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特首选战

黄伟豪:特首选举的虚幻──如何制造香港人有影响力的错觉

真正应该警惕的,是特首选举本身会否在“控制假象”的影响下,被香港人慢慢接受,减低他们对现有制度缺点的警觉性。

刊登于 2017-02-08

#香港特首#2017香港特首选战#香港

中央在今次特首选举想给香港人一个有竞争能参与的幻觉以减低民主化改革的压力。图为16年七一游行。
中央在今次特首选举想给香港人一个有竞争能参与的幻觉以减低民主化改革的压力。图为16年七一游行。

今届香港特首选举,很多人的分析焦点均较为微观,集中于参选人竞争的策略。虽然这种分析充满娱乐性,但却容易犯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病。因为,这种微观分析使我们忘记了选举会如何影响香港的宏观政治形势,以及长远的政治制度发展等更为重要的问题。

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中央在今次特首选举想达致的目的,有可能是给香港人一个幻觉,说服他们这是一场有竞争、市民可全情投入、积极参与,和有影响力的选举,从而制造“控制假象”(illusion of control)的心理错觉,以加强现有制度的合法性,减低民主化改革的压力。

建立特首选举制度认受性,取代民主

其实,中央未必介意两位最热门的候选人,即林郑月娥和曾俊华,最终是谁当选。即使特首最后是由中央“钦点”产生,也不代表中央不可以同时“钦点”多于一人参选,甚至它能接受成为特首的候选人,也不一定只有一个。情况一如上届,即使唐英年与梁振英有很大的竞争,但并不反映中央不能接受其中一人成为特首。上届最终也是由中央“拍板”(决定),梁振英才有足够的票数,击败被视为早已被“钦点”的唐英年。而且,有多手准备也是左派的惯常做法,若果只有一个中央可以接受成为特首的候选人,容易令该人恃宠生骄,难于控制,中央会有被反过来要挟的忧虑。所以,即使特首选举有竞争,所能够产生及容许的,只是候选人之间的个人竞争,而非对中央利益和路线的挑战。

再者,相信特首选举有竞争的说法,背后的重大假设是候选人之间真的有实质分别。以林郑月娥和曾俊华为例,两者皆出身于建制内的政务官职系,是现届政府的司局级官员,反映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早已被中央接受和信任,否则难以登上如斯高位。他们两者的政策取向即使不同,也同样倾向保守。林郑月娥被视为现届政府政策的延续,而曾俊华的开明,也只是相对林郑月娥而言,也和他的团队的高超公关包装技巧,有一定关系。而且,从曾俊华日前公开的政纲来看,他既支持要在任内完成《基本法》23条的立法,在重启政改上又回避是否坚持要在人大8.31的框架下进行,加上任内倾向“休养生息”,即不会有太大的动作,来扭转现行重大政策的方向。因此,若说曾俊华和林郑月娥的立场及政治取态上有分别,理应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差距,而绝非天渊之别。

从中央的角度出发,它可接受的候选人能成功当选,只是其最基本的目标。中央要认真做好特首选举,更重要的意义是建立起特首选举制度的认受性,从而合理化和长期化这个有利它的选举制度,免受日后重启政改及民主化浪潮冲击或侵蚀。

事实上,以另一制度作为民主制度的替代品,减弱市民对民主化的诉求,这种策略早被有关香港管治的学术研究发现,并不新鲜。早在回归前,由学者出生的现任运输及房屋局长张炳良便已提出,在没有民主化下,香港主要透过公共行政改革,来增加政府在市民眼中的认受性。(注一)我亦曾在研究指出,用一个有效率、廉洁及懂得体察民情的官僚制度,包括了政务官制度,来取缔民主作为决策机制,减低市民对民主化的诉求,是港英殖民地政府管治香港的重要策略。(注二)这是在没有民主化下,政府维持政治稳定的成功之道。回归后,中央亦奉行类似的策略,例如已两次更换不受市民支持的特首,以平息民怨,降低民主化的压力。

建立“控制假象”,削弱民主需求

如何把一个明明是绝大多数市民无份参与的“小圈子”选举,甚至连选举也称不上的“钦点”制度,变得合理,在市民心目中享有一定的认受性?答案及秘密在于建立一个“控制假象”,使市民相信他们虽然无权直接投票,但同样可以投入这场有“竞争性”及有“选择”的选举,有能力影响其结果,使自己支持的候选人胜出,或阻止自己最讨厌的候选人当选,情况一如今届的特首选举。既然市民在现有制度下,已有一定的影响力,民主化的迫切性自然减弱。

“控制假象”是心理学的理论,由心理学家 Ellen Langer 在1975年提出。它的主要内容是人有一种追求控制的自然心态,这倾向会使人对于本身不能控制的事件,产生有能力影响其结果的错觉。有趣的地方是,这种有能力控制的错觉,可以透过提供技巧提示(social cues),例如提供选择、竞争和更多有关规则的资讯而被加强。这个理论已有无数的实验结果支持,早被广泛认同。最佳及最容易明白的例子是来自赌博,若果赌博的人在过程中有份参与,例如可以自己扔骰子、自己选择彩券或幸运号码,即使结果是完全随机的,参与者也会被充权,感受到自己有能力控制结果。

今届的特首选举,虽然有份投票选的不足1200人,但设计及策划今次选举的人却很尽力地为市民带来控制的假象。例如,候选人多于一位,他们的立场及形象各有不同,时常互相批评和攻击,市民看来不但有选择,选举更充满竞争性。而传媒对特首选举的广泛报导,使市民更了解选举的内容及安排,也加添了他们的控制感。而且,由于中央已表明市民的支持是下届特首的四大条件之一,更容易使每个香港市民均有错觉,以为自己能控制最终结果,或者多少可以左右大局。在这方面,除了民意调查外,市民更可主动出击,透过众筹等途径出钱支持自己心仪的候选人,或用社交媒体称赞或批评候选人,出钱又出力。

总结而言,今次特首选举的重要性,不是在于最终由谁当选,因为他或她必然是中央可以接受的候选人,很难期望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改。真正应该警惕的,是特首选举本身会否在“控制假象”的影响下,被香港人慢慢接受,减低他们对现有制度缺点的警觉性,及削弱他们对民主化的渴望和诉求。因此,真正关键的竞争,不是候选人之间人和人的竞赛,而是现有制度与民主改革的制度之间的对垒。

(黄伟豪,中文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注一: Cheung, Anthony. (1996) "Efficiency as the rhetoric: public-sector reform in Hong Kong explained."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62.1 (1996): 31-47.

注二:Wong Wilson. (2012) “The Civil Service” in Lam Wai Man, Percy Lui, and Wilson Wong, eds., Contemporary Hong Kong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Hong Kong, pp. 87-110.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