎无限的运算力2:其本身就是人类知识的精华,其获得的内容也是基于人类现代知识。从一开始就不需要替换的过程。

理性的定义是利益最大化,还是效用最大化。利益自能涵盖人类可以被量化的部份,而不能被量化的部份是无法计算的。

假设在原始人面前放一个苹果和一个苹果手机,它极大可能选择苹果而非手机,而现代人则选择手机,这两种选择都不能说不理性。原始人获得了食物,可以充饥,是生态理性。现代人获得了手机,可以卖了买更多的苹果和其他的东西,这是现代文明的理性。

前者的选择获得了充饥的效用,后者则因为具有现代文明的知识,选择挨一阵子的饿,换取iPhone本身作为手机效用,或作为货币换取更多物品的效用。其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相关知识。

8. Resonance,回应圆桌话题《经济学奖得主说人类理性有限,我们都活在“不理性”中而不自知?》

人类一直被生存本能和潜意识糊弄著,理性是一种刻意为之、后天习得的行为。 Scientific method 所以伟大,在于其在惰性思维和感性思想的迷雾中洪洪发亮,给本性绝不理性的人类奠下正确的方向。数百年过去了,生活中不理性、不科学的事物依然占绝对上风,这一点我们跟数万年前穴居的祖先别无二致。

与其感叹人性中理性的缺失,不如正确地认识自己非理性的一面。理性不是多修了几门理科课就可以终生有效,看清事物本质的背后,是一场场跟我们的原始脑袋博弈的心理战争。我们负多胜少。

9. 退休老头,回应《揭仲:四大因素,剖析中共2020年攻台可能性》

历史会重演,现在的中美关系像不像一战前的德英关系,二战前的德英和日美关系,二战后的俄美关系?一方是个新兴强权,一方是个老牌霸权,二方相遇必然会有些挑衅,这些挑衅处理不好就是大战一场,处理的好就是局部争议,这就是大家在谈的修昔底德Thucydides陷阱。

台湾、朝鲜、韩国、越南、菲律宾只不过是两强之间的夹心饼干,就如同二战前的荷兰比利时,二战后的奥地利匈牙利东西德古巴中国一般,所以中共是否攻台还得看中美关系摩擦程度如何?

只是美方牌多一点,而且大部分比较听话,中共手上只有一张时灵时不灵的北朝鲜,逼得中共每次都得亲自下手,多几个闹事的,中共就手忙脚乱,哪天中共要攻台,北朝鲜会不会又开始放飞弹?越南会不会又有南海争议?印度会不会开始修路争议?几次下来也是累得够呛才是。

10. yanggubv,回应《野岛刚:“灭私奉公”的武士道遗毒,令日本人停不了“卖命”工作》

就像菊与刀里所写一样,日本人的荣誉感和耻感都极强。耻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只能掩饰和忘却,就永远跨不过去。

不过这一点来说,中国又何尝不是这样。作为在改革开放中成长,在西方学习和工作,但是对中华文化仍有极强认同感的我们,既不接受内地的舆论管制和一党专制,又难以认同台湾的崇日和偏安一隅的小家子气,更看不惯没有现实意义和政治智慧的港独诉求。天下之大,完全找不到真正中华文化代表,好可惜也好可悲!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