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

香港英文书店消失几多:国际都市在褪色?

一家家英文书店在倒闭,什么人离开,什么人留下,什麼人堅守……香港的转变这样发生?

端传媒实习记者 曾晓渝

刊登于 2016-09-22

#独立书店

[ 编者 ] 香港一城,本以其殖民史和国际贸易角色而华洋混杂,多元共生,拥有“国际大都市”的称号。其中文化表征之一,是香港存有的大大小小的外文书店,过去数年,传媒不时传来大型或小型英文书店结业的消息,我们以此为起点实地探访,看看今日之香港在变迁时势中,有什么在发生转变,有什么消失,有什么留下⋯⋯

位于湾仔的独立书店“Booktique”。
位于湾仔的独立书店“Booktique”。

“到一个地方旅行,逛逛那里的新书店、旧书店,就可以看出那地方的水平。”曾是英文二手书店“书阁”店主的Jennifer这样说。走进书店,看看放到最当眼处的是什么书种,留心一点看,你大概能摸出地方的脉络。如果书店是地方文化的镜子,那当我们留一点距离,透过外语书店风景去俯瞰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是否也会看出什么端倪呢?

因为近代历史及在国际贸易中担当的角色,不论过去或现在,香港都生活著拥抱各种文化的人,也因为她对各地文化的包容,又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到这地。从世界各地聚来的人群中,有许多来自英、美、日、法、韩等发展国家,也有大量印巴籍、尼泊尔籍、越南籍人士⋯⋯如果从每个地方来的人,都有阅读的渴望,那主要为他们而设的书店,城市之中还存在多少?

环环相扣,各种外文书店因外籍与本地人士的外文阅读需求而生。然而,时日变迁,若这需求本身日渐减少甚或变质,加之本港舖位租金暴涨等环境因素,再加上一些时代因素,比如现在从外国网上平台订购书籍非常方便,比如销售与购买的观念转变下,连爱书人也说书店并不单是购买商品的空间⋯⋯如此一来,香港外文书店的数目已经或即将如何变化,这一变化又说明了“香港”的什么在发生变化,香港一城,在其当下及未来的命运中,于国际于中国的身份扭转中,这些变化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吗?带著这些问题,我们来看看香港的外文书店现状。

目前,香港的外文书店中,英文书店仍是主流,约占全港书店的3成。就让我们先从英文书店状况开始,看看多位行内人跟英文书爱好者一同描绘出怎样的风景,而这风景的背后隐含著怎样的问题。

城市变了样?五年倒闭40%

2011年,全港大约有50间英文书店,5年后的今天却只剩约31间,其中还有3间是近年开业。

二手英文书店“书阁”的店主Jennifer。
二手英文书店“书阁”的店主Jennifer。

若说书店行业已经是全港零售业的小众,英文书店则是“小众中的小众”。在香港,其实不论什么书店,都很可能因租金节节升高等问题而面临倒闭,通常位于高价地段的英文书店就更难幸免——数目日渐减少,剩下的将变得更珍贵,也很难才会有新加入的玩家。

“其实我猜你们都只是做个记录而已,也不能改变到什么。”

记得最初联络受访者时,其中一位在电话那头笑说:她就是英文二手书店“书阁”的店主Jennifer。经过“书阁”的搬迁和停业,如今的Jennifer面对书店结业这等事,似乎已云淡风轻。我们都知道香港曾是英国殖民地,英文这种国际语言是中文以外的另一种官方语言。而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不同国家的人,特别自英美而来的,因各种原因生活在这城市,英文书店因其需求而生。这些英文书店中,相当一部分在回归之前,已经在香港营业,例如Kelly & Walsh 1950年代已在香港发展零售业务,至今营业超过50年。“以前由外国人经营,看店名都大概能猜到,后来从上海撤走到香港。最后卖给了辰冲(辰冲图书有限公司),它就完全是本地书店。外国人他们后来也不再‘玩’。” Kelly & Walsh的年轻采购Tony提及书店历史时说。

按香港的书店经营现状,主流当是联合出版集团旗下的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三者合共超过40间分店;其他外资大型书店如新加坡的大众书局、在香港设立3间分店的诚品书店等,则共超过20间分店;再加上独立书店约有50间。估计现在香港有超过100间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书店,而其中,英文书店却只占不足3成。

而这3成英文书店,也在近年间一间一间倒闭。城市不断变化,5年的光景可以有不同的景象。我们选了数年前,一个较百花齐放的时期去跟现在作比较:2011年,全港大约有50间英文书店,5年后的今天却只剩约31间,其中还有3间是近年开业。

倒闭的不单是独立书店,还包括大型连锁书店:曾一度在香港拥有超过10间分店的澳洲连锁书店Dymocks(恬墨书舍),也在去年宣布把办公室撤出香港,这成为近年香港英文书店圈子中的重要事件。Dymocks的书店品牌从此成为历史,只剩下一间在愉景湾结合咖啡厅,继续用Dymocks的名字营运,其他数间分店就分别独立经营,其中一间就是我们在这个系列中专门到访的书店 Booktique。

Booktique的故事留在之后再说。先说书店的既定地区分布模式,和人们印象中相似,英文书店主要分布在英文人口较多的生活区域,香港岛,之后是九龙,而新界则最少——即使有,也主要是较多英文人口的聚集区,如愉景湾、西贡。将英文书店开在更多本地社区,向本地推广英文阅读文化?不是店东们不想,而是实际上的可能性有多少。

“如果在新界,未必能生存。”Kelly & Walsh 的 Tony 说,经营书店始终只是利润微薄的生意,选址一定需要考虑市场,像中环较多英文书店也是十分正常。Kelly & Walsh的两间分店就分别设在中环跟金钟。

另一书店Booktique的店主Karen谈及书店的地理选择时说,当中除了租金,还有很多无法避免的现实考虑。目前Booktique的店址位于香港岛湾仔区的合和中心,看看大堂的楼层指示牌,书店所在楼层之上有不少律师跟会计师的办公室,在中心内不难找到外国人脸孔。“这位置的确很多外国人出入。如果我的品牌是间英文书店,不只看租金,也得看是否对应那个市场,至少要肯定位置要有顾定客群作为基础,会有看英文书的人。赤柱就是那种地方。”她坦言即使抱着推广英文阅读文化到本地人的理念,计划把店开到人流更多的地方时也绝对需要三思,“当然,如果我们有间分店在很本地(local)的地方,就有可能把英文阅读风气推广到更多本地人。但我们始终需要一个安全网。”

谁是元凶:行内人看大环境

“以前很多各行各业的专家来到香港,大学中会有各种座谈讨论,哲学、文史的,现在它(他)们都已离去。所有都离去了。”

二手英文书店“Imprint”的店主Terry。
二手英文书店“Imprint”的店主Terry。

商场租金⋯⋯

访谈时Tony 告诉我们,“之前另一间连锁书店就因在国际金融中心 IFC 的分店租约期满,铺位需让给苹果(公司)而决定退出香港市场。”所以,“商场租金其实是最大的难题。”无独有偶,Kelly & Walsh 在金钟太古广场的分店同样也因有名店的竞争,而在数年前搬到现在的铺位。这家分店已在太古广场营业超过20年,但以前的铺位在商场较中间的位置,现在将那位置让给时装品牌分店后,新搬迁的位置也变得较隐闭,而那家名店则租用了上下两层铺位。

位置变了,Tony 观察到店内的人流比起3、4年前的确减少,“甚至有客人曾说不知道这里有书店。但其实都明白(业主的做法),始终书店利润太微薄,付不起租金。”各英文书店大多分布在港岛,不少更设在较多名店聚集的大型商场中。正如 Tony 等行内人所说,选址必须考虑市场。所以跟其他中文书店比较,这也许是对英文书店更大的挑战。幸好租金的压力并没有太影响位于合和中心的 Booktique,那里的店东 Karen 庆幸合和中心的业主还算对书店包容,“合和始终走比较切合日常所需的路线,他们觉得书店还是需要的。”

人的变化⋯⋯

现时外国人仍占 Booktique 的客群比例大约7成,对 Kelly & Walsh 来说则占约5成。不过,外国人口减少,却是众人都察觉的现象。除了人口的减少,位于梅窝的二手英文书店老板Terry,察觉其实人也一直在改变:

“很多人来香港工作,都是在商业或金融界工作的。”Terry退休前是香港大学的教授,他不时仍会回到港大,可是他却感到唏嘘:“以前很多各行各业的专家来到香港,大学中会有各种座谈讨论,哲学、文史的,现在它(他)们都已离去。所有都离去了。学者聚集的休息室中少了很多讨论,都充满思想狭隘的人。对我来说,他们没有真正的兴趣。”

网络兴起⋯⋯

而对人口的各种转变,网络兴起对英文书店是另一大打击。“我虽然是做出版业,自己也在网上买外国出版的书,便宜,包装又精美。网上更可以试读一个章节。” Jennifer 的出版界朋友钟先生,拿出刚买回来的战利品,露出满意神情。吸引钟先生和Jennifer二人到网上买书的另一原因,是现在书店也不会让读者有试读的机会,不会容许“打书钉”,不少更会要求出版商把书封起。钟先生说,“美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现在在书店只能看后面的简单介绍,但不会知作者文笔。这样我怎么敢买?一本书都要200元。”Jennifer点头认同,自己在香港除了经营这家二手书店,已很少逛其他书店,她一样是透过网上购买。

“逛实体书店跟在网上买书有甚么分别?那就是在网上买书即使加上运费,可能仍比书店更便宜。”到某知名外国网上购书平台逛逛,果然大部分书籍都会提供八折至九折不等,而且更免运费。Tony身为书店的采购,说从外国运费成本的确很高,“书不像衣服,书是非常重的东西,所以书的价钱高不是不合理的。”伴随将现在上涨租金成本转嫁消费者的可能,网上书店会否是读者的天堂?除了网上购书变得方便,电子书一直都是业界担心的“大敌”。虽然Karen认为电子书对自己书店的影响有限,因为据她观察,根本看电子书的香港人也许只属少数,但Tony却觉得电子书对小说销量影响最大,所以现在会减少购入小说。

代际转变⋯⋯

“虽然是一条不太多人经过的街道,但其他人跟我说,以前的书只要一被放出来,一堆人就会自己抢着看,现在……”大约20年前Kelly & Walsh的分店仍设在中环雪厂街的地铺,Tony 描绘出那不复再的景象。

“即使有本地人,但会买书的都是上了年纪的客人,年轻人很少买,如何拉拢年轻一代成了我们的难题。”不但是外国人,香港人更忙碌,Tony 认为要香港人看英文书时花更多时间查字典,其实很难。Karen也明白在繁忙的生活中,香港人为什么要看英文书,不选择看他们较熟悉的中文书?

“一向都难,甚么事都难,招聘又难。”Tony说到困难就苦笑着。“客人会期望员工要对英文书了解,那人又要英文底子好。我那些看英文书的朋友都是律师。很多人都想赚更多的钱,谁会到书店打工?”

英文母语者和爱书人:他们的理想书店?

但她仍然知道网上平台的是推荐,并不是惊喜。

英文书店Booktique的店主Karen。
英文书店Booktique的店主Karen。

虽然英文书店渐渐减少,但正如Karen所讲,需求永远不会是零。在今天这个不少中文书店可能只剩下一个小角落留给英文书的时代,不论是对使用英语的外国人,还是英文书爱好者,英文书店并非全无存在价值。而对母语都是英文的 Teresa 和 Duncan 二人来说,他们的需求又是怎样呢?

Teresa 是一位人类学教授,4年前从美国来到香港。虽然工作繁重令她到访书店的时间并不多,但她还是很珍惜逛书店的时间。她说自己特别喜欢去逛中环的一家英文二手书店Flow:“虽然带点混乱,但我很喜欢它的气氛,喜欢到处浏览的感觉,也欣赏他们的环保理念。我会在那边买二手的旅游书。”她形容逛书店就像去店里买影碟,那种“噢,就是你”的感觉。她自己也会到网上买书,但她仍然知道网上平台的是推荐,并不是惊喜。她自己很偏爱小店,在小店更因书的集中更容易找到爱书。

“最紧要中英文书种平衡。但如果书店只有很少英文书,会有种那不是适合我逛的书店的感觉。”她能阅读简体中文,所以比起完全只懂英文的读者,逛中文书店已经不算有太突兀的感觉。“虽然只是小问题,但有时候逛中文书太多的书店,这会提醒着自己只有有限的中文程度,希望可以自己有更高的程度,读得更快。”她在洛杉矶常去的书店,很多也都已经倒闭了,她惋惜地说,“我真的希望香港这些英文书店可以一直在。”而作为人类学教授,她说已经习惯人类学这个分类在不少地方的书店里,都只有极少量地书目。

因为看的书较偏门而在书店遍寻不获的,还有翻译学的大学讲师Duncan。“我觉得自己算是个藏书爱好者。但因为自己看的书太小众,我也不能责怪书店没有我想要找的书。”他一个月读大概10本书,但他的研究兴趣却是纳西语等冷门书种,所以也只能在网上购买。他阅读中文书大多是因为工作需要,英文书才是消闲读物。他也喜欢古籍,却不知道哪里找得到。他指指桌上一本手绘了插图在封面的古籍,这不禁让我立刻想起Terry 在梅窝经营的 Imprint Bookshop 旧书店,立刻推荐了给Duncan,我也想起 Terry 在访谈中说过的开书店的趣味在于拥有这种不靠宣传仍得来的缘份。“为什么我会选择二手书店?都是我自己比较不平常、非主流的口味吧。”他通常带着目标去普通书店,但看来只有二手书店才让他感到真正的乐趣。“我记得在英国有一家在教堂里的旧书店,那里总会有老书的味道。”

书店对她来说,并不是一个一进去找到目标立即付款离去的地方,“它是一个挥霍时间的地方,就像一个充满书的购物商场。”

Teresa 跟 Duncan 都在英语系国家长大,Maggie 却跟二人不一样,她自小在香港这个常用中文的地方长大,却深爱英文的世界。在大学主修英文系的Maggie是名副其实的英文书狂热者,除了一些教科书,书架上面满满都是英文书。她表示她最常去的一间书店是目前在港有2间分店的 Page One。对她而言,那已经算是在香港最好的英文书店,有最齐全的英文书,也有很多不同版本,去满足像她一样喜欢藏书的读者需求。但她后来却说到,“但那完全跟我理想的书店差我太远(is nothing close to my ideal bookshop)。首先我当然希望那是卖英文书的,不只有现代,更有一些经典。”

她形容出理想中的书店,“里面会有舒适的环境鼓励读者阅读。书的价钱也是一个考虑。欧洲就有很多。当我进入一间书店,我感觉就像进入一个冒险世界。”书店对她来说,并不是一个一进去,找到目标立即付款离去、带着目的性而去的地方,“它是一个挥霍时间的地方,就像一个充满书的购物商场。”

不过的确因为在书店出售的书比较昂贵,她像很多读者一样都会在书店找到心仪图书后,再从外国平台订购。爱好英文文学的她,说这次访问让她想起了一句出自美国作家法兰西斯・史考特・基・费兹杰罗(F. Scott Fitzgerald)的话——

“这是文学之美。你发现原来你的向往也是不少人的向往,你并不孤单也没被孤立。你有安身之处。”(That is part of the beauty of all literature. You discover that your longings are universal longings, that you're not lonely and isolated from anyone. You belong.)

独立书店“Booktique”。
独立书店“Booktique”。

英文书店的未来:明或暗?

每个人都是失去了才叹可惜⋯⋯?原来世界不只有手机屏幕。

爱书人都不孤单。其实以上好像都是很简单的要求,但英文书店作为“小众中的小众”,在香港的生存空间愈来愈狭窄,要打造出一众读者心中的理想书店又谈何容易呢?即使希望在书店容纳更多种类的二手书店店主 Terry,书店的空间也是有限。也如Kelly & Walsh 的采购 Tony 讲出的那种无奈:

“外国容许书店很有个性,可以很专门,很多有趣的。但在香港的英文书店,如果还要很专门,这也太难。”

所以即使如Tony为之工作、较为大型的连锁书店Kelly & Walsh,其实也只能做到尽力支持小出版社和不太知名的作家,也必须跟其他书店一样,尝试靠出售少量精品及挑选更多有夺目设计的图书,去增加书店的收入。

在跟二手英文书店“书阁”店主 Jennifer的访问中途,她聊到那时书阁结业时,不少人立刻到书店去看看,她形容就像“旅游景点”。朋友钟先生后来说了这样一个比喻,“就像一对恋人,不会常常挂在口边但都会想念他,那当然会透过不同渠道去联络。听不到声音,都会千方百计尝试找他。有天他快死,你才站在床头,说找他很久,却怎么也找不到你。每个人都是失去了才叹可惜。”

现在作为修书师的Jennifer,从以前到现在还是抱着一种对书的珍惜去工作,“当你想到来到你手中的那本书,其实是经过很多人的努力才到你手上,作者、编辑、出版商、钉装工人、销售零售。你就会觉得一本书的价值又怎会只是那个定下的价格。”

“很多事物会在时间的流逝中被留在过去。”Terry微笑说到。书店、英文书店、书本,会否有天都会被我们丢到过去的时空去?“出版社的朋友跟我讲阅读的潮流又有回来之势(Books are coming back)。年青人会觉得是新奇的东西,原来世界不只有手机屏幕。”Terry如此说。让此作为这文章的结尾,至少是怀着希望的。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