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奥斯卡风物深度电影

2017年,什么才是奥斯卡奖心目中的“最佳外语片”?

中港台三地能正式入围奥斯卡外语片的电影屈指可数,是价值观还是电影工业的差异?

《战狼2》剧照。

《战狼2》剧照。图片来源:Imagine China

特约撰稿人 贾选凝 发自台北

刊登于 2017-10-06

#电影

【编者按】9月30日报名截止之后,各国送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作品也随之出炉。很多国家一早确定了送选作品,公开了消息。直到最近几天才确认,中国将推荐《战狼2》参选。从9部出入围资格,再到5部正式提名名单,到最后获得奖项,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热度不比美国电影参选的大奖,却也常常引起讨论。尤其是对照每一年各地的送选名单,总有很多故事在其中。尽管奥斯卡堪称世界电影工业中影响力最大,它的评选也有偏颇之处。本文并非想推崇最后的赢家,旨在总结这个游戏,参照中港台三地的电影状况。诚如文中所言,亚洲电影在奥斯卡实际仍需要满足世界对亚洲的一些想像。其中有的想像是正面的,有的却不尽然。(文中电影片名遵从作者习惯,以台湾译名为准,今年仍未于台湾上映的电影,将采取暂译名。)

无论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实质意义是否真如索尼经典的联合创办人 Tom Bernard 曾说的“像赢得世界杯一样令人欢欣鼓舞”,但每年从提名到九强出炉到五部入围影片正式公布再到颁奖的全过程都备受瞩目——特别是那些选送的影片有“得奖之相”的国家,会格外关注整场角逐。不过遗憾的是,这一年一度“为国争光”的娱乐战场,基本上和中文世界关系不大。尽管两岸三地每年选片“申奥”也都姿态郑重,但华语片至今依然只有《卧虎藏龙》曾获最佳外语片奖。

事实上,中港台三地就连能正式入围该奖的电影都屈指可数。

台湾1957年就有以原住民(泰雅族和阿美族)部落为背景的爱情文艺片《阿美娜》参与奥斯卡,两年后,电懋出品的家庭伦理片《雨过天青》代表香港参加角逐,中国大陆则是改革开放后的1970年末才提交首部电影参奖。但大陆和台湾周期相对固定地选送影片都要等到80年代之后,香港则是90年代初。其后长达近四十年里,两岸三地拿到过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导演只有三位:张艺谋(3次)、李安(3次)、陈凯歌(1次)。对比一下曾经12次入围的日本、10次入围的以色列和8次入围的墨西哥,整个华语世界所获得的外语片提名纪录明显偏少。

这是否能够证明奥斯卡并不青睐华语电影?答案既是肯定的,却又不尽然。在理解为何华语片很难胜出的脉络前,先要知道什么是奥斯卡心目中的“最佳外语片”?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