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李立峰:要在社交媒体走出同温层,一静不如一动

策展行为涉及对内容和来源的选择,越多策展行为,本来代表越高度的选择性,理应会收窄接信息的多样化程度,但研究的结果却是相反的……

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下,人们倾向接收自己感兴趣以及会印证自己既有想法的信息。相比由大众媒体主导,互联网让大量小众媒体涌现,态度和形象鲜明的媒体往往更能吸纳支持者,结果是人们在互联网时代更容易选择性接收信息。

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下,人们倾向接收自己感兴趣以及会印证自己既有想法的信息。相比由大众媒体主导,互联网让大量小众媒体涌现,态度和形象鲜明的媒体往往更能吸纳支持者,结果是人们在互联网时代更容易选择性接收信息。摄:林振东/端传媒

刊登于 2017-08-07

#李立峰#评论#媒体观察

去年在中文大学做了一个讲座,谈媒体与情感。讲座中,我提到自己约在一年前左右,开始会在 Facebook 见到内容农场或自己认为无聊的东西时,要求 Facebook 隐蔽该帖,甚至要求以后不要再传送该些专页发放的内容给我。讲座完结,一位看上去50来岁的女士,问我如何要求 Facebook 隐蔽自己不喜欢的帖文。一些年纪稍长的市民不懂这些操作,并不奇怪,但我怀疑,就算是年轻人中,懂得这些操作的,也不一定会做。

但无论如何,在社交媒体上自我策展(curate)内容和新闻,已变得越来越重要。让我由一些简单的学术概念谈起。

在网络接收的信息是否多样化?

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下,一些本来很“陈旧”的传播学概念,在过去十几年又重新得到关注。选择性接收(selective exposure)是一个例子。选择性接收的原理很简单,就是人们倾向接收自己感兴趣以及会印证自己既有想法的信息。不过,人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选择信息,部分视乎媒体和信息环境的特征。相比由大众媒体主导的世界,互联网让大量小众媒体涌现,而且在频道井喷之下,态度和形象鲜明的媒体往往更能吸纳支持者,结果是人们在互联网时代更容易选择性接收信息。一些学者忧虑,人们从此只会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以及跟自己态度一致的内容。

本来,也有另一批学者指出,互联网除了令选择性接收更容易发生之外,同时也造就了偶然或意外性接收(incidental or accidental exposure)。在网络世界,各种边界变得模糊,信息容易流进不同的领域中,而人们要从一个网站跳到另一个网站亦非常容易,结果是人们经常在互联网不经意地看到很多本来没打算要看的东西,甚至接触到很多平时不会接触的内容。从这角度看,人们在互联网上所接收的信息,应该仍然颇多样化。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