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特首选战

李峻嵘:无条件挺曾俊华的致命伤

无论是昔日的“民主抗共”、近年的“反对大陆化”,甚至是港独,即使它们的内涵不尽相同,但当中的共通点却十分清楚……

刊登于 2017-02-15

#香港特首#2017香港特首选战#香港

2月8日,社民连立法会议员梁国雄宣布参选特首。
2月8日,社民连立法会议员梁国雄宣布参选特首。

当不少民主派支持者热烈支持曾俊华参选特首之际,长毛梁国雄宣布参选,并将自己的参选定调为:牵制泛民选委不要支持曾俊华的策略。观乎这几天的论战,长毛和他的支持者可谓万箭穿心。 要理解不少民主派群众“一边坚定挺曾、一边痛骂长毛”的现象,就先要回到香港人为何要争取民主这个问题。无论是昔日的“民主抗共”、近年的“反对大陆化”,甚至是港独,即使内涵不尽相同,但共通点却十分清楚:民主最可贵之处,是它可以成为抵抗中共/大陆干预香港的工具。

撑曾不违伞运“初衷”

回归后,香港出现过三位特首,梁振英是唯一和民主派完全没有蜜月期的。早在他当选后但未就任施政时,反梁、倒梁之声已不绝于耳。梁振英被怀疑是地下中共党员、当选后立即到中联办谢票——他的背景和行动,早已令不少民主派支持者无法容忍。2014年9月28日的催泪弹强化了他的鹰派形象,催生出占领运动。就算是中港足球大战时,梁甚至不愿表态支持香港队,更令人觉得他并无兴趣捍卫中港“两制”之别,和香港的高度自治。两个月前,香港不少人仍然担心梁振英会连任成功,因为如果他续任特首,即代表中央将继续其对香港的强硬路线。

到梁振英宣布不角逐连任,大家都松一口气。虽然梁振英说自己是因家庭因素而不参选,但大家都知道,他放弃连任是北京的意思。无可否认的是,这令人觉得北京不是对香港民意完全置若罔闻,于是社会开始出现一种想法:既然北京已经尊重民意(还是民意令北京妥协?),不让梁振英连任,那么当然有可能再一次尊重民意/妥协,不让被视为“梁振英2.0”,和梁振英一样获得中联办支持的林郑月娥当下任特首。 那些在社交媒体上为曾俊华打气,甚至捐钱给他的泛民支持者,不会忘记了这次是小圈子选举,也不是不知道支持曾俊华本身就是对北京的妥协。但在真普选遥遥无期的时候,他们觉得眼前是有一个机会,可令北京藉选择曾俊华,放弃对香港的强硬路线,甚至在未来几年减少公然过问香港事务。值此之际,参与制造“曾俊华民望远高于林郑”的气氛,进而令北京祝福曾俊华,是在香港出现民主普选前,唯一让香港变得接近他们理想状况的方法。

当年民主党与中联办谈判支持政改方案,曾经被激进派骂到元气大伤,是因为该次妥协无助香港抵住北京的干预。今次的形势反而似是激进派被围剿,是因为对不少民主派支持者来说,既然争取民主和真普选的“初衷”是为了减少中共的干预,那么在这关头挺曾根本就是为了实践“初衷”,而不是背叛了雨伞运动的精神。况且就算是激进派,也无法解释保持道德高地或者发动选委投白票,对之后的抗共运动有何帮助。再加上对梁振英2.0/西环治港的恐惧,今次激进派的道德牌实在难以打响。

慎防商界收割运动成果

提出以上分析,绝非代表笔者认同那种几乎无条件挺曾俊华的举动。当下的形势最令人不安的是,不少民主派支持者正在期待透过与挺曾俊华的商界合作,逼使/说服北京接受曾俊华。然而,到这一刻我们却只见支持泛民的小市民铺天盖天为曾俊华唱赞歌,而作为是次“合作”另一方的商界,却完全没有向小市民让步的意思。

细看曾俊华的政纲,不但形同否决了立法标准工时和全民养老金;就算是相对不难处理的强积金对冲问题,也要成立委员会“寻求共识”。公共财政方面,当然更不能期望一直坚持保守理财原则的曾俊华忽然进步。他所谓的“研究引入累进式利得税”,目的不是要向利润特多的财团加税,而是让利予中小企业。至于负入息税的建议看似有所突破(其实也只不过是研究它的可行性),但政纲也说明了这是为了“理顺现时的福利津贴机制”,换句话说,提出负入息税的建议不代表他有意增加财富再分配的力度。说曾俊华的政纲完全符合商界利益,并不为过。

我绝对明白,对不少香港的民主派支持者来说,相对中共而言,大商家也只不过是所谓的 Lesser Evil。但在五年前的反国教科运动重新将恐共/反共情绪带回到反对运动的最前线之前,“地产霸权”四字,曾经是反对运动人士都痛恨的东西。既然为曾俊华呐喊的小市民,相信自己的力量可能在这场小圈子选举影响中共意志,为何不敢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议价能力,争取大商家对小市民的实质让步?难道房屋成本高、工时长、退休保障不足、贫富悬殊等问题真的毫不重要?

假如泛民无条件支持曾俊华,而曾俊华又真的当上特首,那根本就不是泛民同商界合作,而是泛民的支持成为延续商人专政的本钱。这些年来的抗争成果,将会讽刺地由不民主政制的既得利益者——大商家——收割。

七年前五区公投时,精英形象极重的梁家杰曾喊出“没有民主、哪有民生”的口号。这未必是所有民主派人士都同意的口号,但它正好点出了一种具阶级视野、将政制和经济制度扣连起来的民主观念。今天出现民主运动不停向商界送秋波的情况,基本原因之一就是:这套民主观念,多年来在香港民主运动中都不是主流。

现实政治总不能永远坚持原则和否定妥协的可能 ,所以民主派无条件挺曾的坏处,不在于民主运动会因此失去了道德力量,而在于它预示了只要北京改行鸽派路线,香港民主运动即会失去主要动力。无条件挺曾的致命伤则是:如果民主运动真的有能力带来施政的变化,它所带来的却不是改善中下层民众的生活、缩减贫富差距,甚至是反过来是巩固商界的既得利益。那么,这种民主运动根本就与平等的精神背道而驰,以后亦更难说服更多基层劳工加入民主运动的行列。

或许,长毛和其他不愿无条件挺曾的民主派的当务之急,不是在运动策略上兜兜转转,而是要重新提出一套强调平等价值的民主观念。

(李峻嵘,理工大学香港专上学院讲师,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毕业)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