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香港故宫风波

专访“故宫壁”设计者:我不知道香港要建故宫馆

要兴建西九故宫馆,“故宫壁”设计者赵广超说:“我找不到一个根本的对立,中港台三地走在一起,是前所未有的美丽,但现在一切知识都变成了武器。”

端传媒记者 赵燕婷、陈嘉茵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7-01-10

#香港故宫风波#香港

故宫文化工作者赵广超。
故宫文化工作者赵广超。

从香港站走往中环站,行人通道往往挤得水泄不通,路人经过时,大都只是急步走过,对周边设计毫不感兴趣。

不过1月6日,通道两旁的墙身却引起关注——这里换上两幅巨型“故宫壁”,项目名称是“故宫全接触”,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及北京故宫联合主办。

巧合的是,政府刚于去年12月23日宣布,与北京故宫签订备忘录,将会在香港西九文化区兴建故宫文化博物馆。整项计划之前从未咨询公众,引起社会广泛争议。

然而,事隔刚刚两个星期,“故宫壁”等一系列“故宫全接触”项目已经极速登场。虽然政府否认活动是为兴建故宫文化博物馆宣传,但公众仍不禁质疑,政府在咨询公众前,是否已早有准备?

他们说想展示故宫在建筑上的Power(力量)和Charm(魅力),当时我意识到政府想拓展文化,我不知道的,我是跟大家一同听到,(林郑月娥)司长说有个故宫文化馆。

“故宫壁”设计者赵广超

1月9日,负责设计“故宫壁”的著名故宫文化工作者赵广超,在他位于荔枝角的工作室接受端传媒专访,透露整个接洽过程。他说,政府原来早于去年7月已接触其工作室,邀请他参与“故宫全接触”项目,但从未向他提及,香港要建一座故宫文化博物馆。

“他们说想展示故宫在建筑上的Power(力量)和Charm(魅力),当时我意识到政府想拓展文化,我不知道的,我是跟大家一同听到,(林郑月娥)司长说有个故宫文化馆。”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耗资158万元在港铁香港站制作的巨型墙身广告。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耗资158万元在港铁香港站制作的巨型墙身广告。

前线工作者:事前不知建故宫,感到委屈

“故宫壁”登场时,赵广超刚好人在台湾,一直不知道自己的作品成了新闻焦点。直到1月8日他返回香港时,争议已经发酵至第三天,他这才从同事口中得知,“政府委托我做的事,发生了很多事”。他形容,工作室一班年轻成员,士气大受打击。

所谓“故宫壁”是两幅巨型图像,覆盖接驳香港站和中环站行人通道的整幅墙身,上面画了故宫几幢标志性建筑物等。康乐文化事务署回复传媒查询时说,“故宫壁”并非广告,而是“介绍故宫建筑及历史的展览”。整项展览的设计、制作连租用场地费用,高达158万元。

他们整班成员挨更抵夜,通宵去画,想送一份礼物给香港。结果我从台湾回来,首先就要安抚他们。

“故宫壁”设计者赵广超

“他们想我展示故宫的空间,它看起来跟这个一样。”赵广超指一指旁边书架上,一幅约A3大小的故宫图像说:“但是香港站整张图要重新画过,因为原有图像的解析度根本不能应付。于是他们整班成员挨更抵夜,通宵去画,想送一份礼物给香港。结果我从台湾回来,首先就要安抚他们。”

工作室负责项目开发的成员吴靖雯说,康文署一直跟他们说,香港文化博物馆现时有一个名为“宫囍——清帝大婚庆典”的展览;到2017年回归20周年,会再有两个与北京故宫合作的大型展览。为了连系两组展览,所以政府会推展“故宫全接触”的项目。

“我们完全不知道西九要建故宫,但所有朋友,甚至合作伙伴,都以为我们早就知道了。我不知道是否应该这样说⋯⋯但我们总觉得有点委屈。”吴靖雯说。

她续说,工作室多年来都有与政府合作,推广故宫文化。而这次接洽他们的,也是一直合作的康文署伙伴,所以没有想过会出现问题:“我不知道康文署是否知情,但如果他们也不知道,那他们也很惨,因为他们都是很热心搞好博物馆的人。”

我们完全不知道西九要建故宫,但所有朋友,甚至合作伙伴,都以为我们早就知道了。我不知道是否应该这样说⋯⋯但我们总觉得有点委屈。

工作室成员吴靖雯

然而,“故宫壁”可能只是第一波打击,因为赵广超参与的项目最少还有三个,包括隧道口广告板和宣传短片的设计与制作,以及在康文署与无线电视合拍的节目《触得到的故宫》中,担任顾问。

面对外界种种质疑,他却处之泰然,认为自己的责任只是做好文化推广:“我只记住一点,几十年来,哪怕是只有十多秒的宣传片,我也会去思考,我可以做的,我尽量去做。”

2016年12月23日,北京,西九管理局主席林郑月娥与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出席记者会。
2016年12月23日,北京,西九管理局主席林郑月娥与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出席记者会。

管理局成员:如果咨询公众,这不可能成事

西九要兴建故宫文化博物馆,一直被列为“机密”,在去年12月政府公布前,只有极少数人知悉事件。

去年5月,兼任西九管理局主席的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也只是在保密情况下,征询了管理局三名资深成员,包括夏佳理、罗仲荣和盛智文。

盛智文当时是西九管理局表演艺术委员会主席。他向端传媒说,他只记得林郑月娥在2016年,向他透露要在香港兴建故宫文化博物馆。至于确实日子、在什么场合、有什么人出席,他自称统统记不起,只记得那是一个“轻松场合(casual situation)”。

她(林郑月娥)说,听好,这是非常秘密的,因为我们不肯定能否成事,请不要告诉任何人。

前西九管理局成员盛智文

他形容那是一场简短的讨论,没有谈及很多细节,故当时并不清楚项目由谁提出、将会由谁出资,亦未有谈及博物馆选址。

然而,盛智文唯一清楚记得的,是林郑月娥指事件非常机密(confidential)。“她说,听好,这是非常秘密的,因为我们不肯定能否成事,请不要告诉任何人。(She said, listen, it is very secret, because we are not sure we can get it. Please don't tell anyone)”盛智文忆述。

坦白说,我相信在香港现今的环境,如果她(林郑月娥)进行公众咨询,我可以告诉你,这不可能成事。

前西九管理局成员盛智文

“我明白这是十分敏感(sensitive)的,我能理解这次为何不作公众咨询,因为如果它成为了一件大事,它可能永远不会发生。”盛智文续说︰“越多人知道此事,或许内地有人会说不想故宫博物馆来香港,或许香港有人会说不想有东西从内地来。”

“我从报导中看到有人指Carrie(林郑月娥)没有做公众咨询,坦白说,我相信在香港现今的环境,如果她进行公众咨询,我可以告诉你,这不可能成事。(Honestly, I think that, the environment of Hong Kong right now, if she runs a public consultation, I can tell you, it never would be approved right now)”

盛智文在去年10月离任西九管理局,但他强调,在香港兴建故宫博物馆是好事,为香港带来新旅游景点,希望公众不要将此事政治化。

赵广超:失去了平和,就是战争

然而,这件在赵广超和盛智文眼中的“好事”,已迅速发展成政治事件。故宫文化博物馆未上马,“故宫壁”已成了悼念八九民运的场地。

1月7日,“故宫壁”出现血红色的掌印;1月8日,“故宫壁”前电动行人道的扶手,被贴上白色坦克贴纸;1月9日,支联会成员在“故宫壁”前,拉起写有“妈妈我饿但我吃不下”的横额示威。

“我不予置评,主要原因我没有去前线。”设计“故宫壁”的赵广超放低声线续说:“其实也不敢去,看到也伤心。”

文化不管眼前的事,文化需要沉淀,在这件事上,我找不到一个根本的对立,中港台三地走在一起(推广故宫),我觉得是前所未有的美丽。

“故宫壁”设计者赵广超

赵广超眼中的文化项目,变成港人的政治争议,他认为责任在自己身上:“是我那一代给予社会文化的养份不足,教育本身应该要有更宽阔的视野。互相推诿最容易,慢慢变成了埋身的角力和火拼,一切知识,都变成了武器,我们折损的,是我们自己的城市去承受。”

赵广超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曾留学欧洲,多年来致力推广北京故宫文化。在他看来,近日的新闻焦点都只是“是是非非”,并非他有能力关注的。

“文化不管眼前的事,文化需要沉淀,在这件事上,我找不到一个根本的对立,中港台三地走在一起(推广故宫),我觉得是前所未有的美丽,我还心想要出多一点力、做多一点。一个地方灵感最精粹的东西,都放在博物馆里,我想不到一个城市会拒绝一座博物馆。”赵广超说。

文化没有一面倒的,所以我也很担心有些过度爱国的人,走出来以另一种极端的方式去表达。

“故宫壁”设计者赵广超

但事实上,当他热忱的故宫文化来到香港,却似乎将要被拒诸门外。赵广超指,香港最大强项是开明和视野,不论喜欢或不喜欢,都能够为对方留一点空间:“在喜欢与不喜欢之间,我们就可以展示出香港的性格,让世界去了解我们和我们的文化。”

“文化没有一面倒的,所以我也很担心有些过度爱国的人,走出来以另一种极端的方式去表达。”赵广超顿一顿,再坚定地说:“失去了平和,就是战争。”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