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互联网之父盘点网络世界三大问题,个人数据保护排首位

刊登于 2017-03-13

万维网之父 Tim Berners-Lee。
伯纳斯李号召网友对网络公司、政府施压进而获得更加健康的网络新闻环境。

3月12日, “互联网之父”伯纳斯李爵士(Tim Berners-Lee)发表公开信,称个人隐私数据失控、虚假信息泛滥及定向投放的政治广告正在限制互联网发挥出其真正的潜力,他声称已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呼吁各方携手共同挽救互联网,创建一个“给予所有人平等权力与机会”的网络环境。

定向政治广告可以对不同的群体展示完全不同,甚至可能互相冲突的内容。这是民主吗?

伯纳斯李

1989年3月12日,伯纳斯李最先提出建立一个超文字(Hypertext)系统来连结及传送所有重要的信息,并且能让任何联网的电脑都可以进行存取。这个设想日后成为万维网(World Wide Web,WWW)、即如今人们俗称的互联网的开端,也让伯纳斯李被称为互联网之父。但值此28周年纪念日,他却坦言在过去的1年中对网络发展的担忧与日俱增:

用户失去了对个人资料的掌控

当前许多网站的商业模式是提供免费内容以换取个人数据,许多人也不介意放弃部分隐私。但人们同时失去了对这些数据的控制权,而政府也可以透过与网站的合作,掌控公民在线上的各类活动,甚至还可以通过极端的立法使其行为合法化

对于错误信息的监管过于宽松

现今很多人专注于少数几个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从中查看新闻和信息。问题在于网站会根据收集的用户个人数据,透过算法向其选择性地展示内容。但有时候,这些内容要么是错误信息或虚假新闻,要么就是迎合用户偏见的产品,导致误导性信息迅速蔓延。而且透过掌握大量数据,心怀不轨之人就可以操纵网络信息,将用户导向特定商业或政治利益的错误信息。

在线政治广告问题丛生

目前广告商已经可以直接针对特定用户推送特定的政治广告,一项统计显示,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Facebook 上每天都有多达5万条选举广告,导致监管难度很大,而其中一些虚假广告更将用户导向了假新闻网址,造成严重后果。

针对这些问题,伯纳斯李宣布旗下的 Web Foundation 提出了一个五年计划,具体包括开发诸如个人“数据包”等新技术,探索例如信息订阅和小额支付等替代收入模式;他还提议打击政府的越界行为。伯纳斯李声称将与 Google、Facebook 等网络公司合作,努力将个人资料控制权交回给普通用户,以及共同阻止错误信息在线上的传播。

17 亿
Google 声称2016年从其广告平台移除了17亿条违反其政策的“不良广告”,是2015年的两倍多。

声音

距离我首次提交万维网概念已经过去28年了,我当时设想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允许每个人随时随地分享信息、获取机会、跨地域和文化进行协作。现今的互联网在许多方面已经达成了这个愿景,但为了保护它的开放性,我们仍然需要持续地进行战斗。

伯纳斯李

万维网

万维网(World Wide Web)亦作"WWW"、"Web",是一个由许多互相连结的超文字组成的系统,通过互联网存取。在这个系统中,每个有用的事物,称为一样“资源”;并且由一个全域“统一资源标识符”(URI)标识;这些资源通过超文字传输协定(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传送给使用者,而后者通过点击连结来获得资源。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简称W3C)1994年10月1日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电脑科学实验室成立,万维网联盟的建立者是万维网的发明者Tim Berners-Lee。万维网并不等同互联网,万维网只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其中之一,是靠着互联网运行的一项服务。(资料来自维基百科,百科内容以 CC BY-SA 3.0 授权)

来源:QuartzBBC卫报ZDNet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