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度

搵食?抗爭?自主?有底線?雨傘三年後,什麼是香港式自由?

「如果我們可以拋開包袱,在日常生活中創造出可跟佔領比擬的極端自由狀態,讓平等交流發生,可能是一條出路。」

學者回憶三年前的雨傘運動,均感慨:雨傘運動爆發後,很多於香港土生土長的人突然對這個城市刮目相看。佔領區時期的各種自發的協作,小如免費派水和食物、扶行動不便者跨過公路之間的石壆,及至後來發展成一個不需金錢交易便可憑互助解決生活所需的群體,以帳篷建立起一條條村,有人說這是久違了的「人情味」,但遠超於此。

學者回憶三年前的雨傘運動,均感慨:雨傘運動爆發後,很多於香港土生土長的人突然對這個城市刮目相看。佔領區時期的各種自發的協作,小如免費派水和食物、扶行動不便者跨過公路之間的石壆,及至後來發展成一個不需金錢交易便可憑互助解決生活所需的群體,以帳篷建立起一條條村,有人說這是久違了的「人情味」,但遠超於此。攝:林振東/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何雪瑩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7-10-09

「這幾年,我實在過得很痛苦。」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周保松近日在一個工作坊上表示,2014年持續79天的雨傘運動之後,他目睹香港經歷愈來愈多制度的崩壞,個體自由也越來越難以得到保障。

僅僅近大半年,香港就經歷一連串讓人沮喪的事件:六名立法會議員被褫奪資格、16名年輕人因佔領公民廣場和保衛新界東北入獄,近日,又有一連串關於在大學民主牆討論港獨引發的後續風波,2017年香港人談論的最多的,或許是擔憂香港的自由在不斷收窄。

在威權統治和民粹夾擊的後雨傘年代,香港還能如何以自由作骨幹構想未來?

恰逢雨傘運動爆發三週年之際,2017年9月30日,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舉辦「香港與自由」工作坊,請來周保松、羅永生等不同年代、範疇的19位香港研究學者,花一整天的時間,將「自由」放回香港政治和經濟的脈絡去討論,眾人由二戰後的英殖統治說到雨傘運動,思考自由如何塑造香港的文化和身份認同,亦探討自由的未來。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